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10
  • Item
    余懷《三吳遊覽志》研究
    (2022) 徐婕; XU, JIE
    摘 要 明代中葉以降遊風日熾,明清易代之際,「遊」並未因朝代的沿革驟然終止不行,余懷便是繼續遊觀旅程的文人範例。 本論文聚焦余懷庚寅年(1650)所作之日記體遊記《三吳遊覽志》,探討層次分為兩部分:首先,將余懷之遊歷活動置於「易代之際」的背景下,捋清其人遊歷範圍——三吳,即明清時由太湖水系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八府一州(蘇州、松江、常州、鎮江、江寧、杭州、嘉興、湖州八府及太倉州);再來掘發余懷對「遊」一主題的自我心態剖析和遊歷意義之思考,呈現出山水寄情的好尚和人情偕好的志願;最後聯結到遊覽志之書寫,明瞭書寫載負的心史留存之重要價值。 依遊處之對象的不同按山水、人情兩部分進行具體論述。第一部分山水之遊覽觀看,因三吳的歷史背景,使詩人自然地思接吳越、六朝,詩文撰寫援引諸多吳越、六朝典故,以此鏡鑒古今興亂之由和鏡照個人道德操守之得失。此外,三吳之草木、粉黛皆能觸動遊者愁腸,試圖藉由書寫銘刻故明記憶。第二部分以遊歷途中的人情交往為研究對象,探究身處新朝的余懷與舊識友朋寄寓酬酢詩文之內的隱微心跡:在狂歌痛飲的疏放之下,傳遞著憂切國事、矢志忠貞的湧動心曲。 關鍵字:余懷、遊、三吳、書寫、山水、人情
  • Item
    資源重置下的地景變遷—以新社地區為案例研究(1730’s-2010)
    (2013) 郭楚淋; Kuo, Chu-Ling
    本文以政治生態學為研究途徑,將地景作為研究對象,企圖說明在新社地區的自然環境長期大致不變的情況底下,把新社放置於臺灣對外市場與國家政策轉變的脈絡中,其外部的經濟與政治環境如何影響新社地區的地景形塑與變遷。本文利用新社地景變遷為個案,闡述國家、地方人群與自然環境的互動關係。 本研究將地景區分為生產地景與文化地景,前者指標為土地利用,後者指標為聚落型態與分布,以及祭祀圈。 生產地景方面,高位河階的自然環境由於取水不便,清代農業墾殖成果有限。日治時期在國家介入土地資源與水資源的分配下,本區域形成以蔗苗養成所為中心,生產地景的翻轉。戰後由於臺灣經濟結構的轉型,加上陽明山計畫的實施,本地區土地資源再度產生改變,其生產地景再次轉變。本研究指出,在資源與生產地景形塑的關係方面,地景的形塑以土地資源所有者為主要控制因素,水資源的利用方式為輔助因素。意即,地權決定地景的主要型態,而水資源則為地景變遷埋下轉變的機會。 文化地景方面,國家政策促使本區域產生多個移民村地景。土地資源所有者決定聚落發生地,而他們所具備的文化背景決定則建築的型態。水資源的改善則擴大聚落規模,並使游移不定的信仰得以故著形成寺廟地景。聚落規模的改變也導致連庄祭祀圈更加擴大或縮小。 地景變遷方面,即使新社地區的土地資源分配經歷大幅度轉變,仍有部分過去的地景殘存於地表,形成一地的地景係由數個歷史時代拼接而成的結果。另一方面,留存下來的地景本身也隨時間不斷的反覆修改,形成一個地景身上掛滿多個時代的元素。最後,新時代的地景亦在前一時代的地景成果上,加以改造而成,這種不同時間的地景層層覆蓋於地表上的現象,與Derwent Whittlesey的次第佔居(Sequent Occupance)概念相呼應。 總結來說,本研究以新社地區的地景為案例研究,利用政治生態學作為地景變遷的解釋,說明啟動本區域新一階段地景的關鍵在於水資源與土地資源分配的改變,當資源分配改變時,促使本區域的生產地景產生變遷,同時使文化地景再次重構。
  • Item
    唐代〈月令〉組詩的物候感知與地誌書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15-12-??) 廖美玉; Liao, Mei-yu
    先民生活經驗累積的月令物候知識,除了運用在施政上,發展出天文、曆法的持續觀測與修訂,使自然物候與社會生活始終保持緊密的互動關係。而月令物候知識的普及,除了攸關農業生產的農書,以及社交活動、人情往來的書儀等應用文書外,藉由詩歌傳唱所發揮的教習功能,南北朝已出現〈月令〉組詩,入唐而尤有長足發展,從敦煌的民間傳唱,至中唐的文人社群,再到李賀洛陽府試的應試詩,在時間上綿延了二、三百年,地域上跨越了江南、敦煌與洛陽。本文分別從「月令物候知識體系的傳播與教習」、「民間〈月令〉組詩:在物候流轉中顯影的征婦群體」、「中唐文人集體創作的〈狀江南〉與〈憶長安〉」與「李賀〈十二月樂詞〉所映現的都會性與物候期」四個面向加以探究,尤其著重發揮人地關係的地誌書寫特性,映現出特定地理區域的自然物候、日常生活與社會文化,在傳統的地理志、方志、風俗志等文獻記述之外,為區域地誌提供了更為豐富的面向。
  • Item
    清代初期臺灣方志的風景選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2014-06-01) 盧建成; 陳國川 
    人類探索空間的歷史,幾等同於人類文明發展的過程。不同時代的社會對於生活空間,會有不同的觀點,並衍生出不同的風景選擇。本研究嘗試透過新文化地理學的觀點,以清代臺灣大量的方志八景與八景詩圖創作為研究素材,探討清代政府統治臺灣初期,在各地所選擇與詮釋的臺灣風景及其意涵。研究發現,清代初期臺灣的風景選擇過程中,有其一定的邏輯與模式。首先,在各地編纂的方志中,依其行政轄區選定風景,透過八景的空間位置分布,可以用來宣告疆域;其次,透過詩文創作,將臺灣這塊陌生的土地、風景,逐漸納入漢文化的系統,強化社會對土地的認同。再者,從遊宦文人的創作中,也可以看出清代初期臺灣社會對於這塊新納入清帝國的土地,由剛開始的觀奇逐漸轉為認同與展現自我的態度演變。
  • Item
    從甘蜜園至橡膠園
    (中央研究院 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2013-06-01) 白偉權; 陳國川 
    本文主要探討19 世紀中至20 世紀初,馬來土邦柔佛(Johor)產業 地景從甘蜜(Uncaria gambir)、胡椒園到橡膠園的轉變過程。 研究分別從全球、區域、地方三種不同尺度來釐清影響地景變遷的 動因。就全球尺度而言,柔佛產業地景的轉變源於殖民主義與資本主義 下的市場需求。區域尺度中,統治者和資本家透過改變全柔佛既有地景 來回應世界市場的需求。在地方上實際參與地景形塑的,則是園坵內的 管理者和底層勞工。 華人及歐洲資本分別於19 及20 世紀主導全柔佛產業地景的塑造, 促使華人港腳(Kangkar)及歐洲大園坵分別成為不同時期的重要地景。
  • Item
    桃園都市景觀的詮釋
    (地理學系, 2002-11-??) 廖依俐
    景觀是一種社會的產物,也是一種意識型態的觀念,具有強烈的象徵性意義。都市在人類的發展歷程當中,不僅僅是經濟生產的重心,更具有延續歷史文化的作用。本文透過桃園市市內的兩大景觀:景福宮和巨蛋的分析,進一步論述在都市中普遍存在缺代認同感及地方性模糊的問題。 景福宮為在地社群漳州人所興建,見證桃園市都市發展的興起與桃園臺地中地地位的建立。在這樣的過程當中,桃園地方性的意涵也透過在地社群以景福宮為生活脈動意義的中心而更加落實。而其建構的神聖空間在面臨世俗化的強人壓力之下,從一個代表原鄉地緣的神聖空間,發展、擴張為涵攝公共領域權力的政治空間到近來成為一個純粹以居住在桃園市內-在地的神聖空間。而地方政府國際化的想像及現代科技技術配合,所構建號稱全國第一的巨蛋,也是一個饒富意義的論述場域。地方政府期許透過新都市體育休閒活動空間所凝聚的聚寶盆效應,作為都市自我認同的指標,以及躋身國際化都市的入場券。然從其建築的外型和使用的情況、舉辨的活動可以發現到,「巨蛋」模糊了建築與在地社會之間有意義的連結,透過商業的符號、支配性的利益空間抹煞了有意義的文化、歷史經驗,呈現出非歷史性、非文化性的建築普遍化。當再地民眾無法透過自己的行動來經驗一個景觀時,雖其以雄偉、壯觀的姿態矗立在地表上,但卻缺乏認同的歸屬和地方感的呈顯。 在面臨都市空間日趨多元的當代,在不同地點中,能結合在地居民日常生活的律動、貼近日常生活經驗,才是充滿意義的中心,人心的漂迫才能找到歸宿,尋回存在的中心性。
  • Item
    德國巴伐利亞的地理教育
    (地理學系, 1997-11-??) 陳富美
    地理是自然、經濟和社會以及不能忽略時間特殊事件的學科。地理教育使學生明瞭我們地球上多方面的空間結構,而造成自然空間的特徵和變化,是經過人類一連串連續作用產生的現象。瞭解地球表面自然力和時時刻刻演變,轉變過程而呈現出法測。學習以人為利用和區域價值評估的觀點,來解釋地表的演變,地表空間和文化空間差異的認識,工業國家和發展國家空間價值問題。地理教育使學生明瞭人與自然相互關係;互相依賴,也產生危機,而努力求得正面關係,以及自然和環境保育。地理學科中心問題之一,是日益減少的資源,及經人類日益損害的自然,已影響人類的生活。地理教育,培養學生對環境的自覺和對區域愛護之負責態度。地理課程,在學習技術上,特別重要的是地圖的使用,幫助於學習複雜事實現象,建立明確觀念。此外,考察是必需的地理課程,訓練學生正確而且詳細的觀察能力,敏捷而且熟練的做事方法,對景觀的組織分析,和重要的空間結構,在實際活動中,明確記載,使學生的經驗和學習過程,更順利而更有效果。
  • Item
    語文之文化地理透視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 1995-06-??) 潘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