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大素描教室

一、沿革與概況

本系創立於1947年(民國36年)8月,初為四年制圖畫勞作專修科;1949年(民國38年)更改系名為藝術系;1967年(民國56年)更名為美術系。1974年(民國63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兩組,進行專業教學。1975年(民國64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進行專業教學。2005年(民國94年)實施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分組招生與專業教學,自2009年(民國98年)起設計組將逐年移轉獨立為視覺設計學系。

碩士班成立於1981年(民國70年),初設有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分六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07年(民國96年)起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自本系移轉獨立為藝術史研究所;2011年(民國一百年)起,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五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因本校設計研究所及視覺設計係整併後,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

博士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初設有西洋美術史組、中國美術史組、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與管理組、創作理論組(水墨畫、繪畫、藝術指導、藝術評論),分五大組招生與八小組專業教學。2011年(民國100年)起,調整為創作理論組(水墨、西畫、藝術指導)、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組與管理組、美術理論組(西洋美術史、東方美術史、藝術批評),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再次調整美術創作理論組中的藝術指導組為新媒體藝術組。

週末在職進修碩士專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現設有美術教學班、藝術行政班、美術創作班(水墨畫組、繪畫組),分班與分組招生教學。
program

系創立迄今,已歷六十四年載,為臺灣歷史最悠久之高等美術學府。六十多年來畢業生遍及海內外,尤其國內之中等學校、大學、美術館、博物館、文化中心、美術機構等單位擔任館長、主管、系所主任、院長、董事長等重要職務,以及美術史學者、美術評論家、專業藝術家等,表現傑出。全國近三十所大學美術相關科系和研究所之大半師資皆畢業於本系所。公費時代,師大美術系每年畢業生均分發至全國各地中學,從事美術教學,因此,城鄉皆可見其畢業生。部分畢業生於服務期滿後,轉向學術研究或創作研究,隨後轉任職其他文化機構者眾多,發展途徑多元。隨著1994年(民國83年)起逐年減除公費名額之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逐漸轉型成為綜合大學,師大美術系除了原先的師資培育之外,更是全力發展學術研究、加強創作與文化建設專才之培育。

師大美術系館為一獨立之六層大樓,位於和平東路與師大路交叉處,位處臺北市區之精華地段,交通便捷,為師大校園顯著之地標。系館包括有國畫、西畫、設計、理論、版畫、攝影、電腦、陶藝、雕塑、複合媒材等專業教室以及教授研究室,還有經常舉辦國內外名家展覽之師大德群畫廊以及擁有豐富藏書之系圖書館。兼具悠久歷史、完善教學設備以及傑出師資的環境下,師大美術系將永續發展。
16-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國小啟智班教師對藝術治療理念融入休閒教育領域美勞課程教學認知與實踐之研究
    (2009) 蔡品純; Pin-Chun Tsai
    藝術治療近年成為許多領域關切的議題,越來越多關於身心障礙兒童藝術治療活動的成果被討論,甚至提出「藝術教育治療」的理念,而國小啟智班休閒教育領域美勞課程即為適合實施融入藝術治療理念藝術活動之場域。 本研究從國小啟智班教師的角度出發,探究教師於休閒教育領域美勞課程中融入藝術治療理念之教學認知與教學實踐,並分析不同背景教師其美勞教學認知與實踐之差異,探討教師教學認知和教學實踐之間的關係,且進一步了解教師於教學過程當中所面臨之困難,以尋求因應之道。本研究以自編之「國小啟智班教師藝術治療理念融入美勞課程之調查問卷」為調查工具,研究對象為全國國小啟智班教師,總計寄發60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共計498份,回收率達83%。研究資料分析依照研究問題分別使用SPSS 12.0統計軟體進行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此外,並以AMOS 4.0統計軟體以多元方程結構模式分析法針對本研究所提出之教師教學認知影響教學實踐模型圖進行整體適配分析。經上述研究歷程,本研究獲得以下主要研究結果: 一、國小啟智班教師認同在美勞課程融入藝術治療之教學理念。 二、國小啟智班教師將藝術治療理念融入美勞教學實踐之現況良好。 三、國小啟智班教師藝術治療理念融入美勞課程之教學認知方面,特教系和師資班畢業教師之教學認知高於在職修習特教學分者;年資未滿15年之教師高於15至19年之教師;修習藝術治療課程及研習教師的教學認知高於無任何藝術治療經驗者。 四、國小啟智班教師藝術治療理念融入美勞課程之教學實踐方面,女教師之實踐度高於男性教師;20至30歲教師高於40至50歲教師;特教系和師資班畢業教師之教學實踐高於在職修習特教學分者;特教年資未滿15年之教師高於15至19年之教師;具藝術專業訓練教師高於無經驗;有藝術治療背景高於無藝術治療背景的教師。 五、根據修正後模式發現,國小啟智班教師藝術治療理念融入美勞課程之教學認知會影響其教學實踐。 六、國小啟智班教師藝術治療理念融入美勞課程之教學認知程度顯著高於其教學實踐。 七、國小啟智班教師藝術專業知能和觀念缺乏、學生障礙程度提高、教學人力不足和經費不夠與專業團隊執行不易等困難是教師實施藝術治療美勞課程 所面臨之困境。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針對教育行政與師資培育機關、國小啟智班教師、藝術治療專業從業人員與後續研究等分別提出具體建議,並回顧、分享研究的歷程與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