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63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科技教學內容知識融入師資培育課程「班級經營」的教學實踐研究(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2021-06-??) 陳碧祺; Pi-Chi Chen研究者任教於臺灣南部一所同時培育師資生與產業人才的師範大學。本研究旨在探討:(1)如何在師資培育課程「班級經營」中實踐「TPACK(科技教學內容知識)」教學理念,以及(2)如何以「透明化科技」融入教學的方式,協助師資生在此課程中同時培養「班級經營」知能並體驗TPACK的學習情境。研究者應用「自我研究」的回溯、前瞻、分析以及整合四步驟,分析、探究以TPACK理論為基礎的「班級經營」課程設計、教學策略應用、教學實施效益與檢討改進歷程。為評估此課程的教學效益,研究者整理103至106共四學年度來自文學院、教育學院、科技學院和理學院不同院系共429位師資生的教學評量量化評分,並依據以下素養面向做為學生質性文字回饋的檢核架構:(1)教育部所公布的師資職前教育階段的五項「教師專業素養」、(2)十二年國教新課綱的三項「核心素養」、以及(3)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等三大面向。結果顯示,學生對教師教學表現有高度的評價,對於教學內容、教材教法、作業設計以及課程中的資訊科技運用也都有正向的體驗與感受。然而如何提高課程中所運用的多元質性評量的公平性和公信度,仍有待研究者深思並克服。研究者最後提出三點的後續教學研究改進省思與規劃,作為日後課程設計與教學研究的改進方向。Item 科技教學內容知識融入師資培育課程「班級經營」的教學實踐研究(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2021-06-??) 陳碧祺; Pi-Chi Chen研究者任教於臺灣南部一所同時培育師資生與產業人才的師範大學。本研究旨在探討:(1)如何在師資培育課程「班級經營」中實踐「TPACK(科技教學內容知識)」教學理念,以及(2)如何以「透明化科技」融入教學的方式,協助師資生在此課程中同時培養「班級經營」知能並體驗TPACK的學習情境。研究者應用「自我研究」的回溯、前瞻、分析以及整合四步驟,分析、探究以TPACK理論為基礎的「班級經營」課程設計、教學策略應用、教學實施效益與檢討改進歷程。為評估此課程的教學效益,研究者整理103至106共四學年度來自文學院、教育學院、科技學院和理學院不同院系共429位師資生的教學評量量化評分,並依據以下素養面向做為學生質性文字回饋的檢核架構:(1)教育部所公布的師資職前教育階段的五項「教師專業素養」、(2)十二年國教新課綱的三項「核心素養」、以及(3)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等三大面向。結果顯示,學生對教師教學表現有高度的評價,對於教學內容、教材教法、作業設計以及課程中的資訊科技運用也都有正向的體驗與感受。然而如何提高課程中所運用的多元質性評量的公平性和公信度,仍有待研究者深思並克服。研究者最後提出三點的後續教學研究改進省思與規劃,作為日後課程設計與教學研究的改進方向。Item 以繪本《紙袋公主》結合教育戲劇實踐批判閱讀教學之自我研究:陶造與再陶造戲劇慣例的運用(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 2012-12-??) 譚寶芝; Po-Chi Tam本研究嘗試以繪本《紙袋公主》結合教育戲劇,先後在香港兩所小學實踐批判閱讀教學,期望學生能藉著認識另類公主故事脫離迪士尼公主童話的宰制。為瞭解及改善教育戲劇的教學效果,研究者陶造及再陶造這兩次教學中戲劇慣例的選取與編排,並進行自我研究,以便反思、改進及革新自身對教育戲劇和批判閱讀教學的認識和觀念。研究運用教學歷程檔案紀錄和分析教學過程中所遇的變化、困頓,矛盾與得失,結果發現,第一次教學著力引導學生認同另類公主,反而造成另一種權威與操控;到了第二次教學時,由於修改後的戲劇慣例能為學生提供了層層深入的戲劇結構、變動的架構,以及中介角色,學生的批判閱讀素養才逐漸萌生。是次研究揭示,教師若只要求學生以指定的批判方式,又或單一的角度來閱讀,只會令教學無異於主流。此外,學生身分認同的形成往往變動不居,運用教育戲劇來實踐批判閱讀教學須給予學生自主、深入、多角度和不同層面的戲劇經歷,以多元開放來抵抗單一封閉的閱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