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兩種教學模式對於國中學生消費者健康之教育介入實驗研究
    (2007/8-2008/7) 郭鐘隆
    目前台灣社會雙卡債問題嚴重,導致家庭悲劇時有所聞。究其根源,青少年 時期正確消費觀念的培養,為成年時期明智消費行為的關鍵。消費者健康為學校 健康教育十大內容之一,然而各版本的教科書內容裡,探討明智消費行為對於人 生的長遠影響卻甚少著墨。有鑑於此,本研究期望利用兩種以生活技能為基礎的 不同教學模式,來分別進行國中學生消費者健康的教育介入實驗,並探討其成 效。以供國民中學階段教師未來於教學現場得以有效教導國中學生進行明智消 費,增進其未來消費者健康。 本研究擬以國中生為主要介入對象。第一種教學模式之發展架構為採取EKB 消費者行為模式配合生活技能,第二種教學架構則採取WebQuest 網路學習模式 配合生活技能,介入時間均為班會或自習時間,以每週一節為原則,進行十六週 的教學。第一種教學模式進行方式為擬定課程大綱後,依據生活技能之發展階 段,即概念形成、概念演練、概念維持等三階段,配合不同教學法進行課堂教學。 第二種方式則以學生為中心,利用學校資訊教室,運用探索網站(WebQuest)的 六個步驟分別進行簡介、任務、過程、資源、評量和結論。 教材及教具的發展流程則首先進行學生起點行為評估,診斷國中學生對於消 費行為之教育需求,其次與學校教師群結盟,組成研究團隊,定期進行教學內容 和媒體發展對話,研發包含教師使用之「生活技能在國民中學消費教育之教學手 冊」、及學生使用之「生活技能在國民中學消費教育之學習手冊」及上課使用之 「消費教育教學媒體盒」,第三,蒐集其他同儕教師對於兩本手冊和教學媒體盒 之回饋意見,作為改善之參考。在進行實地教學時,於概念的形成階段,強調正 確消費概念的建立及對於人一生的深遠影響,於概念形成至概念演練階段,強調 將概念表現為生活態度及新行為,於概念演練至概念維持階段,則強調將新行為 轉換為生活習慣,以擴大實驗成效。 研究學校之選定,依據北部地區學校名錄,隨機抽取四所學校,隨機分為 實驗一組二校,實驗二組二校,並以個案對照研究法,每校再各選取相似規模、 社經地位的學校各一所為控制組,學校若不同意參加則再行隨機抽取。以索羅 門四組的實驗設計進行科學數據的成效評估,實驗學校四所和控制組學校四所 合計八所。評價方式則採取過程與衝擊評價,過程評價包括學生使用之學生自 評、同儕互評、教師評量及學習檔案及教師使用之教學教師自評、同儕教師回 饋評量、實地試教記錄及滿意度評量問卷。 。衝擊評價則採取結構式問卷評量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在消費知識、態度、自我 效能和技能運用上的得分差異。 本研究的研究人員係以促進者、協調者及教育者的角色進入學校,導入專業 諮詢與教育資源,並協助教師與學生能抵抗因社會開放而鼓勵消費的物慾潮流 ,懂得在關鍵時刻作出保護自己的最適合決定,預防過度與不智消費行為的提早 發生。
  • Item
    生活技能模式應用於青少年性教育教學之發展與實驗研究
    (2006/8-2007/7) 郭鐘隆; 黃久美; 李明憲
    本研究期望以二年時間,運用衛生教育和行為科學介入策略,來進行以「生活技能模式」為基礎的性教育介入。有鑑於青少年時期正確性觀念的培養,對青少年的性行為有著非常關鍵的影響,本研究擬以國中生為主要介入對象。第一年先診斷以國中生為主對於性教育所需接受之生活技能訓練之課程需求,並與學校結盟,進行傳播媒體和「生活技能模式」介入課程的發展,包含「教師14項生活技能教學手冊」、「學生14項生活技能學習手冊」及「教學媒體」。介入內容包括傳播媒體宣導和以學生為中心的互動式教學介入,強化與國中生的互動;並輔以焦點團體的需求評估、參與式學習、同儕回饋、實地試教等教學計劃發展過程評估策略,以完成最終的教學計畫及教材發展。第二年則進行介入課程的種子教師訓練,以便進行為期兩個月,每週二小時,共十六小時的「生活技能模式的性教育」課程介入。並進行實驗組與控制組的前測問卷施測,以索羅門四組的實驗設計進行科學數據的成效評估。本研究的研究人員係以活動促進者、協調者及教育者的角色進入學校,導入媒體與教育資源,並協助學生能抵抗社會開放而混亂的性價值觀崩解潮流,懂得在關鍵時刻作出對自己保護自己的最好決定,延遲未預期性行為的提早發生。
  • Item
    評估生活技能為基礎之性教育課程對七年級學生之成效
    (臺灣性教育協會, 2008-03-01) 黃久美; 張鈞惠; 郭鐘隆; 張繻方; 蕭雅娟; 洪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