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大素描教室

一、沿革與概況

本系創立於1947年(民國36年)8月,初為四年制圖畫勞作專修科;1949年(民國38年)更改系名為藝術系;1967年(民國56年)更名為美術系。1974年(民國63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兩組,進行專業教學。1975年(民國64年)實施三、四年級分為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進行專業教學。2005年(民國94年)實施國畫組、西畫組、設計組三組,分組招生與專業教學,自2009年(民國98年)起設計組將逐年移轉獨立為視覺設計學系。

碩士班成立於1981年(民國70年),初設有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分六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07年(民國96年)起中國美術史組、西洋美術史組自本系移轉獨立為藝術史研究所;2011年(民國一百年)起,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藝術指導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五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因本校設計研究所及視覺設計係整併後,調整為國畫組、西畫組、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美術理論組,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

博士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初設有西洋美術史組、中國美術史組、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與管理組、創作理論組(水墨畫、繪畫、藝術指導、藝術評論),分五大組招生與八小組專業教學。2011年(民國100年)起,調整為創作理論組(水墨、西畫、藝術指導)、美術教育組、美術行政組與管理組、美術理論組(西洋美術史、東方美術史、藝術批評),共四組招生與專業教學。2012年(民國101年)起,再次調整美術創作理論組中的藝術指導組為新媒體藝術組。

週末在職進修碩士專班成立於2000年(民國89年),現設有美術教學班、藝術行政班、美術創作班(水墨畫組、繪畫組),分班與分組招生教學。
program

系創立迄今,已歷六十四年載,為臺灣歷史最悠久之高等美術學府。六十多年來畢業生遍及海內外,尤其國內之中等學校、大學、美術館、博物館、文化中心、美術機構等單位擔任館長、主管、系所主任、院長、董事長等重要職務,以及美術史學者、美術評論家、專業藝術家等,表現傑出。全國近三十所大學美術相關科系和研究所之大半師資皆畢業於本系所。公費時代,師大美術系每年畢業生均分發至全國各地中學,從事美術教學,因此,城鄉皆可見其畢業生。部分畢業生於服務期滿後,轉向學術研究或創作研究,隨後轉任職其他文化機構者眾多,發展途徑多元。隨著1994年(民國83年)起逐年減除公費名額之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逐漸轉型成為綜合大學,師大美術系除了原先的師資培育之外,更是全力發展學術研究、加強創作與文化建設專才之培育。

師大美術系館為一獨立之六層大樓,位於和平東路與師大路交叉處,位處臺北市區之精華地段,交通便捷,為師大校園顯著之地標。系館包括有國畫、西畫、設計、理論、版畫、攝影、電腦、陶藝、雕塑、複合媒材等專業教室以及教授研究室,還有經常舉辦國內外名家展覽之師大德群畫廊以及擁有豐富藏書之系圖書館。兼具悠久歷史、完善教學設備以及傑出師資的環境下,師大美術系將永續發展。
16-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簡化概念於中文字體創作之研究
    (2012) 王叙淳; Wang, hsu-chun
    本創作研究旨在探討漢字造形的簡化,整理出臺灣、中國、日本三地的漢字簡化過程並歸納其方法。而從現代漢字造形設計的面向來說,主要期望能突破以往樣式,從漢字原本繁複的樣貌中逃脫,不只是在文字造形上做變化,更要在不減損功能性的原則下改變文字外貌;以「簡少」、「省略」、「刪除」等方向來思考漢字之可能。經由設計案例的收集與分析,歸納出六種漢字簡化之方式,有「線條省略」、「連筆或共筆」、「局部省略」、「符號代替」、「輪廓化」,及「其他」。其他之屬為較無規則或混合運用以上五種方法者,難以歸納故將其併作一類。 本論從六種簡化法當中,選則「線條省略」、「連筆或共筆」、「輪廓化」三種進行模組設計。 (一)線條省略:將漢字線條區分為 18 種,經書寫測試後制定每種之省略規 則。 (二)連筆或共筆:將漢字筆劃排列組合分為 25 種,經舉書法字例後,整理出其中常見 12 種。 (三)輪廓化:沿文字外形框廓描繪即成,無特定規則,以容易辨識為基準,而在處理辨識度上有 4 要點。 本論以此三種簡化規則輔以漢字設計要素,進行簡化漢字造形創作,將之應用於平面設計上,並以 Time on Paper 為題創作生活紙用品,依照各商品之特性、形式,搭配合宜的文詞字句來規劃、設計,將本研究之簡化漢字造形理念實踐於其中。
  • Item
    公園尋路標示系統中英文字編排之尋路績效及偏好度之研究與創作
    (2010) 王怡文; YI-WEN, WANG
      近年來台灣城市國際化的發展,國內越來越多非華語系國家的人口成長,而在標示系統上也注意到雙語系文字標示的重要性,故在休憩的公園環境中,標示上的中英文字編排係影響到本國民與非華語系國人的視認性。在透過公園標示系統中英文字視認性之績效測量與滿意度的實驗結果所示:(一)在標楷體、中黑體與中圓體三種中文字型中,以中黑體獲得的視認性程度最高。(二)在Arial與Times New Roman兩種英文字型中,以Arial獲得的視認性程度最高。(三)在字級部分,以越大的字級效果越好,其視認程度越高。最後根據實驗結果,以其視認性程度最高的中英文字型、字級來做為創作依據。 創作目的在(一)服務機能:多功能標示系統,除了指引方向,並能帶給民眾便利目的。(二)夜間照明:標示系統為補足夜間的注目性,增加自明性以達到日夜指引功能。(三)結合環境:結合大安森林公園的生態特性與元素,形成融入當地環境的視覺表徵。
  • Item
    臺灣特有種之花鳥字體設計於互動裝置創作研究
    (2012) 陳德禧; Chen, Teh-Hsi
    文字是一個文化傳承、延續的重要載體。現今繁體字的使用不僅是純粹的紀錄,在其造型的發展與結構、功能上應有更多的可能性,以傳統花鳥字為創作研究基礎,透過文字結構與圖像的探討,以圖像與互動科技結合,尋找新的文字互動的方式。本創作研究應用花鳥字畫其畫裡藏字的結構形式,巧妙地融合文字、繪畫於一體為靈感,並以臺灣本土原生種動、植物作為創作元素,以《史記•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為出發點,配合時序與生物本身特性將所選臺灣特有種之造型加以延伸、發展出「春生」、「夏繁」、「秋幻」、「冬寂」 等象徵臺灣原生力量的花鳥文字。以直覺式感官互動的方式,達成觀者與創作間的交流與刺激,增加文字深刻的文化力量。本創作研究論述內容為:第一章緒論,主要為背景、研究動機、名詞釋義、研究方法架構之說明;第二章學理依據主要以中文字體設計發展、中文花鳥字體設計概況及臺灣特有種花鳥等相關資料探討;第三章為個案分析與案例蒐集,首先透過設計師游明龍專訪,以其創作「福祿壽囍」分析花鳥字構成創意設計理念,再深入探討臺灣師範大學文創中心之臺灣DNA花鳥紋飾一案,作為特有種花鳥紋飾發展基礎,而後以本創作研究欲呈現之裝置藝術案例分析作為創作形式依據,第四章創作主題、方法與作品說明 ,分別針對創作程序、圖像視覺發展、互動呈現形式一一紀錄。第五章為結論與建議。本創作研究之具體研究價值,在於歸納整理出花鳥字創作方法並以新的互動方式展現觀者與文字本身之間的關係,強化文字於形式、美感與文化上之義涵,跳脫文字與使用者間固有的框架。
  • Item
    漢英複合字形應用於海報創作之研究
    (2011) 賴建富
    漢英複合字形是一種將文字結構簡化的概念,同時又能兼具兩種語言所要傳達的意涵,擁有吸引力、趣味性、可塑性高以及具有探索價值的複合字形設計。本論透過相關文獻資料,探討漢字與英文字母的發展與相關案例,尋求漢英複合字形的可能性,以及將組合方法進行分類,再歸納適用於漢英複合字形的組合方法。 首先透過漢字複合字形的案例進行分析,歸納出八種複合字形法,接著再利用這八種方法進行英文複合字形的案例分析,歸納出六種複合字形法。兩者相同性質的方法共有六種,結果顯示相異的文字系統,組合方法也能夠互相使用,依研究歸納漢英複合字形組合法則可分為:漢英筆劃連字法、漢英同構組字法、漢英虛實組字法、漢英群化組字法、漢英解形組字法、漢英層疊組字法。此法則同時也是相異文字的組合基礎方法。 本論藉由這六種漢英複合字形組合法則為創作基礎,以「傳統十二生肖」與「吉祥話」做為漢英複合字形的設計實踐,期許能創作出不同於以往的十二生肖圖形,並運用於海報創作中作為展出作品。 通過創作的印證所獲得的結論,筆劃與組合是構成漢英複合字形的兩大要素,其中又以筆劃為核心要素。筆劃是連結兩種相異文字的基本媒介,也是文字的骨架,更是相異文字唯一的同等條件,筆劃擁有高度靈活運用的延展性,透過筆劃同構的特性,運用相連、融合等手法揉合相異文字,形成複合字形。在本論歸納的漢英複合字形組合法則中,有四種方法是利用筆劃共性組成。因此,從各項研究的結果,更加確定筆劃的共構對於漢英複合字形的重要性。
  • Item
    漢字字感表情創作研究-以新字形推廣宣傳海報為例
    (2009) 謝方鈞
    摘 要   本研究主要針對漢字字感表情作分析及創作相關字形,並應用於以字形為主要表現手法之海報中,分析結果主要在於漢字字感表情分析、漢字字形為主要表現海報形式分析、以及實驗創作方面,主要內容如下: 一):漢字字感表情方面:   漢字字感表情之形成主要受到外形因素以及歷史因素所影響,一共可分為六種不同之漢字字感表情: 1. 高雅的漢字字感表情、2. 莊重的漢字字感表情、3. 現代感的漢字字感表情、4. 剛強的漢字字感表情、5. 古典的漢字字感表情、6. 柔和的漢字字感表情。 (二): 以漢字字形為主要表現海報之形式方面:   以漢字字形為主要表現海報之形式主要可分為四大類與十五小類: 1. 原形:包括文字特寫、 文字局部特寫、 文字組成圖像、 文字編排組合等四種方式。 2. 變形:包括文字結構變形、文字空間變形、文字拆解重組等三種方式。 3. 裝飾:包括文字外部裝飾、 文字內嵌圖、 文字質感處理、 組圖成字等四種方式。 4. 文字遊戲:包括連字、 複合字、 諧音、 擬人擬物等四種方式。 (三):實驗創作方面:   實驗創作方面則以花明朝字形與新字形為主並以海報呈現,其中包含製作理念、過程、作品說明,以及以不等大小形狀之字面與虛擬框製作文字並且運用之字形創作等等。 關鍵字:字形設計、文字造形、Type design、Typogra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