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李翊雲《親愛的朋友,我從我的生命寫進你的生命》之中的碎片記憶與自我呈現
    (2024) 莊淯婷; Jhuang, Yu-Ting
    本論文研究了李翊云的《親愛的朋友,我從我的生命寫進你的生命》(以下簡稱《親愛的朋友》),並圍繞以下問題進行探討:作家如何表達他們的負面情感和艱難時期?作家的敘述如何影響讀者,並與讀者產生連繫?本文分析了李翊云的回憶錄,並探討她如何描繪自己過去的創傷、脆弱和抑鬱情感 (depression)。第一部分「互文性:在他人的生命中看見自己」聚焦於互文性 (intertextuality) 這一術語,探討李翊雲如何廣泛引用其他作家的作品作為其自我呈現的一部分。第二部分「記憶碎片,創傷敘事」,我引伸了創傷敘述理論 (trauma narrative) 以進一步分析李翊雲在《親愛的朋友》中呈現的「碎片化」敘事。在第三部分「痛苦情感與抑鬱:脆弱的主體」中,我更深入地研究了李翊雲的「脆弱性」 (vulnerabilities),並結合「脆弱的主體」 (the vulnerable subject) 這一概念,提出對該術語不同的理解角度。第四部分「抑鬱:一種公共情感:記憶是一場情節劇」,我以李翊雲對情節劇這一詞語的觀點為基礎,探討她對記憶和負面情緒(如抑鬱)的表達。我還根據「公共情感」(a public feeling) 這一概念,探討抑鬱可能帶來的積極影響。第五部分「親愛的朋友,文類體裁和社會行動」強調將文類體裁分析視為社會行動 (genre as social action) 的觀點。透過展示《親愛的朋友》可能激發的社會行動,我總結以閱讀和寫作為連繫人們的的關鍵循環,並為未來提供可能的研究方向。
  • Item
    1.5代越裔美籍人的歷史重建
    (2012) 林玉涵; Una Lin
    越南戰爭的戰後記憶亟需受後代從不同角度重新檢視。對越裔美國人而言,戰後記憶不曾遠去。本論文旨在討論1.5代越裔美籍藝術家作品中的政治及歷史意義。本論文分為五章節。第一章我定義1.5代越裔美籍人及強調其在越美(Vietnamese America)架構之下的重要性。第二章我檢視1.5代作家阮堅和杜光程的回憶錄《見棄之人:兒時回憶錄》(2002)和《西貢到聖地牙哥:一個男孩逃離共產越南的回憶錄》(2004)中的船民經驗,以及南越人在新經濟區、勞改營所受的政治迫害。我意在論證1.5代越裔美籍作家如何藉由對抗論述 (counter-discourse)重申這些記憶。第三章著眼在《見棄之人:兒時回憶錄》中的童年政治(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childhood)與歷史創傷(historical trauma)。我闡明美亞人(Amerasians)及其母親在七零到八零年代的生活困境,以及分析兩位作家提供的兒時照片如何扮演記憶場景(sites of memory)。第四章探討五部非好萊塢電影,包含《戀戀三季》(1999)、《母語與祖國》(2005)、《陷落的旅程》(2006)、《穿白絲綢的女人》(2007)、《噢,西貢》(2007)。我分析電影中1.5代導演如何重演創傷、再現越南人,我也闡明這些作品在越美架構之下展演越裔美籍人及重建社群歷史。第五章我總結1.5代越裔美籍藝術家為其社群的記憶傳承者,我也重申歷史重建在越美社群的重要性。
  • Item
    台灣日治時期漢人飲食文化之變遷:以在地書寫為探討核心
    (2012) 侯巧蕙; HOU, CHAO HWEI
    本論文的內容,主要呈現台灣日治時期漢人的飲食文化。1895年台灣脫離中國清朝,接受日本近五十年的殖民統治。隨著大批日本人來台,日人的風俗民情、生活習慣被引進台灣,日本飲食文化更是深深影響台灣人;然而,歷來有關台灣飲食文學書寫之研究,則多著重於戰後的書寫。所以,本文主要參考日治時期台灣文人書寫的回憶錄、自傳、小說,來了解當時台灣漢人的飲食文化。 首先,本文應用Sidney W. Mintz的飲食理論,來說明台灣漢人在日治時期內在飲食口味,受到外在環境影響的轉變,並分別由「總督府的飲食衛生政策」及「日本新式教育」兩個面向來討論。日人推動衛生工程建設、飲食衛生管理規則及市場環境衛生改善,使得台人在飲食衛生習慣上能更接近日人。另一方面,從公學校使用的國語教材、中學校的住宿生活以及新生代知識分子的留日經驗,皆可看到日本的飲食文化,透過新式教育的方式滲入台灣人的日常生活中。接著,本文藉由分析日治時期小說中使用的飲食題材,從多個面向來觀察社會不同階層的飲食文化,探討台灣日治時期漢人的飲食文化,並獲得以下結論。第一,文人雅士或富豪人家透過東洋式的飲食消費,展現自己的階級地位及品味;第二,農家和勞動階層的飲食主要以番薯、稀飯、醬菜為主,反映出大眾階層生活窮困的狀況;第三,進入戰時體制的台灣,因物資嚴重缺乏,食物採取配給制度,造成人民糧食不足。本論文以台灣在地文人之書寫,來討論當時台灣漢人的飲食文化,期望藉由本論文的撰寫,能讓台灣日治時期漢人的飲食文化面貌更臻完備。
  • Item
    灣生的記憶與認同:以鈴木怜子及《南風如歌》為探討中心
    (2018) 蔡知臻; Tsai, Chih-Chen
    本文以灣生鈴木怜子(1935~)所著回憶錄《南風如歌——一位日本阿嬤的臺灣鄉愁》(2014)為研究對象,討論灣生在臺日歷史上的意義與重要性。鈴木怜子如何建構其「灣生」身分、成為灣生,且在戰前、戰後與社會經歷上有何特殊性,需理解回憶錄《南風如歌》的脈絡性與策略性。 首要探討殖民地臺灣的在臺日人與灣生的生活經驗與情況,主以鈴木怜子家族為討論中心。再分析「引揚」的集體記憶與離散的敘事問題,指出鈴木怜子有兩次的離散經驗,分別是1948年的引揚以及1954年的前往美國留學。進一步詮釋分析回憶錄《南風如歌》時,以敘事學理論討論書籍編排、人物形象、文化再現,且運用「敘事認同」的理論觀察,指出「灣生」的身分建構、國族認同與敘事意義呈顯多重混雜的敘事認同現象。 本文凸顯灣生研究的歷史意義與詮釋的多元視角,包括重新思考「灣生」一詞與臺日歷史上的定位。透過灣生鈴木怜子與《南風如歌》,勾勒家族歷史的脈絡,亦有回憶錄的各種閱讀架構,期許能厚植臺日研究的底蘊,發揚臺日文學與文化的淑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