圖文傳播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83

歷史沿革

民國42年2月

政府遷台後為實施國家建設亟需技術人力,仍將初高中職校改制為單位行業教育,在美國國際合作總署之資助下,由當時的台灣省立師範學院設立工業教育學系,初設機工、木工、電工、圖文 (印刷) 工廠,聘請顧柏岩先生擔任系主任,自民國四十二年二月,開始招收第一屆新生,為培育印刷職業教育師資,不定額招收高職印刷科畢業學生,施以印刷師資專業教 育及工藝科「圖文工」師資之培育。

民國50年8月

工教系分別招收工職組及工藝組兩個班,工職組招收高工畢業生,專為培育工業職業學校師資,內有一組獨立招收印刷科畢業生一至三名,施以印刷學程專業教育,並為高中工藝科目培育圖文傳播科目之專業能力。

民國67年8月

工教系教學內容整合為:

機械職業教育組

電機、電子職業教育組

傳播設計教育組

其中圖文傳播定額招收學生五名,至民國八十四年增招至十五名。

民國84年

在許瀛鑑教授規劃,提出圖文傳播組獨立設系之申請,經教育部批准成立「圖文傳播教育學系」,隸屬教育學院,籌備於八十五年八月招生授業。 民國八十四年十月份,為預作「師資培育機構」之轉型,並配合本系培育「亞太媒體中心」之印刷出版媒體及影視傳播媒體工程人員政策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奉教育部令,本系更名為「圖文傳播技術學系」。

民國84年10月

為預作「師資培育機構」之轉型,並配合本系培育「亞太媒體中心」之印刷出版媒體及影視傳播媒體工程人員政策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奉教育部令,本系更名為「圖文傳播技術學系」。

民國85年8月

提供

四技二專聯招名額20名,錄取學生屬印刷出版科技組,授予工學士學位。

大學聯招名額20名,錄取學生為影像傳播科技組,授予工學士學位。

民國87年9月

教育部核定師大成立科技學院,本系由教育學院改隸科技學院;並再更名為圖文傳播學系,大學部修業年限為四至六年,至少應修完128學分。專業必修含 蓋印刷出版、影視傳播、電子傳播等領域。公費生尚須多修習26教育學分,畢業及獲得本科准教師資格 ,並在相關學校試教一年後取得教師資格。

民國88年7月

教育部核准籌備研究所碩士課程,並定於八十九年三月分印刷出版科技組與影像傳播科技組兩組招生,九月正式上課。研究所修業年限二至四年,應修完32學分,並選各組專業學程的必修課程才能撰寫學位論文,畢業獲頒工學碩士學位。

民國89年

千禧年為本系第一屆畢業生完成大學部學業,並為研究所首屆新生入學之雙喜年。

民國89年7月

教育部核准研究所碩士班招收「印刷出版科技」與「影像傳播科技」兩組學生。畢業後獲頒工學碩士學位。

民國94年

教育部核准開設「圖文傳播在職進修專班」。畢業後獲頒工學碩士學位。

現在

本系現有專任教師 10 人, 計教授 6 人;副教授 1 人;助理教授 2 人;講師 1 人。

學士班學生共計約 180 人。

碩士班學生約 176 人 (含碩士在職專班 103 人)。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應用後設認知策略設計電腦遊戲式色彩教學與學習保留研究
    (2020) 張力予; Chang, Li-Yu
    近年來,數位遊戲式學習在教育方面的發展日益蓬勃,目前已有眾多文獻指出數位遊戲與教育結合有益於激發學習者的潛能,以提升教學成效。但國內對於色彩專業課程始終保守,至今在色彩教學上仍未有太大的突破及創新改變。事實上,色彩在人格特質、內在認知與心理發展上卻有著密切關係。舉例而言,兒童的內在認知往往反映在色彩呈現上,以國小高年級兒童來說,其等對色彩的反應主要為情緒化和較主觀判斷之發展階段,且配色與色彩運用練習這些經驗會隨著身心發展逐漸成熟。為幫助孩童對於美感的培養與認知發展,更應該重視國小兒童的色彩基礎教學,以培養孩童對美感的判定與相關色彩應用。因此,本研究針對國小高年級學童之色彩概念,結合數位裝置並融入教學策略,設計一款電腦遊戲結合後設認知策略的色彩教學遊戲,並以學習成就量表檢視學習成就及後續色彩學習保留情形。本研究採用實驗法,對象為新北市某一國民小學高年級五、六年級共50位學習者,在實施後設認知策略之電腦遊戲式色彩教學後,以學習成就後測驗卷檢測其學習成就,同時給予遊戲式色彩教學滿意度量表填寫,並於後測結束後兩週實施學習成就延後測驗及半結構式訪談,檢視學習者經兩個星期後的學習保留與學習感想。 研究結果顯示,國小高年級學習者在使用色彩教學遊戲後當下的學習成就不僅有顯著提升,且經過一段時間後的學習保留與當下的成就仍無顯著差異,同時也發現高、低學習成就組在色彩教學結束兩週後,依舊維持高、低保留的顯著差異。因此,本色彩教學遊戲對於色彩學習提升,以及後續學習記憶的長期保留皆為正向之影響,加上教學滿意度量表與半結構式訪談結果,可知學習者對於本色彩教學設計均持有一定的滿意程度和良好的學習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