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從文化地景探孟浩然〈耶溪泛舟〉之書寫筆法
    (國文系, 2017-09-??) 姜龍翔; Chiang, Lung-hsiang
    此文主旨在探討孟浩然在〈耶溪泛舟〉所表現對人物及景點之書寫筆法及該詩所欲傳達之意旨。由於〈耶溪泛舟〉寫於孟浩然遊歷吳越之時,此文便以該時期詩作為主要考察範圍,並旁及唐人相關詠嘆若耶溪詩歌,透過歸納分析方法,整理孟浩然遊歷吳越時的心境,作為討論此詩寫作心境之依據。此文並採用文化地理學觀點,根據若耶溪旁的名勝遺跡,推測詩句中提到釣翁、浣女乃孟浩然憑弔葛仙翁釣石及西施浣紗石時,故意轉化歷史人物虛擬為溪畔人物以入詩的書寫筆法。此文最後得出〈耶溪泛舟〉具兩種不同情調之結果,前半部展現孟浩然悠閒自適的泛舟之樂;後半部對旅遊景物所代表的歷史文化進行詠懷,傳達時空對立下的傷悼之意。透過此文的考察,有助於啟示學者如何透過真實景點分析古代文人之旅遊書寫。
  • Item
    焦循定稿「仲軒易義解詁」寫鈔本考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2001-05-01) 賴貴三
  • Item
    焦循理堂先生手批「周易兼義」鈔讀記(1)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1998-03-01) 賴貴三
    清儒焦理堂先生(一七六三∼一八二○)為乾、嘉之際學養深富的經學名家,尤以《易學三書》的�w貫發明,最為學者稱道。 先生傳世手稿、眉批及刊本甚多,兩岸均有珍藏;其中《十三經注疏》明刊本,先生得來不易,鑽研甚力,眉批乙正,朱墨斑斕,具有學術研究的價值。筆者借覽鈔讀,全文記錄以供學界比較、分析、考釋及校訂的參證史料;限於篇幅,僅先迻錄「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八卦,其餘內容分期刊載,以饗讀者。閱覽此份眉批資料,可知先生易學深受漢、魏以來象數易家的影響,其中先生易學思想的先後繼承,完成一貫的體系,可說奠基於此時的讀書有得;而先生好學深思的精神,尤富啟示的意義。
  • Item
    焦循定稿《仲軒易義解詁》寫鈔本考釋
    (國文學系, 2001-05-??) 賴貴三
  • Item
    焦循理堂先生手批《周易兼義》鈔讀記(一)
    (國文學系, 1998-03-??) 賴貴三
    清儒焦理堂先生(一七六三∼一八二○)為乾、嘉之際學養深富的經學名家,尤以《易學三書》的�w貫發明,最為學者稱道。 先生傳世手稿、眉批及刊本甚多,兩岸均有珍藏;其中《十三經注疏》明刊本,先生得來不易,鑽研甚力,眉批乙正,朱墨斑斕,具有學術研究的價值。筆者借覽鈔讀,全文記錄以供學界比較、分析、考釋及校訂的參證史料;限於篇幅,僅先迻錄「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八卦,其餘內容分期刊載,以饗讀者。閱覽此份眉批資料,可知先生易學深受漢、魏以來象數易家的影響,其中先生易學思想的先後繼承,完成一貫的體系,可說奠基於此時的讀書有得;而先生好學深思的精神,尤富啟示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