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原: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9

本系成立於民國42年8月,原系名為「家政系」,民國55年改名為「家政教育學系」,以培育國中、高中家政教師師資為主要目標,數十年來已為國家社會培育出無數優秀的家政師資。隨後又於民國71年成立碩士班,85年成立博士班。近年來,我國面臨少子化的趨勢造成師資需求減少,以及高齡化社會的來臨使得家庭內部與外部產生不同的變化與需求,本系在多年前就前瞻性地將課程以人類發展生命歷程(life course)觀點為基礎加以規劃,並於民國91年更名為「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本系更名之後,更積極規劃培育學生學養專長,因此又歷經數次變革,包括分組招生、成立一系多所、大學部有兩組更名、裁撤碩士班中的一組、營養科學與教育組授予理學學士/理學碩士等變遷歷程,詳如附表。

在100學年度,本系大學部、碩士班、博士班皆分為三組,分別為家庭生活教育組、幼兒發展與教育組、營養科學與教育組。本系各專業領域正積極致力朝「教學」、「傳播與推廣」、「研究與管理」三個方向培育人才,以回應社會變遷之迫切需求,並拓展學生生涯發展範圍及就業機會。

本系100學年度第1學期專任教師共21位,包括教授7位,副教授11位,助理教授2位,以及講師1位,另有兼任教師7位。若以分組計算,且將專長跨組之教師每組以0.5計,則「家庭生活教育組7.5人」、「幼兒發展與教育7.5人」、「營養科學與教育組6人」,所有教師均學有專精。本系在師生共同努力之下,畢業生在全國各地的教育崗位及相關產業佔有一席之地,系友在大專院校及中等學校擔任教職者人數眾多,許多人還擔任行政主管,表現出色,其服務精神、態度頗獲各界好評。本系在100學年度第1學期學生人數:大學部學生421人、碩士班學生86人、博士班64人、幼兒教育夜碩專班:12人;當量生師比為38.23、研究生生師比為19.1。

News

更名為幼兒與家庭科學學系(原: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20230801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牽手一生:女性的婚姻承諾在婚姻中的變化
    (2007) 陳富萍
    本研究旨在探討已婚女性的婚姻承諾概念,及其承諾在婚姻中的變化歷程。本研究使用質化研究方法,採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訪問四位婚齡15年以上,年齡介於39-54歲之間,且育有子女之初婚女性。 研究發現30-50年代女性所覺知的婚姻承諾概念分為二個面向:一是受傳統文化及婚姻觀影響之具道德義務感的「角色責任與義務承諾」,其內涵包含養兒育女、照顧先生、孝敬公婆及經營家庭的承諾,其中又以對子女的角色責任與義務為女性堅守婚姻承諾最主要的牽繫力量;二是基於個人情感需求的承諾,包含夫妻間的愛與親密情感、及夫妻一體、患難與共的承諾。由本研究顯示,女性在傳統婚姻觀的洗禮下,雖以婚姻中之角色責任與義務的承諾是其認知的婚姻承諾主要之意涵,但夫妻間的愛與親密情感,亦是女性所期盼的婚姻承諾重要意涵。 已婚女性的婚姻承諾會受到夫妻關係、子女因素、代間關係(婆家及娘家)之外在事件的衝擊而產生變化,其中會加強女性維持婚姻承諾之行為的事件包括:先生的體貼;夫妻間的支持;夫妻間的溝通分享;夫妻同心照顧子女;娘家的制約等。而會削弱女性維持婚姻承諾意願的事件包括:夫妻無法接納彼此個性上的差異;先生缺乏責任心;夫妻缺乏溝通、婆媳互動的壓力等。在女性婚姻承諾的變化歷程中,其內在勇於承擔婚姻責任的決心是婚姻能長期持續經營,不因外在事件之衝擊而改變的重要關鍵,而夫妻間愛與親密情感的培養與品質,亦是女性願意信守婚姻承諾的一個關鍵力量。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與發現,研究者提出一些建議供已婚者、婚姻教育課程及後續研究參考之用。 關鍵字:婚姻承諾、婚姻穩定、婚姻維繫、深度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