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以文化翻譯角度論《鼠族》中之混雜英文及其翻譯策略
    (2023) 沈子銓; Shen, Tzyy-Chyuan
    亞特.史畢格曼(Art Spiegelman)的知名圖像小說《鼠族》(Maus)於2020年終於譯入繁體中文世界。書中作者父親符拉迪克所使用的混雜/「非標準」英文為文本其中一項重要特徵,然而,在繁體中文版中,該角色對白的翻譯卻不盡人意。本論文的主要目的為(一)證明翻譯混雜語言時,應採用小眾化、異質化的策略,才能保留該種語言所傳達的文化、歷史和政治背景,以及其使用者的身份;(二)借鏡後殖民翻譯論述中的寫作、翻譯技巧,提出一套概括性的指導原則來幫助後續可能碰到同樣問題的譯者。本研究首先剖釋混雜語言的特點及其與後殖民文學的關聯性,同時闡述保留符拉迪克獨特的語言即促進文化差異,且有助於瓦解標準/「正確」英文的霸權。再者,筆者探討保羅.班迪亞(Paul Bandia, 1993)提出的翻譯技巧(直譯、語義轉換和搭配轉換),以及「翻譯腔」作為風格能夠幫助有文化意識的譯者處理混雜性,並在譯文中創造類似於原文的 「居間」(“in-between”)效果。接著,本文分析繁體中文、簡體中文和日文版《鼠族》譯者所各自採用的翻譯策略、技巧以及三本書中的譯例,以揭示亞洲譯者處理此類混雜文本的現狀。最後,筆者比較《鼠族》原文中的混雜語言以及三本譯本於接收端分別創造的效果,進而探究原作和譯文間的差異如何影響讀者對於角色和文本的詮釋以及世界觀的建構。此份研究主要以英中語言對為對象,討論混雜語言所造成的翻譯問題,為台灣以及中文學術界的先行論文之一。文中所提出的指導原則雖不盡完美,但仍期望能藉此提高混雜語言的地位,並幫助譯者面對混雜文本,克服可能的挑戰。
  • Item
    翻譯法蘭德斯的兒童故事:以巴特·慕亞特作品的中文譯本研究為例
    (2022) 周姵瑩; Zouk Penne
    本論文的目的研究兒童文學的翻譯,特別針對荷蘭語翻譯為中文的兒童文學作品做分析。由於在文化上講荷蘭語的地區與中國及臺灣很不同,使得譯者在模仿原文文化元素的翻譯更為一項困難的任務。本研究以巴特·慕亞特的兒童書De Melkweg與它兩本中文譯本為例,一本為針對台灣市場的翻譯,另一本為針對中國市場的翻譯,兩本為不同譯者所翻。本研究探索譯者翻譯文化元素中的角色,還有對原文與譯文深入的分析,推演譯者翻譯兒童文學時應用的翻譯方法。本論文認為,幾種因素會影響兒童文學中文化元素的翻譯,例如兒童文學在目標語言文化中文學多元系統理論的立場、以及在兒童文學翻譯的規範中譯者個人做出的選擇。
  • Item
    鄰家四姐妹:析論《小婦人》三中譯本的翻譯策略
    (2021) 林芷安; Lin, Chih-An
    《小婦人》為美國經典文學,原書於1868年出版後,受到廣大迴響,之後陸續推出後續三部。儘管已過兩世紀,作品依舊歷久不衰,各國皆翻拍影視作品,受到不同時代受眾的歡迎。《小婦人》最早中譯本出自1932年鄭曉滄之手,隨後在兩岸陸續有中譯本推出。論及《小婦人》相關研究,可見於教育、宗教、哲學、性別研究等領域,但英譯中的翻譯研究仍付之闕如,故本論文試圖填補缺口,希冀未來有更多《小婦人》翻譯研究。本論文擬探討三中譯本1933年再版鄭曉滄譯本、1993年楊玉娘譯本與2019年張琰譯本,從文化翻譯角度出發,以韋努蒂(Lawrence Venuti)文化身份、雷飛維(André Lefevere)操縱理論、惹內(Gérard Genette)附文本探討譯者面對文化詞所採取的歸化與異化策略、譯者受到贊助人、詩學與意識形態之影響,以及透過譯注等附文本,補充、解釋翻譯策略,進而觀察出,從宗教、譬喻詞來說,鄭本偏向採取歸化,楊、張本傾向異化,並藉由譯注補充原文資訊與說明文化詞來爬梳譯者之歸化與異化翻譯策略。
  • Item
    西方媒體再現的中國:文化的誤解
    (2020) 廬斌; Vadim Rubin
    本研究試圖檢視西方新聞媒體的報導影響了西方社會對中華文化的印象及想法,從而間接造成西方社會對華人文化的誤解。從十九世紀以來,英語逐漸的變成了世界的主流語言。一次世界大戰后,美國主流文化漸漸地開始入侵蔓延至全球文化的各個角落。透過愛德華·薩伊德於1978年出版的⟨⟨東方主義⟩⟩,我們可以看到在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之間,英美兩國開了先例,為了剝削中國,基於政治及利益上的考量,透過打壓、邊緣化,在翻譯與再現中國的形象時,往往刻意使中國成爲西方社會眼裡的「他者」。現今,中國大陸已然變成世界最大的經濟體之一,但西方社會仍無法接受這個曾經第二世界國家的崛起,因此西方的新聞媒體會有意無意地挑選負面消息做爲新聞報導。本文一開始會以歷史角度切入,透過追溯歷史,讓讀者瞭解到西方世界對中華文化偏見的起源。此後本文會藉由2018年發生的中美貿易戰以及近日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全球大流行來探討中英媒體資源對此的報導立場。
  • Item
    西方舌尖上的食色中國—析論《金瓶梅》兩譯者飲食翻譯策略
    (2013) 林卓君; Lin, Cho-chun
    《金瓶梅》作為四大奇書之一,敘事手法與角色設定較前期多所突破,內容不再著墨神怪或英雄人物,改以富貴商賈西門慶為主人翁,細膩描繪其生活豪奢萎靡,道盡明代商人崛起及社會資本主義盛行。這種風氣從飲食層面觀之更是表露無遺。一方面看出富貴人家宴席極盡鋪張、酒食美饌甚是講究,另一方面,也由飲食呈現貧富懸殊、世態炎涼的現實狀況。這部經典小說至今在中外文學占有一席之地,躋身世界文學之列,然飲食相關英譯研究卻付之闕如,遂成本文試圖填補缺口。 現今英全譯本主要有二,一者為1939年出版的《金蓮》(The Golden Vase),一者為1993年起陸續推出的《金瓶梅》(The Plum in the Golden Vase)。本研究擬從文化翻譯角度出發,就勒菲弗爾(Andre Lefevere)操縱理論與韋努第(Lawrence Venuti)之文化身份,探討兩譯本1-80回的飲食翻譯。首先,簡述艾支頓(Clement Egerton)與芮效衛(David Roy)翻譯背景與中國古典小說英譯史,而後比較兩文本異同,檢視前後譯者之意識形態與時代詩學,得出兩者策略分別傾向歸化與異化,接著分析該策略如何影響各自情節鋪陳與情色指涉。此外,再以量化驗證譯者飲食各層面的歸/異化傾向,並就其主要策略與譯作生成背景之相關性,進一步觀察兩譯作時代脈絡與詩學,藉數據顯示前期偏向歸化,後期偏向異化,從而歸結出該小說文化翻譯之歷程演變。
  • Item
    黑眼珠看藍眼睛:從文化研究視角看摩里森The Bluest Eye之中譯本
    (2010) 林侑青
    翻譯並非來自真空,譯本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改變其面貌,探討並理解其背後的操縱因素能讓譯本更真實地呈現。本文擬從勒菲弗爾(André Lefevere)提出的文化翻譯途徑出發,從贊助者(patronage)、意識型態(ideology)及詩學觀(poetics)三重面向分析摩里森的作品The Bluest Eye在華文世界的中譯狀況。本文第一章先介紹摩里森及其作品The Bluest Eye,簡陳該作品在華文世界的中譯狀況,並簡評主要研究對象─陳蘇東及曾珍珍的中譯本。第二章探討贊助者如何影響翻譯過程與其形塑的譯本形象,並討論摩里森作品中譯的延宕現象及摩里森與學術圈的緊密關聯。第三章則分析譯者有(無)意的意識型態如何影響並操縱譯本,並將焦點轉移至曾珍珍,分析曾珍珍台語翻譯策略背後的書寫意圖。第四章從詩學觀切入,討論摩里森筆下的黑色美國是否能成功在華文世界再現,分析兩岸譯者如何處理原文豐富的黑人語言文化及摩里森獨特的文字風格,最後聚焦曾珍珍的譯本探討其台華互滲風格的詩學效果。第五章則為全文總結。
  • Item
    翻譯「原始」:再現《露西》與《出神入化2》的亞洲城市
    (2018) 王方; Wang, Fang
    本研究由當代電影的視覺呈現出發,以盧貝松的《露西》和朱浩偉的《出神入化2》兩部影視作品探討東方與西方世界之間的文化翻譯,針對東亞城市、語言、以及凝視三個面向分析其中的轉化與再現。首先藉由拉普朗虛的謎樣信息概念,研究發現劇中主角先是因為外在環境陌生而與其產生負面連結,而後成功解讀周遭東方符碼而突破困境;片中東方與西方城市原始與文明的對比於此正巧與角色們的心境轉換互相呼應。論文接著由文字切入,分析二片數次是否通曉中文/英文的對話、語言選用以及著重文字的場景布置;借助拉普朗虛他者重心的概念,此處找出在多語環境下偏好英語及混用多語二種對比的態度。最後著眼於角色視角安排,本文利用凝視探討東西世界間拉鋸的權力關係,發現二部電影皆由互相分化的眼光逐漸聚合,終而形成單一卻同時多元並立的視角。經過分析,研究歸納出二作雖有分化東方城市風貌、語言使用、角色塑造之事,但實已納入不同文化色彩,創造出相較過往更加複雜而連結世界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