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引導合作學習對於國小學童學習程式設計之影響─以KPL為例
    (2009) 康錦程; Jiin-Cherng Kang
    本研究將合作學習運用在國小六年級之KPL程式設計教學中,並探討引導學習單之使用對於國小學童合作學習程式設計之影響。本研究採準實驗研究法,將兩班共66位學童隨機分成引導組(實驗組)與非引導組(控制組)。引導組所使用之引導學習單乃由研究者針對分析、設計、實作、除錯和反思等五大解題步驟,分別設計引導問題,以協助學童經由互相討論,切實執行每一解題步驟,期能助其順利解題。實驗總共進行17週,其間舉行期中考與期末考;兩次考試分別包含筆試與上機考兩部份。實驗過程中,研究者另以錄影機及螢幕錄製軟體記錄學生之合作解題過程,以收集各組在解題各階段所花費之時間以及小組成員間之合作解題互動行為。研究結果顯示,引導組在期中考筆試以及期末考筆試與上機考之成績均明顯優於非引導組,其差異達到統計上之顯著性。在解題時間方面,引導組在分析、設計與實作階段所花費之時間顯著多於非引導組;相對地,引導組在除錯階段所花費之時間顯著少於非引導組。此外,引導組在反思階段也比非引導組投入較多時間。在合作解題互動行為方面,引導組出現較多解題內容相關之討論。教學實驗後針對引導組學生所進行之個別訪談顯示,學生普遍認為引導學習單有助於學生順利完成解題。
  • Item
    適合初學者之程式語言探究 - Java與Python之比較
    (2016) 羅傑安; Luo, Jie-An
    程式語言這門科目是在電腦科學領域中的基礎課程,在目前的程式語言教學中,大多是以傳統程式語言來做為入門課程,如C、C++與Java程式語言。但是,這些傳統的程式語言,雖然在商業中有良好的發展,但是對於教學學習上,學習者可能會面臨較複雜的理論與抽象的程式知識,而造成程式語言學習上的阻礙。許多研究發現,程式語言這門學科對於是一門不容易理解的科目,即使是已經學習多年的學習者,還是無法理解程式語言的內容,對於程式語言的理解還停留在基礎的程式語法理解。 本研究旨於將Java、Python程式語言間的程式元素分別探討,例如,變數、控制結構、迴圈結構與物件等,比較兩者語言差異性對於學習者在學習程式語言的歷程會產生的影響,例如程式理解、程式理解困難感受和程式實作困難感受等。本研究使用自編的量表,以蒐集並了解分別以Java、Python為第一語言的學習者的程式理解程度、程式實作困難感受、程式理解困難感受,以及同時學習或者教授過Java與Python語言的學習者或教學者對這兩種語言理解與實作難度比較的看法。藉以比較兩種程式語言的特質,探討歸納出哪些程式語言特質對於學習者學習時,較容易理解程式且容易實作,適用於入門程式語言的教學學習,以提出未來程式設計教學者與研究者之相關建議。從收集回來的量表資料分析,結果發現如下: 1. 程式理解程度 從Java組與Python組的t檢定結果可以得知,除了輸出輸入、資料型態與變數以兩種語言為第一語言的使用者理解程度並沒有差異之外,其餘程式元素皆是以Python為第一語言的學習者理解程度表現較佳。 2. 程式理解與實作困難感受 a. 程式理解困難感受 從Java組與Python組的t檢定結果可以得知,以總體概念來看並無達顯著水準,也就是第一語言為學習Python程式語言的學生比起第一語言學習Java程式語言的學生在程式理解困難之感受,並沒有顯著上差異。其中,物件類別的程式理解困難感受,達到顯著水準,表示第一語言為學習Python程式語言的學生比起第一語言學習Java程式語言的學生在物件類別之程式理解困難的感受,學習Python程式語言的學生的程式理解困難感受較低。 b. 程式實作困難感受 從Java組與Python組的t檢定結果可以得知,Java組與Python組並無達顯著水準,也就是第一語言學習Python程式語言的學生比起第一語言學習Java程式語言的學生在程式實作困難的感受中,並沒有顯著上的差異。 3. 同時學過Java與Python程式語言之程式理解與實作難度比較: a. 程式理解難度比較 在程式理解難度比較中,可以發現學習過兩種程式語言的學習者之問卷平均數皆為正數以上,表示學習者的觀點認為學習Python程式語言在程式理解上較容易理解程式元素。不過在資料型態與變數程式元素中,學習者觀點則認為學習Java程式語言較容易理解該程式元素。 b. 程式實作難度比較 在程式實作難度比較中,可以發現學習過兩種程式語言的學習者之問卷平均數皆為負數以下,表示學習者的觀點認為學習Java程式語言在程式實作上對於學習者較有難度的情況發生。Python程式語言因語法較為簡潔明瞭,在進行程式實作時能較有效率地將程式實作出來,對於實作的難度則不會太高。 4. 同時教過Java與Python程式語言之程式理解與實作難度比較: a. 程式理解難度比較 在程式理解難度比較中,可以發現教學過兩種程式語言的教學者之問卷平均數皆為正數以上,表示教學者的觀點認為學習Python程式語言較容易理解程式元素。不過在資料型態與變數程式元素中,教學者觀點則認為學習Java程式語言較容易理解該程式元素。 b. 程式實作難度比較 在程式實作難度比較中,可以發現教學過兩種程式語言的教學者之問卷平均數皆為負數以下,表示教學者的觀點認為學習Java程式語言的學習者對於程式實作的難度較高。Python程式語言因語法較為簡潔明瞭,在進行程式實作時能較有效率地將程式實作出來,對於實作的難度則不會太高。 本研究會歸納出哪個程式語言對於學習者學習時,較容易理解程式且不容易產生實作與理解困難感受,並且適用於入門程式語言學習,與提出未來程式語言教學者與學習者之相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