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從余光中和張愛玲的譯作看英美散文中譯的風格
    (2024) 陳佳伶; Chen, Chia-ling
    Jean Boase-Beier(2020)在其著作《翻譯與風格》(Translation and Style)中提出,「文學翻譯可以視為風格的翻譯」,風格能展現作者的觀點、信念和對世界的認識,使意義的傳達更完整,對於文學的閱讀和理解,以及翻譯達到功能完備都極為關鍵。語言是表達風格的元素,是風格賴以成形的媒介,Boase-Beier(2020)提出採用上世紀末以來發展的認知文體學(Cognitive Stylistics)和關聯理論(Relevance Theory)概念探討原作風格,以及譯者的選擇在譯本上的呈現模式,以解釋如何傳達翻譯風格。本研究基於上述相關理論概念,透過文本語言分析,了解作者使用特定語言或表達方式的習慣所具有的認知基礎以及文學上的意義和功能,以更精準地判別原作風格是否適切地被理解、詮釋和翻譯,進而相對於作者和譯者的寫作風格,更客觀地評斷譯文的品質。本研究第一章緒論簡介以翻譯風格作為研究主題的目的和方法。第二章以中西方文論、散文風格寫作及研究理論為根據,歸納出風格的「言、情、意」三要素,深入風格的內涵,並且從翻譯理論探討語言與風格的關聯,讓翻譯評論落實於語言層面。第三章綜述翻譯評論的原則與方法,並提出脈絡化的「言、情、意」翻譯風格評論架構。第四、五章檢視余光中的創作和翻譯論,及張愛玲的創作論,以認知文體學和關聯理論剖析余光中與張愛玲的寫作風格與其散文翻譯風格的關聯,並論譯者的主體性。第六章以余、張兩人翻譯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中篇小說,作為翻譯風格比較評論的實例。本研究期能以「言、情、意」翻譯風格評論模式,取代傳統信、達、雅的評論原則,以及歸化/異化二元模式的批評語彙,豐富翻譯批評的方式,為翻譯風格評論開啟新的篇章。
  • Item
    探討關聯性理論與聖經翻譯之相容性:舉〈撒母耳記上〉二十一至二十五章為例
    (2023) 張宇文; CHANG, Yu-Wen
    聖經翻譯在語言學與翻譯學界一直是關鍵且挑戰的議題,因其不僅涉及語言的轉換,還涉及整套文化背景脈絡。關聯性理論是一套以讀者為中心的翻譯理論,強調語境效果和處理氣力的平衡。本研究旨在探索關聯性理論在聖經翻譯中的應用和效果,筆者使用關聯性理論作為理論框架,翻譯《撒母耳記上》二十一至二十五章,並透過質性分析比較不同中文聖經譯文的差異。本研究總結出關聯性理論如何幫助譯者產出更符合讀者語境的譯文,例如如何適當處理原文中的比喻以增強讀者的理解。然而,本研究也發現關聯性理論在聖經翻譯的限制,如可能遺失原文中的文學巧思,或讓譯文中出現過度主觀、扁平的解釋。綜合研究結果,關聯性理論作為聖經翻譯的理論框架頗具潜力,但並非任何應用場景都適用。此外,本研究建議建立為個人量身訂做譯文的電子平台。
  • Item
    反諷言辭之翻譯:以《傲慢與偏見》的四個譯本為例
    (2012) 王若瓊; Jo-Chiung Wang
    本文旨在探討珍.奧斯汀小說《傲慢與偏見》的反諷語氣之分析與翻譯,並以台灣流傳較廣的四個譯本為例,探討反諷語氣在譯文中的表達效果。論文首先探討奧斯汀其人創作風格與所在社會背景,並以史柏布與威爾森的關聯理論為基礎,討論如何定義反諷語氣,反諷語氣在溝通中所扮演的角色又應如何解釋。文章並根據尤斯的語境啟動模型,分析小說中反諷詞氣之應用與標記訊號,分析四個譯本的翻譯效果。結論為上下文中諷刺訊號數量越多,語氣越明顯,譯本表達效果越好。以文本內容而言,對話反諷語氣的翻譯效果顯然優於作者論述。諸譯本之對話翻譯尚稱妥切,但處理訊息較密,上下文諷刺線索較少,口吻較隱晦之敘事語氣時,於譯本理解與譯文表現上均尚有可改進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