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手持式光達與地面光達適用場景之分析比較-以地下停車場、橋梁與周圍建物、礦坑隧道三種場景為例
    (2023) 陳世元; Chen, Shih-Yuan
    光達(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 LiDAR)是一種光學遙感技術,其原理是利用測量光脈衝的飛行時間,判斷感測器和物體之間的距離,進而獲得物體三維坐標及反射強度資料。隨著光達技術的快速發展,已有許多測繪等級的光達儀器問世,依其掃描方式大致可分為手持式光達、地面光達、車載光達、無人機光達、空載光達等,這些光達儀器並廣泛應用於土地測量、土木工程、災害管理、林業管理、建築設計、隧道監測、文化資產保存維護等領域。近年來,手持式光達更與同時定位與地圖建構(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SLAM)技術結合,除了掃描的範圍變大之外,更提升了在現場採集資料的速度,也加快了後續點雲資料的產生。本研究希望能夠進一步了解手持式光達與SLAM技術結合後之效能以及其侷限性,擬試圖回答:如果在同一個環境場景中,從點雲資料採集的時間、採集範圍、取得點雲資料後軟體的處理時間,以及產生的資料成果等幾個面向切入,手持式光達是否可以取代地面光達的作業。本研究擬以SLAM技術用於手持式光達三維掃描儀的空間測量案例進行分析,選擇了三個環境場景作為案例:室內地下停車場、橋梁周圍建物以及礦坑隧道,分別代表空曠室內、戶外空間以及狹長型通道三個空間類型,以高效率較低精度的手持式光達為實驗組,並以高效率高精度的地面光達為對照組,來獲取相同場景的三維點雲資料並比較地面光達與手持式光達的測量原理、測量範圍、測量精度等基本參數,還有在相同場景下,兩者點雲資料在三維點雲視覺化和精度上的比較,對比兩種光達儀器的成本和效益,分析實際應用的可行性和優劣性。本研究得出結論,手持式光達和地面光達所得到的點雲資料特性不同,在某些環境及用途範圍內,手持式光達可以適度取代地面光達的作業。
  • Item
    光達資料在臺灣海岸地形變遷上的應用
    (中華民國航空測量及遙感探測學會, 2009-06-01) 陳映璇; 沈淑敏; 詹瑜璋; 謝有忠
    光達技術生產的高精度數值地形模型,是監測海岸地形變遷的利器。我國已於近年引進光達技術,雖然尚未建置專為海岸監測而產製的規範,但所生產之高精度DTM,仍為海岸變遷研究的寶貴資料,須善加利用。本文回顧國際上如何應用光達資料在海岸變遷研究上,討論臺灣早期圖資中哪些可能和光達資料套疊比對,並以淡水河口南岸八里海岸為樣區,透過實作探討光達資料在監測海岸地形變遷上,有哪些限制或需注意之處。本研究結合1980年代之1:1000海岸像片地形圖和既有之光達資料,並以高程濱線指標為濱線定義,進行濱線變化及地形變化量的探討。比對結果顯示,該段海岸濱線位置在這20年期間,有53-65公尺不等的變動量。以兩種資料直接或間接生產之DTM,套疊進行地形起伏變化量時,則需特別注意因兩種資料的測量、製作方式不同,所產生的問題。簡而言之,臺灣海岸現有光達資料雖然大多只有一期,但應可和海岸像片地形圖或現場實測斷面所生產的DTM進行套疊比對,量化海岸地形之變遷量。展望未來,筆者期盼政府相關單位應儘速建置濱線製圖(shoreline mapping)的規範,包括從現場拍攝、資料生產到濱線指標的訂定,才可能為建立海岸地形(或濱線)變遷監測,奠定堅實的基礎。
  • Item
    空載光達精準判釋海岸山脈中段構造地形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2012-06-01) 詹瑜璋; 張國楨; 陳柔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