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臺灣教師實施雙語教育—臺北小學教師面臨的挑戰
    (2024) 周子筠; Chou, Tzu-Yun
    儘管雙語教育政策及其實施日益受到關注,但很少有研究以小學教師的視角探討他們的日常挑戰以及需要的支持。本研究將範圍縮小到正在實施雙語教育的臺北在職小學教師,旨在調查實施者的觀點,並了解他們面臨的挑戰以及需要的支持。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法,選取案例學校的三位小學教師作為研究對象,對他們實際的雙語教育實施狀況進行深入的調查。訪談資料為本研究主要採用的資料,輔以參與者的會議觀察、課堂觀察和相關的文件資料,作為額外的三角測量資料,以進一步驗證從訪談中獲得的見解。研究結果表明,小學教師對於政策的理解受到個人背景和社會環境等各種因素影響。另外,本研究探討他們面臨的挑戰和需要的支持,針對雙語教育實施的複雜性,為政策的各個相關人員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資訊。
  • Item
    臺北市一所國中行政人員與教師對校內實施雙語教育的看法
    (2021) 夏翊軒; Sia, Yi-Syuan
    臺灣於2018年頒布雙語教育政策,許多學校逐漸推動雙語教學與雙語課程。在中、英文版本的官方政策文件中,雙語教學法以不同方式所呈現。原始中文版的官方政策書中並未指定任何雙語教學法,但在英文版的官方翻譯文件中,「英文以全英語教學 (Teaching English in English)」與「學科內容與語言整合學習法 (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則列為雙語教學法。兩份政策書並未提及使用這些教學詞彙的背後原理。教學詞彙的詮釋易衍生混淆與誤解,進而可能導致教學推動與政策目標間落差。對於政府頒訂的政策,各學校有不同的解讀與推動方式。校方行政人員與教師如何闡釋、推動雙語教育政策值得深入探討。本研究探討臺北市一所國中推動雙語教育的方式,研究對象包括該學校內兩位行政人員、兩位學科教師、三位英文教師、以及一位英語為母語的外籍教師。本研究立基於Ricento 及Hornberger (1996) 所提出的語言政策規劃理論,探討政策推動下的學校「機構層級 (institutional level)」,並以Spolsky (2017) 所提出「信念∕意識形態 (beliefs/ideologies)」、「實踐 (practices)」、「管理 (management)」三大理論概念支持研究論點。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法,探討上述研究對象 (1) 對於雙語教育政策理解與詮釋、(2) 校內雙語教育的推動與政策實踐、採用的雙語教育模式與教學法、(3) 對於推動雙語教育的態度與觀點。研究以訪談及課室觀察方式蒐集資料。研究結果顯示,學校行政人員與教師相信雙語教育能帶給學生國際視野與雙語能力,學校採用五種課程規劃與教學模式推動雙語教育政策。教師於雙語課程中設計讓學生親自操作的學習任務,並運用多模態資源,促進學生學科內容知識及英語學習。這些行政人員與教師亦組成專業學習社群,運用自身教師能動、協助彼此克服諸多政策與實務限制。研究對象的個人信念、雙語團隊協同合作、以及學生的參與激勵他們於校內實踐政策。研究對象亦呼籲政府提供有效的配套措施及雙語師資培育,以解決雙語政策上的本質問題。研究結果亦依照兩大面向深入分析、討論:(1) 臺灣在地化的雙語教育實踐、(2) 政策推動下學校機構層級之間的互動模式。根據研究結果分析,本研究對於「在本地情境中發展學校本位雙語教學法與建造學校雙語生態」以及「國家政策規劃與本土政策實踐之連結」兩大面向提出具體理論與教學相關建議。本研究也對於未來政策、教育實踐、師資培育等面向提出實質建議。
  • Item
    Cultural Geography and Tourism Seen by Tourism Policy of Taiwan
    (地理學系, 2013-11-??) Kyu-Won Kim
    Today, the concept of ‘Culture’ is everywhere. It is in field of economy, politics, industry and even in agriculture of which is originated in meaning. It became a kind of symbolic value to all field of profession as panacea of development. On the other side, the concept and practice of ‘Tourism’ is becoming one of the fastest growing industry and widely spread ‘way of life’ in the world. As for industry, the WTO esteem that the ‘Exports of tourism services generated $1,093 billion in 2010, or 30% of total world exports of services ($3,670 billion) (Vellas, 2011; 12)’. And together, ‘cultural tourism’ is perched as a new, fresh and powerful global trend, rather than Mass tourism which relied mostly on land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The Cultural tourism is not only related to some cultural resources but also diverse environmental issues, ethnic policy, democrac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therwise, since the beginning of field of geography, each physical and humane geography has been deeply related each other especially in terms of ‘culture’ and ‘landscape’. In terms of Cultural Tourism, invention, management, and promotion of ‘culture’ and ‘landscape’ is a key factor of policy and marketing in these days. In that case, vice et versa, the ‘cultural tourism’ who deals physical, natur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could be a new field where an academic ‘consilience’ along physical and human geography could be achieved, and also dimension of application of geography could be broaden. In this paper I would like to search new horizon of cultural tourism by observing Tourism Policy in Taiwan.
  • Item
    評介呂妙芬《孝治天下:《孝經》與近世中國的政治與文化》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2013-06-??) 林佑儒; Lin, Yu-j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