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
教育學院成立於民國44年6月5日,時值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初設教育、社會教育、體育衛生教育、家政教育、工業教育五個學系,發展迄今,本院共設有7個學系(均含學士、碩士及博士班)、5個獨立研究所、1個院級在職碩士專班。
本院為國內歷史最久之教育學院,系所規模、師資,及學生品質向為國內首屈一指,培育英才無數,畢業校友或擔任政府教育行政單位首長及中堅人才、或為大學校長及教育相關領域研究人員、或為國內中等教育師資之骨幹、或投入民間文教事業相關領域,皆為提升我國教育品質竭盡心力。此外,本學院長期深耕學術,研究領域多元,發行4本 TSSCI 期刊,學術聲望備受國內外學界肯定,根據 2015 年 QS 世界大學各學科排名結果,本校在教育學科名列第22名,不僅穩居臺灣第一,更躍居亞洲師範大學龍頭。
Browse
11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整合探索學習與概念圖在網頁化教學與學習之研究(I)(2001-07-31) 張國恩; 宋曜廷; 陳世旺本文提出一個Web-based合作探究學習系統,以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 WWW)為知識探究來源,利用探究性問題去引導學生思考以進行探究,再利用概念構圖法讓學生去建構屬於自己的知識,並且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習者溝通彼此所收集到的證據、學習者的個人想法以及所建立的個人概念圖,達到互助合作、資訊分享的目的。為了有效整合探究學習策略、合作學習策略與概念圖知識表徵法於WWW上,本文也提出適用於網路上的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及學習活動。針對所提出的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及學習活動,本文設計實驗以探討學生在網路上的合作探究學習之學習歷程。Item 整合探索學習與概念圖在網頁化教學與學習之研究(II)(2002-07-31) 張國恩; 宋曜廷; 陳世旺本文提出一個Web-based 合作探究學習系統,以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 WWW)為知識探究來源,利用探究性問題去引導學生思考以進行探究,再利用概 念構圖法讓學生去建構屬於自己的知識,並且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習者溝通彼此 所收集到的證據、學習者的個人想法以及所建立的個人概念圖,達到互助合作、 資訊分享的目的。為了有效整合探究學習策略、合作學習策略與概念圖知識表徵 法於WWW 上,本文也提出適用於網路上的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及學習活動。針對所 提出的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及學習活動,本文設計實驗以探討學生在網路上的合作 探究學習之學習歷程。Item 電腦化概念圖在科學學習上之應用研究(II)(2000-07-31) 張國恩; 宋德忠; 陳世旺; 宋曜廷近幾年來,概念圖(Concept maps)被廣泛的應用在教育的訓練、教學、及學生的評量上,且深受肯定。而過去概念圖的評量標準,有的僅考慮概念節點,有的則是以概念節點為主,聯結語為輔的方式來評量,但命題(Proposition)是構成知識的最小單位,這對由許多命題彼此相互連結所組成的概念圖而言,以往的評量方式,似乎稍嫌薄弱,因此本文提出一種以命題為主的屬性化概念圖(Proposition-based attributed concept maps)的觀念,也就是對概念圖中的每一命題給予一權值代表其重要程度。 電腦化的概念構圖方式雖具有提供互動、立即回饋、修改容易和易於評量的優點,但為評量方便起見,使得學生必須使用由專家事先定義好的概念與聯結語來建構概念圖,而這樣的構圖方式往往會影響學生反省思考的機會,且無法真正反應出學生的學習狀態與學習成績,因此本文提出使用「開放式聯結語」(Relation-free)的概念與評分方法,讓學生能用概念圖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以增加學生反省思考的機會和真實反應出學生的學習狀態。 到目前為止概念圖的評量結果都只是一個評估值,僅描述學生對某一知識主題的認識程度,學生學到了什麼、未學到什麼、及存在的錯誤概念為何,皆無法得知,因而無法提供適當回饋(Feedback)以幫助學生建構概念圖。因此本文提出一種以命題式屬性化概念圖為主的"質"的比對方法,它能記錄專家概念圖與學生概念圖之間的差異情形,並根據這些差異提供回饋以幫助學生建構概念圖及促進學生知識結構專家化。 實驗結果顯示,本文所提出的評量與回饋方法確實能有效預測學生的學習成績並幫助學生建構概念圖及促進學生知識結構專家化,且使用「開放式聯結語」的構圖方式要比使用「固定聯結語」能反應出學生的學習狀態及學習成績。Item 整合探索學習與概念圖在網頁化教學與學習之研究(I)(2001-06-21) 張國恩; 陳世旺; 宋曜廷本文提出一個Web-based合作探究學習系統,以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 WWW)為知識探究來源,利用探究性問題去引導學生思考以進行探究,再利用概念構圖法讓學生去建構屬於自己的知識,並且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習者溝通彼此所收集到的證據、學習者的個人想法以及所建立的個人概念圖,達到互助合作、資訊分享的目的。為了有效整合探究學習策略、合作學習策略與概念圖知識表徵法於 WWW上,本文也提出適用於網路上的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及學習活動。針對所提出的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及學習活動,本文設計實驗以探討學生在網路上的合作探究學習之學習歷程。Item 整合探索學習與概念圖在網頁化教學與學習之研究(II)(2002-10-15) 張國恩; 宋曜廷; 陳世旺本文提出一個 Web-based 合作探究學習系統,以全球資訊網(World Wide Web, WWW)為知識探究來源,利用探究性問題去引導學生思考以進行探究,再利用概念構圖法讓學生去建構屬於自己的知識,並且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習者溝通彼此所收集到的證據、學習者的個人想法以及所建立的個人概念圖,達到互助合作、資訊分享的目的。為了有效整合探究學習策略、合作學習策略與概念圖知識表徵法於 WWW 上,本文也提出適用於網路上的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及學習活動。針對所提出的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及學習活動,本文設計實驗以探討學生在網路上的合作探究學習之學習歷程。Item 測驗化知識診斷系統-以類神經網路製作(1995-07-01) 張國恩; 陳世旺本論文使用類神經網路結構建置迷失概念診斷系統,系統能根據學生的反應來判斷學生的迷失概念。學生答錯問題,可能是有單一迷失概念,亦有可能有多重迷失概念;對於多重迷失概念的區分,系統能決定最恰當的題目來輔助判斷。至於診斷迷失概念所採用的方法,本論文有提出一套新的見解,新理論的思考角度跟以往的理論不同,另外亦說明了新理論的實施細節。為了考驗新理論是否真的能夠提高診斷迷失概念的功效,本論文選擇測試的領域是基本電學。首先分析基本電學領域的迷失概念,並且設計適當的題目,使題目之間的診斷功能相異。然後讓一些高中生作這些題目,根據學生的答案,以面談的方式來確認學生真正的迷失概念。本論文基本上是設計出一個以類神經網路為架構的通用迷失概念診斷系統,亦即能針對各種不同領域來動態調整神經元數目。系統會根據特定領域的迷失概念集合而自動產生每一層的神經元,然後訓練產生各個神經元間的神經鍵值,這對於通用性而言是很有幫助的。Item 電腦化概念圖在科學學習上之應用研究(I)(1999-07-01) 張國恩; 陳世旺; 宋德忠Item 電腦化概念圖在科學學習上之應用研究(II)(2000-09-30) 張國恩; 陳世旺; 宋曜廷近幾年來,概念圖(Concept maps)被廣泛的應用在教育的訓練、教學、及學生的評量上,且深受肯定。而過去概念圖的評量標準,有的僅考慮概念節點,有的則是以概念節點為主,聯結語為輔的方式來評量,但命題(Proposition)是構成知識的最小單位,這對由許多命題彼此相互連結所組成的概念圖而言,以往的評量方式,似乎稍嫌薄弱,因此本文提出一種以命題為主的屬性化概念圖(Proposition-based attributed concept maps)的觀念,也就是對概念圖中的每一命題給予一權值代表其重要程度。電腦化的概念構圖方式雖具有提供互動、立即回饋、修改容易和易於評量的優點,但為評量方便起見,使得學生必須使用由專家事先定義好的概念與聯結語來建構概念圖,而這樣的構圖方式往往會影響學生反省思考的機會,且無法真正反應出學生的學習狀態與學習成績,因此本文提出使用「開放式聯結語」(Relation-free)的概念與評分方法,讓學生能用概念圖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以增加學生反省思考的機會和真實反應出學生的學習狀態。到目前為止概念圖的評量結果都只是一個評估值,僅描述學生對某一知識主題的認識程度,學生學到了什麼、未學到什麼、及存在的錯誤概念為何,皆無法得知,因而無法提供適當回饋(Feedback)以幫助學生建構概念圖。因此本文提出一種以命題式屬性化概念圖為主的"質"的比對方法,它能記錄專家概念圖與學生概念圖之間的差異情形,並根據這些差異提供回饋以幫助學生建構概念圖及促進學生知識結構專家化。實驗結果顯示,本文所提出的評量與回饋方法確實能有效預測學生的學習成績並幫助學生建構概念圖及促進學生知識結構專家化,且使用「開放式聯結語」的構圖方式要比使用「固定聯結語」能反應出學生的學習狀態及學習成績。Item 電腦化概念圖在科學學習上之應用研究(1998-07-01) 張國恩; 陳世旺; 宋德忠概念構圖法符合認知心理學上知識表徵理論,建構主義的知識建構論,教育心理學的有意義學說與合作學習理論。並應用於科學教育、課程設計與知識評量等。由於概念構圖已經過多位國內外學者証實其應用價值,因此本計畫嘗試用電腦技術完成概念圖在學習與評量上的應用。植基於上一年度所完成的「電腦化概念構圖系統」,本研究預計在二年內完成「模糊理論在概念圖建立與評量之應用」與「建立以概念圖為主之遠距合作學習環境」兩大系統。每一系統將會以國中一年級生物第一冊第三章至第六章作為實驗教材,並擇北市一所國中的學生作為實驗對象,以實証方式評估每一系統在學習成就與後設認知能力上的效用。Item 屬性化概念圖的模糊評量(中華民國科學教育學會, 1998-03-01) 張國恩; 林水成; 潘宏明; 陳世旺; Chang, Kuo-En; Lin, Shui-Cheng; Pan, Hung-Ming; Chen, Sei-Wang一張概念圖是由許多命題(propositions)所組成,而每個命題包括兩個概念(concepts)及他們之間的聯結語,因此一張概念圖描述著某一知識內容中概念問的相互連結關係。然而不同的概念與聯結語在一知識主題(knowledge domain)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其重要性當然會有所不同。因此本文提出一種屬性化概念圖(attributed concept map)的觀念,也就是對概念圖中每一概念及聯結語給予一權值代表其重要性。假設專家或老師已經建構好一張屬性化概念圖,我們稱它為專家概念圖。我們提出一種以模糊集合理論為基礎的評量方式(或稱模糊評量)。將學生建構的概念圖與專家概念圖比對,來評估學生對某一知識主題的了解程度。實驗顯示以屬性化概念圖為主的模糊評量在合理性、穩定性上均有顯著的改進,結果也顯示此方法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