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倫理與恐怖: 寰宇小說與九一一
    (2013) 張懿仁; Yi-Jen Chang
    九一一恐怖攻擊是二十一世紀的前十年中最獨特和具標誌性的事件,因為此事件為人類最深層的恐懼定調。九月十一日這個日期無疑地標誌了我們在認知層面深陷於恐懼和安全,危機和秩序,敵人與朋友等概念的戀物般地崇拜。隨著九一一事件,一個「我們/他們」,「朋友/敵人」的分際不斷地被用以構築公共情感、國際結盟和認同的座標。我們能瞭解九一一事件對全球人類帶來的創傷,但我們也必須警覺到這個創傷被挪用為合法化美國為鞏固其全球霸權而發動的反恐戰爭的理想托辭。 本論文以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為出發點,欲探討是否仍有別於主流「我們/他們」論述的其他可能。本文的關懷在於討論這個對於九一一事件的非主流的回應如何自寰宇論述、生命政治論述、全球化理論、邊界與移動的論述以及性別與種族論述的重重對話中產生。本論文據此試圖爬梳出一個能跨越國家邊界且能涵蓋當代人類經驗的回應。我認為寰宇論述內在的政治承諾與倫理責任的深刻意涵能夠使我們抽離受限於國家邊界的個別經驗而以全人類作為理解九一一事件的參照點,生產出我們對九一一事件的非主流回應,免於被收編於一個霸權式的大論述中而抹除了個體的獨特單一性的微觀論述。藉由寰宇論述及其倫理意涵的批判視角作為方法論,本文認為Ian McEwan的 《星期六(Saturday)》,Joseph O’Neill的 《荷蘭 (Netherland)》 與Mohsin Hamid的《拉合爾茶館的陌生人(The Reluctant Fundamentalist)》不能因其書寫者之國籍簡約歸類為當代英國小說,美國小說或南亞裔小說,也不能因其書寫內容關乎九一一恐怖攻擊此一「全球」事件而將之歸類為世界文學。本文認為這些小說作家自身及筆下人物背景呈現的多國連結的複雜性及對九一一事件之回應揉合了他者的再現與批判應被定義為寰宇小說。本文先就寰宇小說之關懷對象與再現策略定調,進而藉由重思德希達的aporetic hospitality和對他者的責任的概念與全球危機和美國霸權間的對話以分析小說中所再現九一一事件中被妖魔化的他者來討論寰宇論述與實踐如何真正公平對待全球危機與恐怖威脅下的真正「受害者」。
  • Item
    來自死亡:柯慈小說《鐵器時代》中的禮物、責任、與悅納異己
    (2012) 張宇欣; Yu-hsin Chang
    援引法國理論家德希達關於禮物、責任的哲思,本論文之宗旨乃試圖探究南非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柯慈(J. M. Coetzee)小說《鐵器時代》中死亡觀念對主體所造成之影響與其所蘊含的倫理意涵。受到德希達一貫理論脈絡中隱含的給予、接受與回應等主題的影響,本論文分就三個與死亡相互關聯的主題進行分析: 「死亡」、「責任」和「悅納異己」。柯慈的《鐵器時代》一書可被視為一份柯倫太太準備給遙遠女兒的禮物,而其禮物的呈現方式為一份必須在柯倫太太死亡後才能被寄出的信件。首先,本文著眼於論述柯倫太太寫給女兒的信件為一真正純粹的禮物。其給予的條件不僅是不能被回報、必須打破禮物的經濟,更是必須以犧牲自我為前提所贈與的一純粹禮物。其次,本文的第二章節著眼於柯倫太太受限於南非殖民歷史文化的固有觀念。柯倫太太被種族隔離歷史文化形塑的觀念迫使她不加思索的行使有條件的待客之道(conditional hospitality)。柯倫太太佔有文化中「主人」的地位,時時刻刻規範排斥著南非黑人的觀念與立場。然此受制於歷史文化的觀念卻是柯倫太太持續想要擺脫的。本文最後的主題探討柯倫太太受到死亡的影響而做出的改變。柯倫太太從死亡中了解其生命的不可替代性(irreplaceability),並進而了解何為責任的重要性。柯倫太太除此更進一步去愛原本她所不能愛的「客人」,包括叛逆的少年與遊蕩街頭的流浪漢,達到了無條件的悅納異己(unconditional hospitality)。因為死亡的影響,柯倫太太最終離開在文化中「主人」的位置,並得以從自我鞏固的狀態變為慷慨給予。透過德希達的理論,讀者終能了解在《鐵器時代》一書中死亡形塑生命倫理價值的力量。
  • Item
    論柯慈《麥可‧K 的生命與時代》中的悅納異己
    (2012) 傅莉芳; Li Fang Fu
    JM.科慈一向十分關注社會中被邊緣化的他者,透過書寫邊緣他者與其艱難的處境,科慈實踐了悅納並擁抱異己的作客之道,在作品《麥可‧K的生命與時代》中,科慈也呈現出「悅納異己」此倫理命題的諸多面相。主角流浪漢麥可總是徘徊於許多慈善機構,也一再地接受他人的照顧得以生存,這樣的描寫狀似讚揚了國家機器對於邊緣他者的「悅納異己」,但麥可至始至終抗拒的態度和多次逃離卻反倒呼應了德希德所謂「悅納異己的不可能性」。為探索此不可能性、瞭解為何不可能,筆者分三章討論,並加入現代理論的解析,試圖剖析此作品中關於「悅納異己」的實踐。首先,在古典文學、聖經、希臘羅馬史詩故事與德希達解構理論中,對於「悅納異己」的描寫總能嗅出主客之間的權力角力,此也反應在小說中,麥可總是需要聽令於照顧他的政府慈善組織抑或醫療機關。而在第二章中,為深入瞭解「悅納異己」的實踐與所引發的權謀角力,筆者也將引用傅科對於權力系譜學、生命政治、醫療發展史的研究,剖析麥可在醫療院所中,如何在醫病、主客間「悅納異己」的醫療行為下,被醫療知識體系轉化為正常、健康的勞動力。而在第三章中,筆者透過傅科與阿岡本關於生命政治的研究,討論科慈小說中關於集中營地中,政府官員對於麥可「悅納異己」的實踐,也就是說,在《麥可‧K的生命與時代》中,「悅納異己」已淪為政府拉攏異己、並試圖改造、吸納邊緣他者的生命政治手段,這樣關於「悅納異己」的描寫也證實了德希達所謂的「悅納異己的不可能」。
  • Item
    第三空間的交涉:鍾芭•拉希莉《醫生的口譯員》中的悅納異己
    (2018) 范玲瓏; Fan, Ling-Lung
    身為一位印裔美籍離散作家,鍾芭•拉希莉在短篇故事集《醫生的口譯員》中變換觀點,以突顯由於來自不同文化背景,所導致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差異性。此外,她著重於描繪一代和二代印裔美籍女性文化身分的變化以及差異。另一個此作品中的共同點在於,許多短篇故事圍繞於家中場域,關於主人/女主人和客人間的待客之道。表面上主客關係兩者明確劃訂;然而,所謂「主」ヽ「客」身分卻隨兩者間持續的交涉而具流動性,因此,家的場域也因不同文化背景人們的遭遇ヽ衝擊而成為多元文化交涉的平台。 本論文分為三個章節。在第一章中我介紹德希達待客之道的概念。但由於待客之道侷限於主客間矛盾但必要的相互潛在敵意。因此,我加入伊瑞葛來對待客之道的反思。為將主客關係推向另一層次,她主張自我以及他者共同創造第三空間的可能性,藉以達到悅納異己的可能性。由於故事中不同角色心態導致主客交涉過程的差異性,因此我在第二章中比較一代以及二代印裔美籍女性的心態以及「家」對她們的意義。第三章中,我融入德希達以及伊瑞葛來兩者對待客之道的論述,以分析對比《醫生的口譯員》三個短篇故事中,主人以及客人從相互敵對,乃至於因為第三空間的創造,而具有真正悅納異己的可能性。在結論中,我探討待客之道倫理中,無條件好客不可能性中潛在的提昇以及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