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樂研究所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98

民族音樂研究所創立於民國91年8月,前身為許常惠教授所主持的師大音樂系碩士班音樂學組,為顧及現代學術分工日趨精細並與當前本土學術發展的脈動相結合,遂申請獨立設所。創所之初開設「研究與保存組」及「表演與傳承組」。民國95年,為提升學生之競爭力與資訊能力,以及思考如何將傳統文化價值與精神,能夠和現代資訊化社會脈動相結合,增設多媒體應用組。民國104年起為培養學生具跨領域之能力,同時具備音樂展演能力,加強傳統音樂文化之研究與教學,整合「研保組」及「表演組」為研究與傳承組,致力於臺灣傳統音樂文化的深入研究、展演教學以及紀錄保存。

近年配合本校推動國際化,陸續與香港中文大學簽署首份系所學術合作交流協議、與中國音樂學院締結姊妹校、建構華人地區音樂數位典藏標準與合作網路等,並積極邀請海外專業教師擔任本所客座教學人員,類型涵蓋民族音樂學、音樂展演及媒體設計等,全程皆以英語授課,為學生提供最新之音樂學術研究成果,以及國際交流管道,利於日後學習深造有更多元的選擇。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太陽光的傳承-撒固兒部落豐年祭紀錄
    (2022) 林婉真; Lin, Wan-Chen
    本篇書面報告以撒奇萊雅族撒固兒部落豐年祭為記錄主軸,豐年祭為部落一年之中最大盛典,此方面音樂文獻資料少之又少,論文研究更是完全沒有,而公開的音樂文獻也僅有甫正名時的兩個調查案,距今已10多年過去,比對過往資料與現在,因演唱者不同,唱法與記譜都有些微落差,並且仍有尚未採集的歌謠,故筆者於此篇書面報告除了講述影片的詮釋、拍攝手法外,也有一章節是有關現豐年祭上使用的所有傳統歌謠,以五線譜記載音高與歌詞,並搭配樂曲的解說。盼本書面報告除了為部落留下一份調查資料外,在若干年後,這份影音搭配紙本的紀錄也能給往後欲查詢資料者一份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