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台灣中英自由口譯員初入市場概況初探
    (2022) 鄧欣亞; Teng, Hsin-Ya
    即有文獻針對自由口譯員的專業培訓、能力、就業力等方面已有諸多研 究,並探討以上面向與口譯員職涯表現與台灣自由口譯市場概況之關係。然而, 尚未有研究完整討論新手口譯員初期步入市場的時光。本研究旨在探討口譯員 如何從新手口譯員漸漸立足於台灣的中英自由口譯市場。研究專訪了十五位結 業於台灣翻譯研究所之現行中英自由口譯員。十五位口譯員於自由市場年資為 三到十九年不等。本研究採用紮根理論,透過訪談瞭解個人動機、打入市場方式和立足市 場定義之間的共同點和差異性。作者以"自由譯者市場同化性”模型做為理論架 構,透過紮根理論進行比較及概念化,進一步瞭解台灣中英自由譯者初入市場 之關鍵技能。研究結果顯示,除了最為基本的口譯語言能力,人脈經營能力、 人際互動能力、經營管理能力皆扮演重要的角色。市場新手利用關鍵技能進而 最大化運用多方接案管道 (前輩介紹、客戶介紹、其它工作介紹等),於建立口 碑同時消弭焦慮感,從而逐漸從市場新手蛻變為立足市場之自由譯者。此篇研 究更深入討論「立足市場」之定義。
  • Item
    客家語賽夏通婚的涵化現象
    (2013) 羅金枝
    臺灣的原住民有十四族,其中賽夏族依地理位置分為南賽夏與北賽夏,南賽夏分布在苗栗縣南庄鄉與北賽夏在新竹縣五峰鄉是血緣同源的民族,現在總人口僅剩不到六千人 ,1911~1946年日治期間成長緩慢 ,光復後1946~1964人口快速增加,到1964之後又逐漸下降,近十年來賽夏族人口嚴重遞減中,在這不到六千人口中,會說賽夏語的人口有多少?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也是密碼沒有語言就沒有文化;沒有語言就瀕臨滅絕,苗栗縣南庄鄉的賽夏族人說客家話已是非常普遍的現象,賽夏族人口的凋零是否涵化、同化、融合在客家民族中? 本論文擬自1905年日治時期至今,以苗栗縣中港溪上游的兩岸方緣十里內,沿溪順流而下到內灣左右為界,站在公平對等的立場,解說賽夏族的入婚習俗,賽夏與客家之通婚是否加速語言的消長?文化的融合?從家族親屬、生活習慣、宗教、祭祀、歌謠等層面來探討,本論文採質性研究,藉著文獻探討和田野調查、深度訪談與比較研究法,來還原長時間外民族對賽夏民族的傳說與述說,期望能揭開神密的面紗,從新的視角與觀察賽夏與客家通婚所造成之影響。
  • Item
    澎湖縣湖西腔閩南語在地理和年齡的變化研究-以《彙音妙悟》「高」、「科」韻和小稱詞為例
    (2011) 何正芳
    澎湖群島又名漁翁島,位於台灣西岸的台灣海峽,全區由 90座島嶼組成,總面積有126.864平方公里。早期由於交通不便利,島嶼型態之地理環境,形成地理與人文區隔作用,除造就出澎湖獨有的歷史發展特色,亦使各鄉鎮間之語言相互影響程度有限,所以得各自保留原鄉之語言特徵。本研究首先對湖西鄉各村落語料進行文獻蒐集與分析,勾勒出湖西鄉閩南語之語音特徵。再根據地理語言學與社會語言學之研究原則,進行湖西鄉閩南語實地田野調查,並藉由統計圖表與語言地圖,彙整出澎湖縣湖西鄉閩南語在地理分佈與年齡差異之共時變異與變化現象,進一步探索此區域之語言變體,並據以推測出湖西鄉閩南語之未來發展趨勢。田野調查之結果顯示,湖西鄉閩南語語音特色是:一、「高」韻唸/io/; 二、「科」韻唸/ə/ ;三、「小稱詞」唸/e/,其詞幹元音則呈現出同化、異化等語音變化。上述三項語音特徵根據不同年齡層之解析觀之,在大部份老年層尚保有50%以上的語音特徵,但隨著年齡層的下降卻逐漸減少,尤其是少年層急速遞減至於0~10%之間而已;另以地理分布角度之研究觀之,在湖西鄉東區村落保留較高比例的語音特色、南區各村次之、北區各村則最微弱。依此推測,未來湖西鄉三項特徵語音趨勢將逐漸呈現:1/io/>/o/;2 /ə/>/e/>/ue/;3「小稱詞」唸/e/>/a/,這種現象在青、少年層最明顯。4「小稱詞」詞幹的元音的同化、異化音變現象驅向消失。以上這樣的變化主要受到教育普及、交通便利、媒體資訊的無遠弗屆與語言態度之影響最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