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戲仿歷史中的對話論: 薩爾曼·魯西迪的《佛羅倫斯的女巫》
    (2017) 林佩汶; Lin, Pei-Wen
    薩爾曼·魯西迪的小說經常使用奇幻元素和歷史的強烈存在感來檢視絕對真理的可能性。《佛羅倫斯的女巫》展現了一個對話論的世界,其世界的產生不僅是因為事實(文藝復興時期和蒙古歷史)與虛構(東西方的相遇和矛盾的展示)的融合,也是因為公共歷史論述與魯西迪特定化的、戲仿的歷史相互作用的結果。 魯西迪的《佛羅倫斯的女巫》中的戲仿歷史成功地跨越了幾種不同體制的邊界。此文本的不確定狀態不僅來自於從真實世界到超現實世界的過境,從而解決了主觀客觀的二分法,也審視了真理的核心價值。我試圖透過巴赫汀的《對話論》,以及杭琪恩(Linda Hutcheon)的《戲仿理論》來處理這個議題。 我的論文分為四個章節。第一章介紹小說家薩爾曼·魯西迪的生平和作品,《午夜之子》和《佛羅倫斯的女巫》的比較以及文獻回顧。第二章著重在介紹本論文涵蓋的理論框架: 對話論,戲仿後現代主義以及歷史。第三章:後現代的戲仿:《佛羅倫斯的女巫》試圖透過互文性,雙聲話語以及檢視在想像與現實之間跨界的對話論將《佛羅倫斯的女巫》分析為一部戲仿歷史。第四章是結論,我提及戲仿的功能,以及此小說中的雙重聲調,互文性和矛盾關係並非創造出超越任何時間和空間概念的反歷史論述。相反的,這部諧擬的文本展現了一個既強調現在也強調歷史的多元化世界。
  • Item
    迷你影集《傲慢與偏見》的書信呈現:從《改編理論》看符號翻譯
    (2018) 單凝; Shan, Ning
    影視改編品和譯文皆難以脫離「忠於原著」的標準,五零年代開始有學者摒棄電影改編「忠實說」的論述,至六、七零年代符號學家將「文本」(text) 的定義拓展至文學作品以外的符號系統,加上「互文性」(intertextuality) 概念興起,動搖原作的地位,進而打破原作優於電影/譯文等既有觀念,有鑑於改編研究和翻譯研究的性質相似,多重共通點因此開啟了往後並置兩研究領域、或改編研究借鏡翻譯領域的論述。 1995 年《傲慢與偏見》迷你影集 (Pride and Prejudice) 被譽為 20 世紀以來最成功的奧斯汀影視改編,加上該作品承襲原著側重書信元素的特性,因此本研究以該影集為對象,以跳脫舊理論框架且較具突破性的《改編理論》(A Theory of Adaptation) 為依據,採用文本分析的方式深究影集中書信場景如何由文字符號轉化為多媒體符號,如音效、音樂、影像等,轉化的過程和效果經歷哪些得與失。全劇書信分為三種呈現方式,關注焦點也相異,第一種為逐字呈現,主要以寫信人旁白和視覺化影像表現全信,這類信件完全打破舊有的改編迷思;第二種為概述呈現,聚焦於讀信場景,創造多重接收層次,簡化信件內容,但深刻描繪讀信人角色;第三種為無呈現信件,聚焦於呈現形式改變的來信,包括完全轉為對話形式,或部分轉為與書信場景分離的視覺化影像,媒材特異性使無呈現信件傳達原著本無設計的效果,但也因形式轉變幅度大,不免流失部分原信精神。深入分析三種書信場景後,本研究歸納出影集必會濃縮原信內容,但反而會運用媒材優勢盡力補足省略處,或以更加簡短有力的文字增補達到與原著同等或更強烈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