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唱寂寞的歌:論袁哲生〈沒有窗戶的房間〉及〈秀才的手錶〉之文化詞翻譯策略
    (2023) 劉承堯; Liu, Cheng-Yao
    袁哲生被譽為後鄉土文學開創者之一,其作品為台灣鄉土文學開拓一條嶄新的道路,雖仍描述市井小民之日常故事,卻揉雜了民間信仰及魔幻,並加入方言、地方口語及俚語。其〈送行〉於1994年榮獲第十七屆時報文學獎短篇小說類首獎,旋即在文壇打開知名度。袁於2004年驟逝,截至2023年其作品中僅有五篇小說翻譯成英文,三本為強勇傑所譯,其餘兩本為范德培所執筆。袁作品之研究主要圍繞文學領域,多聚焦作品中所呈現之「死亡」、「消失感」、「憂鬱」,另也有以鄉土小說流變為主題的之研究,探討袁以及其他作家之作品在「鄉土文學」脈絡下的影響及地位,然而以翻譯角度探討袁之作品在學界仍屬荒蕪之境,仍無前人研究得以借鏡。本論文揀選強勇傑以及范德培所譯〈沒有窗戶的房間〉及〈秀才的手錶〉之英譯本,並選出文本中五大文化詞:人名、地名、宗教、粗話以及俗語,先以歸化及異化做初步分類,並分析譯者傾向使用之翻譯策略、方法及技巧,並評析譯文是否能夠有效構築原文中所刻劃中的世界。研究觀察後發現兩譯者在面對此五大類文化詞時,實則歸化與異化交互使用,但強偏向採取歸化,而范則傾向於異化,筆者另也提出在英譯上述文化詞時,譯文如何影響文化詞語意之建構,希冀為未來欲翻譯袁之作品或後鄉土文學之譯者提供參考。
  • Item
    鄰家四姐妹:析論《小婦人》三中譯本的翻譯策略
    (2021) 林芷安; Lin, Chih-An
    《小婦人》為美國經典文學,原書於1868年出版後,受到廣大迴響,之後陸續推出後續三部。儘管已過兩世紀,作品依舊歷久不衰,各國皆翻拍影視作品,受到不同時代受眾的歡迎。《小婦人》最早中譯本出自1932年鄭曉滄之手,隨後在兩岸陸續有中譯本推出。論及《小婦人》相關研究,可見於教育、宗教、哲學、性別研究等領域,但英譯中的翻譯研究仍付之闕如,故本論文試圖填補缺口,希冀未來有更多《小婦人》翻譯研究。本論文擬探討三中譯本1933年再版鄭曉滄譯本、1993年楊玉娘譯本與2019年張琰譯本,從文化翻譯角度出發,以韋努蒂(Lawrence Venuti)文化身份、雷飛維(André Lefevere)操縱理論、惹內(Gérard Genette)附文本探討譯者面對文化詞所採取的歸化與異化策略、譯者受到贊助人、詩學與意識形態之影響,以及透過譯注等附文本,補充、解釋翻譯策略,進而觀察出,從宗教、譬喻詞來說,鄭本偏向採取歸化,楊、張本傾向異化,並藉由譯注補充原文資訊與說明文化詞來爬梳譯者之歸化與異化翻譯策略。
  • Item
    「完美」的童年? 三本幾米繪本英譯研究
    (2021) 冷艾玟; Leng, Ai Wen
    兒童文學經常改編自其他讀者群年紀較大的作品。替兒童翻譯及改編這些作品時,居於來源語文化及目標語文化之間的中介方,可能因目標語文化看待兒童的觀點、兒童文學在目標語文化的文學多元系統中的地位,以及目標語文化對兒童文學的規範而修改內容。相對來說,針對作品中的諸多元素要以歸化或異化做多少修改,亦能影響目標語讀者看待作品、原作者以及來源語文化的角度。本研究認為,在美國兒童文學市場中,中介方基於美國對兒童的保守觀念,以及為確保兒童對童年留有「完美」印象而強加於己身的責任感,傾向以歸化的方式翻譯並改編作品。本研究更認為,文本經高度歸化,會使目標語讀者沒有機會接觸到外國內容,而這些內容實際上可能反而更能與讀者的現實生活產生共鳴。透過三本由臺灣作家兼插畫家幾米所著的繪本,本研究使用美國出版社Little, Brown Books for Young Readers所出版的英文改編版本,與繁體中文的來源文本資料以及西班牙文的譯本相互比對,藉此闡述以上論點,並著重探討英文改編版本如何呈現那些被認定為不適合孩童閱讀的文字及視覺元素。
  • Item
    西方舌尖上的食色中國—析論《金瓶梅》兩譯者飲食翻譯策略
    (2013) 林卓君; Lin, Cho-chun
    《金瓶梅》作為四大奇書之一,敘事手法與角色設定較前期多所突破,內容不再著墨神怪或英雄人物,改以富貴商賈西門慶為主人翁,細膩描繪其生活豪奢萎靡,道盡明代商人崛起及社會資本主義盛行。這種風氣從飲食層面觀之更是表露無遺。一方面看出富貴人家宴席極盡鋪張、酒食美饌甚是講究,另一方面,也由飲食呈現貧富懸殊、世態炎涼的現實狀況。這部經典小說至今在中外文學占有一席之地,躋身世界文學之列,然飲食相關英譯研究卻付之闕如,遂成本文試圖填補缺口。 現今英全譯本主要有二,一者為1939年出版的《金蓮》(The Golden Vase),一者為1993年起陸續推出的《金瓶梅》(The Plum in the Golden Vase)。本研究擬從文化翻譯角度出發,就勒菲弗爾(Andre Lefevere)操縱理論與韋努第(Lawrence Venuti)之文化身份,探討兩譯本1-80回的飲食翻譯。首先,簡述艾支頓(Clement Egerton)與芮效衛(David Roy)翻譯背景與中國古典小說英譯史,而後比較兩文本異同,檢視前後譯者之意識形態與時代詩學,得出兩者策略分別傾向歸化與異化,接著分析該策略如何影響各自情節鋪陳與情色指涉。此外,再以量化驗證譯者飲食各層面的歸/異化傾向,並就其主要策略與譯作生成背景之相關性,進一步觀察兩譯作時代脈絡與詩學,藉數據顯示前期偏向歸化,後期偏向異化,從而歸結出該小說文化翻譯之歷程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