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5
  • Item
    劉以鬯小說的空間書寫:以《酒徒》、《對倒》為考察對象
    (2021) 謝馨儀; Hsieh, Hsin-Yi
    香港文學的研究脈絡裡,資深報人劉以鬯被視作香港現代主義的代表作家。與他相關的研究,大多聚焦在「現代主義」、「創作技巧」、「小說形式」等文學面向,肯定其對香港文學發展的貢獻與小說創作的實驗精神。然而細讀文本,發現同樣以香港為背景的小說,卻傳達截然不同的空間意識,突顯作家站在不一樣的位置書寫香港城市,這與劉以鬯南來移民的背景有所關聯。因此本文先從作家的身份歷程切入,再以《酒徒》、《對倒》為考察對象,透過小說主角的行爲與出入場所,分析小說所呈現的香港六、七十年代的空間文化。從空間主體的差別與觀照視角的轉變,論述人與城市的關係,反映作家身份的移轉,還原其眼中香港的生活空間。藉此呈現隱藏背後多重複雜的殖民文化、移民情結與商業取向的文化空間。本文在空間理論的基礎上,分析小說空間,連結作家身份的轉變,論述劉以鬯從移民過客到尋找本土位置的過程中,如何觀照香港從一座「浮島」到根著「我城」。在章節安排上,共分五章。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方向與動機;第二章,先梳理劉以鬯多面向的文學身份與生平經歷,呼應其不同時期作品所展示的空間意識;三、四章為主要文本分析,藉人文地理學與都市相關理論,分別論述小說中香港的空間書寫。《酒徒》一章,論述從南來文人的角度,觀看香港的位置,闡述香港的文化空間與背後的逃避主義;《對倒》一章,從角色的都市漫遊,書寫日常空間;第五章為結論,回顧各章研究成果,論證劉以鬯經驗中的空間與地方。
  • Item
    Spatial Representation in Three Detective Fiction Subgenres
    (英語學系, 2018-09-??) Zi-ling Yan
    In this study I examine a limited aspect of spatial representation in Golden Age, hard-boiled and postmodern detective fiction. I situate these representations within a theory of architectural enclosure, Tschumi's pyramid/ labyrinth distinction, then employ concepts derived from Gestalt theory as pointing up an ideological tendency in the Golden Age floor plans and diagrams by which crime is contained and spaces are normalized. John Dickson Carr's The Problem of the Wire Cage (1939) serves as a test case. The subsequent sections offer spatial analyses of Dashiell Hammett's "The Whosis Kid" (1925) and "Dead Yellow Women" (1925) and Paul Auster's City of Glass (1987). Hammett's stories illustrate the breakdown of visual mastery in disorienting spaces whose textual representation parallels the Op's own limited knowledge. Auster's diagrams appear to offer a synthesis of prior positions: he incorporates plans which seem to promise meaning but which ultimately fail to establish certainty. I argue, however, that Auster's plans are most effectively read in their specific socio-historical and political context and that the performantive loss of referential certainty in his potagonist reflects a form of critique that differs from earlier gernres' use of these figures.
  • Item
    The Heterotopic Agent in Chu T'ien-hsin's "The Old Capital"
    (英語學系, 2012-09-??) Chien-Hsin Tsai
    A number of heterotopias coexist in Taiwanese writer Chu T'ien-hsin's novella "The Old Capital": spaces of memory, reality, history; and here I analyze the female narrator in the story as a "heterotopic agent."Building on Michel Foucault's initial conceptualization of heterotopia as literature, I examine the agency of Chu's narrator in terms of the operation of walking, the act of seeing, and the art of remembering, which, I argue, make the construction of a heterotopic space possible. The purpose of my Foucauldian reading of "The Old Capital" is twofold. On the one hand, it seeks to reconceptualize "heterotopias" in relation to the human subject. On the other hand, it intends to cast a new light on the creative agency of Chu, substantiated in her attempt to rewrite the past, live the present, and realize the fu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terotopic agent," we may further entertain a creative hermeneutics of contemporary Taiwanese identity.
  • Item
    書寫空間,書寫差異:麥可‧翁達傑的小說
    (2010) 邱正祥; Chen-hsiang Chiu
    在翁達傑(Michael Ondaatje)的小說中,「空間」可說是反複出現的主題;但甚少有評論者分析其空間面向。本論文將以空間觀點詮釋翁達傑的四部作品:《行過斯洛特》(Coming through Slaughter)、《以獅為皮》(In the Skin of a Lion)、《英倫情人》(The English Patient)與《菩薩凝視的島嶼》(Anil’s Ghost)。縱貫全文的主要論題為:就事件的發生而言,空間本身並非是個給定的靜態結構或背景;空間是各種「他者」生活世界軌跡的相互交疊,顯現為無數的差異與複雜性。 緒論〈翁達傑的小說:邁向空間化的閱讀〉論及「空間化」的重要性。之前評論者傾向透過後設歷史主義(metafictional historicism)解讀翁達傑的作品,認為歷史主義顛覆地重構遭排除的他者敘事。然而我們應視「空間」為動態與差異化的過程,體認他者的敘事必然牽涉到地理空間,敘事無法化約為歷史。重新審視空間乃差異與異質的體現,筆者援引列伏斐爾(Henri Lefebvre)、傅柯(Michel Foucault)與德勒茲(Gilles Deleuze)的空間理論來探討抵抗的空間。第二章〈反再現的空間:《行過斯洛特》〉以列伏斐爾的觀點說明他者空間抗拒再現。本章開頭的題旨為:即便是後現代式的主體亦需佔據空間位置以展現話語行動。基於主體性根植於空間的論點,本文進一步探討小說主角所佔據的主體空間是否能被再現。筆者將以列伏斐爾的「概念空間」(conceived space)、「生活空間」(lived space)與「節奏分析」(rhythmanalysis)回答此提問。第三章〈《以獅為皮》:書寫異質烏托邦〉分析翁達傑如何重寫多倫多城移民的空間經驗,以及他們如何挪用城市空間以作為抵抗策略。《以獅為皮》呈現這樣的矛盾:權力滲透至各空間角落,卻無可避免地遭遇主體的抵抗。傅柯的「異質烏托邦」(heterotopia)概念有助於我們理解此矛盾:宰制與反抗、秩序與失序實為共存關係。第四章〈解構中心∕邊緣:《英倫情人》中的德勒茲式繪圖學〉首先批判中心∕邊緣的空間典範:對照於充滿霸權與壓迫的中心,邊陲常被浪漫化為抵抗的場域;然而此空間觀奠基於二元對立邏輯。為突顯空間是更複雜的交疊過程,筆者以德勒茲與瓜達理的「平滑空間」(smooth space)及「條紋空間」(striated space)來重新思考空間的動態關係:空間是力量(force)匯聚的場域(field),這些力量時而相互角力,產生矛盾;時而構連,機動接合(assemblaged);時而組織疆域(territorialized),又忽而解疆域化(deterritorialized)。第五章〈逃逸家園─移動中的空間歸屬感:《菩薩凝視的島嶼》〉指出作者翁達傑未將邊緣(如斯里蘭卡)置於優位,以返(反)寫(write back)帝國;相反地,他挑戰反殖民(anti-colonial)論述中常見的思維:邊陲,亦即被殖民的母國,代表應許「培力」(empowerment)的所在,俾使被殖民的主體尋回國族認同。對此,筆者將論述家園的概念如何受區位政治(politics of location)所建構,並探討此概念如何在跨國移動的情境下面臨解構。
  • Item
    亨利‧詹姆斯的詩學空間:巴希拉赫式閱讀
    (2006) 姚小虹; Hsiau-hung Yau
    中文摘要 本論文以加司東‧巴希拉赫 (Gaston Bachelard) 所提出想像力理論中的物質動能來閱讀亨利‧詹姆斯 (Henry James) 的小說。透過討論其早期、中期及晚期的作品來勾勒出此小說家的詩學空間。此空間是由主體的個人意識及所感知的客體兩界,經由對話式的互動所建構的一個詩性的,有意識的想像空間。並藉由巴希拉赫所提出的現象界四大元素中「質」的能量─火、水、空氣、土─分析詹姆斯文本中的動能。小說中角色對「物」的迷戀與佔有慾往往導致負面的結局,而此想像/詩性的能量具有扭轉情勢或掙脫束縛的解放力,因為它能不斷的將過去所給予的固定觀念或價值去形式化、轉型、及再形塑。巴希拉赫式的閱讀可以為詹姆斯所建構的「小說之屋」開啟一新的視界,從中人們追索「真」的意志可以經由想像力成為可能。
  • Item
    康拉德小說中的空間與現代性
    (2009) 張鈞婷; Chun-Ting Chang
    中文摘要 本論文試圖藉由亨利‧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的空間生產理論探討康拉德作品中的現代性議題。不少論者認為現代主義是關注時間的文學而後現代主義則為關注空間的文學,但本論文將論證空間在現代主義中已成為一重要思考概念,據此主張以康拉德兩部現代主義小說—《水仙花號上的黑水手》及《黑暗之心》為例,從空間的角度探討作者如何思考現代性中資本主義此一重要面向。本論文共分成四個章節。論文第一章首先回顧前人對康拉德這兩部現代主義小說中關於現代性議題的研究,發現少有評者從空間的角度探討此議題,認為此一方向值得進一步探究。接著我將論證現代主義實為一關注空間的文學,認為援引空間理論分析康拉德如何在其現代主義作品中批判資本主義現代性有其合理性,同時也在此章介紹列斐伏爾的空間生產理論。第二章專論《水仙花號上的黑水手》。本章認為康拉德筆下的海洋空間並非社會真空,而是為一被資本主義社會關係所穿透的權力空間,而作者對於海洋空間的不同的再現方式則透露出他於資本主義現代性的批判意識。本章將小說置於海洋政治經濟史的脈絡下,比較十八世紀與十九世紀兩種不同生產關係下的海洋空間實踐論證十九世紀海洋空間為一資本主義空間。接著援引列斐伏爾的空間生產理論分析作者如何從統治者及被統治者兩種角度再現海洋空間,以期揭示康拉德對資本主義現代性的批判。第三章則以《黑暗之心》為例,主張康拉德在這本小說中的關懷核心為歐洲而不是非洲,非洲主要是被用來和歐洲做一對照,以突顯資本主義現代性中的壓迫及意識型態的本質。論文末章總結全文論點,認為康拉德在他的現代主義作品中充分展現他對資本主義空間的批判性,同時也驗證了現代主義為一關注空間的文學。
  • Item
    書寫「異托邦」:瑪格麗特‧愛特伍《盲眼刺客》之空間與休閒
    (2006) 趙秀玲; Hsiu-ling Chao
    本文闡述瑪格麗特‧愛特伍《盲眼刺客》中女性空間及休閒經驗的困境。將休閒視為私人空間的論述前提下,試圖窺探女性透過空間的挪用以書寫顛覆權力結構。文中援引性別空間及休閒等理論,探究女性在空間的訴求上所面臨的兩難,女性休閒經驗遭受的貶抑以及休閒空間作為一個反抗壓迫的場域。全文共分成五個部分。引言簡述在性別領域中的地理政治議題以及休閒理論的演進。第一章闡釋《盲眼刺客》中女性空間經驗的匱乏。無論是在公領域或私領域女性都很難享有私人空間。私領域,如家庭空間意味著家事及性愛的勞動。能動性的限制使得女性在公領域,如城市空間裡閒逛是不合宜的。第二章剖析女性休閒經驗的限制,指出女性受制於「非休閒」的窘境,被迫培養及從事非自願的休閒活動。第三章提出休閒空間化的概念,將休閒視為異質空間,亦即傅科所謂的「異托邦」。主角透過書寫獲得一個發聲的空間,「異托邦」不僅有助於主體的重塑,並進而提供了反抗壓迫者的場域。結論重申空間及休閒對於主體發展的重要性以及「異托邦」作為一個純我空間提供重新書寫自我的潛力。
  • Item
    清末北埔族群、家族分布之空間意涵
    (2013) 陳嘉旻; Jia-Min Chen
    透過釐清末北埔世居家族的原鄉祖籍地與空間分布,發現族群與家族在輾轉遷徙過程中,仍具有地緣性的關聯,原鄉祖籍集中於惠州府陸豐縣,佔總數53.9%,比例最高,第二為嘉應州鎮平縣,佔總數19.2%。而從二次移民的資料來看,來自竹東與芎林也佔一定比例,這種現象也表現在移民的方言屬性上,以海陸客家話比例最高,佔總數48%。受到相關自然與人文因素影響,在峨眉溪的河谷精華區,自然環境佳,人口、聚落集中,各籍移民混雜的現象最明顯,精華區以外漸趨單純,以勢力較大的惠州府籍移民為主。 北埔人數最多的彭姓一族,依不同開台祖至少可分為12個的派系,而各派系族人的世居地有空間區隔的現象。但從開台祖祭祖、跨派系的祭祀嘗會,到規模最大的彭氏大宗祠,由小而大的祭祖活動不斷整合彭姓一族,加強彼此的連結。此外也影響到祭祀活動,如慈天宮慶讚中元的輪祀體系,從祭祀圈範圍與爐主的身分來看,劃分方式考慮到各家族勢力分布,以及各祭祀圈的經濟生產條件,在兩者的交互作用下,得到一個合理的空間劃分,有助於祭祀活動的推行。 北埔是一個位於沿山地帶的隘墾區,由研究成果可知,透過地緣的連結、血緣與祭祀活動的整合,適度維持該區的社會穩定,有助於金廣福拓墾的成功。
  • Item
    以《地球之島》、《透明鳥》為中心論羅智成現代詩
    (2015) 許凱超; Xu, Kai-Chao
    於一九七○年代起步寫作的詩人羅智成,文字風格神秘柔美,加上他哲學系背景之下更將深邃的語法、內在哲思都轉化為詩中的一部分。近年來詩人仍寫作不輟,在二○○九年的《夢中邊陲》之後,隔年開始陸續出版了《地球之島》、《透明鳥》,同時也重新出版了早期的《寶寶之書》與《光之書》。而針對前行研究者多半只論及《夢中邊陲》為止,因此本論文試重新以《地球之島》、《透明鳥》與兩書為主軸,輔以前人理論來看待近年來詩人斐然的文學成就。   本論文的主要目的與研究成果在於透過從古典絕句開始論起《地球之島》,其中「新絕句」在書寫的表現力有其特別之處以外,論及文明反思與後人類文明的意涵,傳遞出滅絕後重新的末世氛圍,筆者也加上生態自然的切入點,企圖找出與生態詩學對照的可能性。再利用大衛哈維的學說看待《透明鳥》詩作,分析聆聽與受話的雙向關係、對資本主義的省思。最後總結起兩本詩作中的空間問題作為焦點,最後一個章節裡以人文地理學的角度,綜合比較兩本書裡的空間建構與文明索求,另加入巴舍拉的空間詩學,期待給予新的面貌之餘,補足前人未論及之處。
  • Item
    Spatial Representation in Three Detective Fiction Subgenres
    (英語學系, 2018-09-??) Zi-ling Yan
    In this study I examine a limited aspect of spatial representation in Golden Age, hard-boiled and postmodern detective fiction. I situate these representations within a theory of architectural enclosure, Tschumi's pyramid/ labyrinth distinction, then employ concepts derived from Gestalt theory as pointing up an ideological tendency in the Golden Age floor plans and diagrams by which crime is contained and spaces are normalized. John Dickson Carr's The Problem of the Wire Cage (1939) serves as a test case. The subsequent sections offer spatial analyses of Dashiell Hammett's "The Whosis Kid" (1925) and "Dead Yellow Women" (1925) and Paul Auster's City of Glass (1987). Hammett's stories illustrate the breakdown of visual mastery in disorienting spaces whose textual representation parallels the Op's own limited knowledge. Auster's diagrams appear to offer a synthesis of prior positions: he incorporates plans which seem to promise meaning but which ultimately fail to establish certainty. I argue, however, that Auster's plans are most effectively read in their specific socio-historical and political context and that the performantive loss of referential certainty in his potagonist reflects a form of critique that differs from earlier gernres' use of these fig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