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無限趨近:論柯慈《麥可•K的生命與時代》中的遁逃路線
    (2012) 成悅滋; Yue-zi Cheng
    本論文藉由義大利當代哲學家阿岡本的生命政治和神學政治的視角,嘗試探討JM•柯慈小說《麥可•K的生命與時代》中例外狀態下的脫困之道,並析辨故事主人翁的基進被動性如何帶來彌賽亞的救贖,以重新思考麥可•K作為一個弱化的彌賽亞所具有的政治性。本論文開始於一段坎尼爾伍斯(Kenilworth)營地醫務官對麥可•K逃脫的描述:麥可•K藏匿的菜園不在任何地方,卻也在任何地方(nowhere and everywhere);他逃,但也不逃。這般的遁逃正是阿岡本挪用德勒茲和瓜塔里的逃逸路線所強調的「不逃往他處的內部逃逸」(a flight with no elsewhere)。阿岡本的思想縱橫於律法、政治、歐陸哲學、宗教、文學等範疇,集中營和裸命則是他反思當今政治現狀的範型。本文企圖揉合阿岡本的《神聖之人》、《潛在性》和《餘留時間:羅馬書注疏》,覓尋貫穿他思想脈絡的核心,作為理論展演的根基,並主張麥可•K的遁逃路線踐履了阿岡本暗示的政治出路。此閱讀策略除了顛覆早期評論對麥可•K所持的偏狹思維外,同時也迥異於近期研究所希冀的一個美好新世紀的來臨。誠如阿岡本詮釋聖徒保羅的現下時間(honyn kairos, the time of now),以及他所側重班雅明式的彌賽亞觀:每一個當下(Jetztzeit, now-time)都充滿了彌賽亞時刻的碎片。麥可•K作為一位逃脫藝術家,他不是等待彌賽亞的來臨,而是參與斡旋其中,進行權力結構的位移和翻轉。 第一章著眼於小說和理論的互文比較,鋪陳阿岡本拓樸化例外狀態的理念,並進而提出此一命題:麥可•K遁逃於生命政治的莫比氏環的結構場域,其關聯著律法和生命互為滲透的複雜性。第二章引介漸近線的原理,主張麥可•K不單單螫伏於不實現的純粹潛能之中(potentiality to not-be),他體現的無限趨近(always almosting),是同時快要實現,卻總是還沒有的潛能(potentiality always not yet to-be)。第三章討論「使不運作」或「閒怠無為」(inoperativity)。我探索麥可•K何以讓自己成為不是(Hōs mē, as not) 麥可•K的源由。藉由微型調整,麥可•K逆反了原本的例外狀態,帶來了彌賽亞時刻。而他的基進被動在完滿實踐律法時也中止了律法。結論再次觸及阿岡本所關注的既定再現框架的還原,呼籲拆卸其中武斷連結的論點,與德希達共在(being-with)的倫理向度有異曲同工之妙。
  • Item
    柯慈小說中的書寫倫理:文學潛能與書寫責任
    (2016) 楊承豪; Yang, Cheng-Hao
    本論文探討南非小說家柯慈小說中的書寫倫理。在閱讀柯慈的作品時,大多數批評家將書寫和倫理視為二個獨立的概念,認為柯慈的作品具有倫理的面向是因為其作品討論了倫理議題。本論文批判此概念的謬誤。柯慈的書寫本身即是倫理的展現:文學無法被固化而具有重塑現實觀的潛能,而倫理挑戰我們重新思考自我與他者的關係,二者緊密結合。第一章透過閱讀《壞年頭日誌》討論文學的潛能如何去本體化。此文本特殊的結構──每頁分為三層並有三段的不同敘述同時進行──使其成為幾乎無法(以正常方式)閱讀的文本,然而此特殊的寫作結構揭露所有系統的“彷如”狀態 (the “as-if”)。第二章處理書寫責任的問題。責任應被理解成德希達所談的絕對責任。我將閱讀《聖彼得堡的文豪》和《伊莉莎白.卡斯特洛》二個文本,討論柯慈的書寫如何回應他者。第三章探討在《鐵器年代》中柯慈如何書寫無法言說和再現的受苦經驗。然而柯慈並不將受苦視為屬於他者的問題,受苦是全人類共有的經驗,受苦促使我們重新思索自我與他者的倫理關係。最後一章討論《耶穌的童年》中的記憶倫理問題。對柯慈來說,書寫本身就是見證,書寫的倫理性根植於見證歷史中被遺忘的他者和被遺忘的記憶。新的國家建立在和歷史的決裂,記憶歷史卻成為遺忘歷史。此文本促使我們思考,在處理歷史記憶時,是否能不被制式化和實證的價值標準所匡限,而能夠看到記憶最獨一的面向。
  • Item
    技術與潛勢:魔術中的物我動態關係
    (2017) 黃凡甄; Huang, Fan-chen
    本篇論文旨在呈現並思考魔術中的技術與潛勢。一般而言,魔術被視為玩弄感知的把戲,魔術師機械式地操控物件與觀眾的注意力,也因此喜歡觀賞魔術的人經常被貶為傻子。魔術以顛倒真實為基礎,實際上其魅力源自於物件與表演所蘊含的潛勢。據此,我主張魔術可連結我們對於客觀世界的知覺體驗與形上學思考。 本論文由緒論與三個篇章所組成。緒論部分概述魔術包含理性設計與人們對於奇蹟的渴望,並指出魔術之所以引人入勝,在於人類對於物的自主性的矛盾感知。第一章簡述現代魔術歷史並著重於技術的探討,強調設計與製造的原理應獲得重視,並從人與物之間的「共同生成」面向來解釋魔術。第二章著眼於觀眾的感知,論述觀眾對於魔術的詭異體驗使得物質世界的生命力得以被觸及。第三章則採用德勒茲與西蒙棟的生成 (becoming) 與潛勢 (potentiality) 概念來闡述物我動態關係中潛能互相磨合、消解的物質樣貌。最後,我轉向物件導向本體論 (object-oriented ontology),指出其中以去主體化角度所展現的對於世界的美學與倫理思考使我們得以重新審視魔術。
  • Item
    Form of Life and Landscape
    (英語學系, 2015-03-??) Kuan-Min Huang
    The reflection on modernity thinks from the place of human beings in the world or universe, and is prone to criticize the role of objective thinking or of objectification in representation and in the metaphysics of subjectivity. Life, being no less a ground than a connection of self-relation, cannot be absorbed in the forms of knowledge and power; it is a starting point for questioning. By adapting the concept of form-of-life proposed by Agamben, this paper links the problematic of landscape to the conditions of life. Not only is landscape now considered from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but life finds its inseparable form in the existence of landscape. The rhythmic formation of landscape refers to a fundamental and powerful potentiality. Through the force of material imagination, the landscape extends its formal expression to reveal an inner transformation animated by the vital dynamism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world. Life itself is tightly inscribed in this process, and so landscape can picture the existential condition of human beings. In this way the coexistence of human species with other species or other material beings will open the cosmic dimension of life itse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