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The Acquisition of Non-SVC Constructions in English by Taiwanese College Students: An Error Analysis
    (2023) 梅泰勒; Melton, Taylor
    在英語為第二語言的產出當中,不合文法的多重動詞構式時常出現在第一語言允許連動構式但第二語言為非連動語言(如英語)的語言使用者之輸出,然而這些文法錯誤的本質仍未獲得完整的討論。有鑑於此,本研究立足於認知與形式的關聯,透過錯誤分析法探討受試者對於產出以及正確鑑別華語須以連動結構呈現時英語的非連動結構之能力。本研究有三十六位英語為二語的臺灣籍學習者,在實驗中,受試者首先以指定的行為事件之圖片及二至三個動詞造出非連動結構的句子,為了得到連動或非連動的產出,受試者被引導使用所有指定的動詞造句;另外,在文法判斷任務當中,受試者須針對語料標示其合文法性。研究結果顯示,目的性連動結構、使役連動結構以及「起始+核心+終結」連動結構對於學習者而言最為困難。這些文法錯誤指出,華語為第一語言人士無法從母語當中轉移目的和使役連動構式,而且錯誤地轉移「起始+核心+終結」連動結構。此外,相較於正確地產出話語,正確識別合文法性對於受試者而言較為容易。產出任務中的文法錯誤包含語際和語內錯誤,例如省略、過度泛化、公式化be-形式插入;至於受試者群體表現,數據上高階初學者在各方面之於初階學習者皆呈現較佳的表現。這些發現能夠幫助學習者進一步了解他們文法錯誤的本質,且示意著如同更緊密的形式和意義之間的連結之必要,更多、更長久的二語輸入是必須的。
  • Item
    原文速度對英譯中同步口譯產出之影響
    (2017) 丘羽先; Chiu, Yu-hsien
    本研究旨在探討原文速度對英譯中同步口譯產出之語言及時間面向的影響,並檢視原文速度與英語能力之交互作用對口譯產出各面向的影響。本研究之實驗材料為三篇英文演講。每篇演講之原文速度操弄為三個水準:每分鐘100字、每分鐘130字與每分鐘160字。 實驗參與者為28位翻譯研究所口譯組學生。這28位參與者依照英語能力檢定程度區分成高英語能力與低英語能力兩組。每位參與者翻譯三篇演講,而三篇演講的速度均不同。參與者之同步口譯產出則從六個語言面向與三個時間面向來分析。語言面向包括詞彙的漏譯、片段的漏譯、詞彙的替代、片段的替代、句構干擾與詞彙多樣性。時間面向包括耳口間距(EVS)、無聲停頓之次數與產出速度。 實驗結果採用線性混合模式(linear mixed model)之變異數分析,以檢視原文速度及原文速度與英語能力之交互作用對九項口譯產出面向的影響。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原文速度與英語能力之交互作用對口譯產出面向的影響均不顯著,而原文速度對詞彙的漏譯、片段的漏譯、詞彙的替代、句構干擾、詞彙多樣性、EVS、無聲停頓與產出速度等八個面向則有顯著影響。 Bonferroni事後檢定結果顯示,在每分鐘100字的速度下,學生口譯員的詞彙漏譯與詞彙替代比在每分鐘130字與160字的速度下要多,而片段漏譯則是隨著原文速度上升而增加。在每分鐘100字的速度下,學生口譯員受到的原文句構干擾比在每分鐘160字的速度下顯著要高。不過,學生口譯員的詞彙多樣性則是在每分鐘160字的速度下比另外兩個速度顯著要高。就時間面向而言,當原文速度從每分鐘100字上升至每分鐘130字,學生口譯員的EVS縮短,無聲停頓次數減少,產出速度加快。原文速度從每分鐘130字上升至160 字時,學生口譯員的無聲停頓次數持續減少,但EVS並未持續縮短,而產出速度也未顯著增加。以上結果顯示,原文速度過快或過慢,對學生口譯員的產出都會造成困難。即便英語能力與原文速度之交互作用均未達顯著,英語能力仍然對學生口譯員的同步口譯表現有重要影響。高英語能力組學生的片段漏譯現象顯著較少,處理中英句構差異時採用顯著較多的順譯策略,而產出速度也比低英語能力組學生顯著要快。
  • Item
    華語學習者中介語料庫之建構計畫---子計畫一
    (2010/08-2011/07) 陳浩然; 高照明; 張俊盛
    許多學者教師均認為語料庫對語言學習和教學有相當潛力。晚近興起的學習者語料 庫更受到眾多語言教師,研究人員的重視。學習者語料庫是通過收集語言學習者各種書 面語或口語的自然語料而建立起來的一種語言學習資料庫。就華語為第二(外)語而言, 運用學習者語料庫中的語料,可以進行對外華語教學的多方面研究。例如華語中介語研 究、第二語言習得研究、對外華語教學理論研究、對外華語教材研究、華語考試研究與 對外華語教學相關的華語研究等等。這些研究對提高華語教學、華語測試、華語習得研 究等方面的水準,都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也可對華語紙面教材,華語數位教材,華 語數位學習工具等研究提供珍貴參考資源。 目前在台灣大規模可用的華語學習者中介語料庫尚未建立,為提升華語教學研究, 亟需建立語料庫。台灣師大國語教學中心是收集華語學習者中介語資料的最佳地點,因 為國語中心每期(三個月)學生超過1,700 人,教師人數超過180 人,全年每季皆招收 學生,且中心學生來自世界各地,有日本、韓國、越南、泰國、印尼、歐美等國家,再 加上中心電腦網路設備齊全,皆足以進行大量華語語料之收集。若能藉由台灣師大國語 教學中心建立華語學習者中介語語料庫,則從事華語研究和教學之相關人員皆可使用此 資料庫來進行研究及運用研究成果於華語教學實務上,對於華語發展應有莫大幫助。本 計畫是華語學習者中介語料庫之建構計畫的第一個子計畫。預計三年期間將完成一個約 共約八百七十百萬詞(大部分含人工標註其中錯誤)華語學習者中介語料庫。各年預定 目標如下: 第一年: 藉由電腦輔助人工註記錯誤及電腦自動詞類分析,我們可以將各種華語學習 者的中介語語料(單句語料庫、電腦寫作考試語料庫、手寫寫作語料庫)充分加值,讓 它呈現出更多的資訊,也讓華語教師及研究人員進一步地檢索及分析。 第二年:將第一年已加註記的學習者語料逐步上線,持續將各子計畫所註記之語料納入 語料庫。建構各式搜尋功能、嘗試找出最佳的使用者介面。我們將把三個子計畫的語料 同時上網,提供使用者以下列幾種方式搜尋:1.未經任何註記的原始語料 2.經過詞性 註記的學習者語料 3.已標記上錯誤類型的學習者語料 第三年:持續將各子計畫所註記之語料納入語料庫,並持續改善搜尋之介面,速度及相 關功能。也將利用已納入語料庫之資料進行學習者語料分析,並利用已註記之語料進行 搭華語配詞教材之開發。華語搭配詞目前並沒有良好的學習素材,所以本計畫將利用學 習者語料找出學生搭配詞上的困難,並搭配現有之大型中文語料庫所抽取之搭配詞,編 輯出適合華語為第二語言學習者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