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7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健康醫療照護領域專業人員與學生之精神疾病去污名介入成效:系統性回顧與網絡統合分析(2019) 林慧欣; Lin, Hui-Shin背景 醫療照護人員對於精神疾病的污名態度可能對精神疾病患者的醫療服務品質產生負面影響。目前已針對醫療照護人員發展出不同精神疾病去污名的介入方式,然而對於此特定族群的各項介入方式之成效仍尚未有明確的定論。本研究旨在進行網絡統合分析,估算並釐清針對醫療照護人員所設計的不同類型去污名介入方式之間的相對成效。 研究方法 本研究已註冊於PROSPERO(International prospective register of systematic reviews)數據庫(編號:CRD42018112865)。透過PubMed,MEDLINE,ERIC,PsycARTICLES,PsycINFO,CINAHL和Cochrane Liberty等電子資料庫進行文獻搜尋。搜尋年限至2018年止。搜尋關鍵字分為精神疾病、污名、介入方式以及醫療照護人員(專業人員和學生)等四大類。本研究僅限於具對照組之實驗設計之研究。研究分析使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效果量則使用標準化平均差異(standard mean difference, SMD)呈現。 結果 系統性文獻回顧結果共納入來自九個國家18項研究(20項數據)進行分析。網絡統合分析中,相對成效排名之前三名介入方式分別為:課堂教育融合影片觀賞的間接接觸(SUCRA = 81.5%),問題導向學習模式工作坊融合面對面的直接接觸(SUCRA = 77.4%)以及影片觀賞的間接接觸(SUCRA = 72.2%)。單獨社會接觸的介入方式以及融合社會接觸的教育介入方式其降低精神疾病污名的成效均比單獨教育介入方式更佳。本研究延伸過去的研究結果發現,融合社會接觸的去污名介入方式,不僅對於公眾,對於醫療照護人員亦為最有效降低精神疾病污名的短期介入方式。 結論 透過適當的介入可有效降低醫療照護人員對於精神疾病的污名態度。教育融合社會接觸的精神疾病去污名介入方式成效最佳,將可廣泛運用於醫療照護場域,改善精神疾病患者的醫療服務品質。未來研究需進一步探討影響去污名介入成效的組成要素,以提升介入成效。Item 兩種教學模式之國中學生消費者教育介入成效研究(臺北市健康生活與成功老化學會, 2010-03-01) 莊勝雄; 張鈞惠; 夏語婷; 張倫瑋; 陳修梅; 張繻方; 蕭雅娟; 郭鐘隆本研究以消費者EKB模式為主要概念,搭合生活技能理論引導學生培養健康消費行為,並分別採取兩種教學方式進行介入並評估成效,其一為一般課室教學介入方法,其二為以WebQuest網路學習為主的教學方式進行介入。採用所羅門四組準實驗設計,以台北縣兩所、台中縣與苗栗縣各一所學校學生為研究對象,並且在前述各縣市選取對照組,總研究樣本為850人,實驗組共440人,控制組共410人。利用每週健康教學或班會、自習課的時間,共進行12週,每週一節課之教學介入。資料分析採用配對t檢定、共變數分析、詹森-內曼法以及獨立樣本t檢定,檢驗教學的介入效果和有無前測效應。研究結果顯示兩種教育介入課程皆對學生具有顯著的成效,建議未來在學校欲進行相關消費者教育時,可參考本研究之教學模式。Item 評估生活技能為基礎之性教育課程對七年級學生之成效(臺灣性教育協會, 2008-03-01) 黃久美; 張鈞惠; 郭鐘隆; 張繻方; 蕭雅娟; 洪敏玲Item 社區藥局戒菸諮詢站之成效評估初探(臺灣公共衛生學會, 2009-04-01) 姜郁美; 郭鐘隆; 闕妤榛; 邱怡玲; 黃久美目標:本研究欲評估社區藥局戒菸諮詢站之成效,以供日後政策推動與進行宣導教育時作為依據與參考。方法:台北縣市30位社區藥師接受16小時的訓練後提供民眾戒菸諮詢服務,以上網登錄方式蒐集個案相關資料,收案當天有485人,持續完成於收案當天、收案後第1、3和7天共四次諮詢有279人,追蹤完成率為57.53%。而在第6個月追蹤到209人。結果:研究發現民眾接受諮詢後的第3天、第7天及第6個月追蹤,其點戒菸率分別為32.3%,48.7%,22.6%。於第7天時,重度菸癮者較輕度菸癮者的戒菸比例低(勝算比=0.33),藥師評估需要替代療法者較不需要者的戒菸比例低(勝算比=0.32)。於第6個月時,已婚者相較之下戒菸的比例較高(勝算比=2.25),重度菸癮者較輕度菸癮者在戒菸的比例為低(勝算比0.25),藥師評估需要替代療法者、或近期再評估者較不需要者的戒菸比例低(勝算比=0.03, 0.04)。結論:本研究4次共約1小時的總諮詢時間即能在第7天有近5成的個案戒菸,是將來宣導或藥師研習時可強化藥師推動社區藥局戒菸諮詢的動機。然而第6個月的戒菸個案降至22.6%,如何協助民眾持續戒菸將是未來藥師執行戒菸諮詢時需努力之處。Item 國民中學教師eHealth系統設計與實驗介入研究(2008-04-26) 廖梨伶; 劉潔心本研究之目的在於運用eHealth系統之同儕支持社群、量身訂作教學、及專業促進與支持等介入方式,並以理性行動論、行為改變階段理論、社會認知理論、社會支持、反溝通說服矩陣尊重要理論為依據而發展介入計畫,期能通過本介入計畫提升國民中學教師之在執行健康行為上的社會支持、自我效能、及行為意向。 為了解本介入計畫成效,本研究以準實驗研究設計之實驗組對照組前後測設計方式,選取95學年度教育部訂定健康促進學校之國民中學教師為主要研究對象。本研究以台北縣市為主要介入縣市,共40名教師為實驗組對象,接受本介入計畫;而對照組對象則為48名,完全不予介入。實驗組、對照組皆於介入前即完成前測問卷,介入期間兩個月,於介入後同步進行後測,以了解介入之整體成效。 研究之重要結果發現:實驗組在執行健康行為之自我效能及行為意向顯著較對照組表現良好,代表eHealth介入計畫於提升執行健康行為之自我效能及行為意向具有相當之成效。而於提升執行健康行為之社會支持上效果則仍相當有限。此外,實驗組教師對整體介入計畫的喜歡程度約在八成左右。 由研究結果可知,本研究所發展之eHealth介入工具,不同於傳統面對面課程的作法,一克服過去時間與空間的障礙,且低成本高效率的介入方式,值得做為教師健康促進計畫中的重要參考工具。Item 高中職學生互動式科技媒體發展及介入效果研究—性教育網頁遊戲「愛情相對論」之設計(臺北市 : 臺灣性教育協會, 2003-03-01) 劉潔心; 廖梨伶; 晏涵文本研究主要目的在發展一套有效的互動式性教育網頁遊戲,並進一步探討其介入效果及學生對該網頁遊戲的評價o 本研究採平實驗設計之f實驗戶且對照組前測後測設計JJ '以北京某高中九個班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實驗組接受為期兩週的互動式性教育網頁遊戲教學介入,而對照組則不接受任何處理。研究工具為每填式結構問卷,經前後法'J資科比對後,扣除無效問卷,最後有效人數為3 1 4位(實驗組1 54位,對照組1 60位)。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後,所得重要結果如下: 一、接受互動式性教育網頁遊戲教學介入後,實驗組學生在性知識、性態度、自我效能及行為意向上均有顯著提升。 二、接受教學介入後,在控制前測得分下,實驗組學生在性知識、性態度、及自我效能土均高於對照鈕,且達顯著差異水平,但在行為意向之得分上且在有提升,卻永遠顯著。綜合以上結論發況,一個結合社會認知理論、健康信念模式、理性行動論、社會行銷理論及溝通說服模式所設計的互動式性教育網頁遊戲教學介入是具有教育采效的OItem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representations on reading digital text for students with cognitive disabilities(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2009-01-01) Chen, M. C.; Wu, T. F.; Lin, Y. L.; Tasi, Y. H.; Chen, H.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