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News
Browse
1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The Heterotopic Agent in Chu T'ien-hsin's "The Old Capital"(英語學系, 2012-09-??) Chien-Hsin TsaiA number of heterotopias coexist in Taiwanese writer Chu T'ien-hsin's novella "The Old Capital": spaces of memory, reality, history; and here I analyze the female narrator in the story as a "heterotopic agent."Building on Michel Foucault's initial conceptualization of heterotopia as literature, I examine the agency of Chu's narrator in terms of the operation of walking, the act of seeing, and the art of remembering, which, I argue, make the construction of a heterotopic space possible. The purpose of my Foucauldian reading of "The Old Capital" is twofold. On the one hand, it seeks to reconceptualize "heterotopias" in relation to the human subject. On the other hand, it intends to cast a new light on the creative agency of Chu, substantiated in her attempt to rewrite the past, live the present, and realize the fu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eterotopic agent," we may further entertain a creative hermeneutics of contemporary Taiwanese identity.Item 病理、變態與治理:論維多利亞的感染論述(2010) 陳重仁; Chung-jen Chen本論文由傅柯的理論基礎為出發點,企圖探究文學作品、文化現象與社會思潮中醫學權力規訓與「傳染」知識建制的關連。本論文將標示文學作品、文化現象與醫學發展的對位互動,試圖經由比對文學作品、時代思潮與醫學史發展,開拓跨領域研究的閱讀策略,以十九世紀大英帝國空前的殖民版圖為閱讀基準,對比閱讀醫學技術、海外殖民、內在衝突與文學想像的交互關連。 十九世紀後半葉的大英帝國面臨社會空前的轉變,工業革命帶來巨幅的社會變動,造就都會化人口大量集中都市、傳統農業產業與農莊生態轉變的巨大變遷,都會區人口大量聚集使得都會區衛生醫療環境立即面臨嚴峻衝擊,大量鄉村人口流入都市,亦為傳染疾病大規模流行創造有利的條件。十九世紀的英國是人類社會邁入現代化生活的重要指標,同時,大英帝國的勢力亦在此一時期達到空前壯盛的頂峰,大英帝國在海外的殖民地版圖成為人類有史以來最為壯闊的管理版圖,因應管理海外殖民地的殷切需求,大英帝國需要不斷輸出能力上得以管理殖民地的帝國菁英,而這些帝國菁英份子,亦需要從殖民母國獲得管理殖民地所需的經濟、武力與醫療支援。 十九世紀同樣也是現代醫學在技術與觀念上產生大躍進的關鍵年代,隨著醫療科技在外科醫學、藥理學、微生物學、公共衛生、無菌消毒、病理解剖等領域的重大突破,西方醫學始擺脫不受信賴的傳統印象,獲得科學理性的權威。本論文試圖以醫學史的閱讀角度切入十九世紀英國文學小說,藉由對照西方醫療史的發展,閱讀文學作品中反映出的醫學想像與恐懼,進而探討醫學如何從一門科學演變成為文化史中的一門規訓,並從對照醫學與文學的閱讀中,檢視文學中的醫學論述如何型塑人們對醫學的感受認知與對現代性工具理性的追求。同時試圖探討醫學作為一門規訓,何以被帝國納入龐大的論述建制工程,並轉化為帝國對內馴化統御、對外征服管理的工具。 然而,醫學的突破性發展雖然對帝國產生實質的助益,但對於帝國勢力的消退與殖民地反撲的焦慮卻未曾因醫學理性科學地位的穩固而稍獲舒緩。十九世紀末期,大英帝國勢力由極盛而衰,帝國勢力消退的焦慮以及殖民主體的崩解,也透過醫療想像在文學作品的互文脈絡中展現帝國主體面臨反殖民的焦慮不安。本論文試圖尋找在帝國勢力消退而醫學發展獲得突破發展之際,在文學創作中的醫學想像元素如何發揮塑造國族認同、規訓身體政治、擬具恐懼與魅惑交雜的多重力量。 本論文企圖由閱讀十九世紀末期英國文學作品著手,藉由對比本時期迅速發達的現代醫學與文學創作,期待藉此開發更具省思內涵的閱讀角度。據此,本論文以十九世紀醫學史與同時期英語感染論述作為對位閱讀標的,探索文學與文化對醫學的想像,論究醫學在文化與文學創作中的啟示,並企圖開發大英帝國與十九世紀英國社會對醫學與主體的想像,鎖定大英帝國全盛時期,研究近代醫學精進與文學文化創作中大量充斥的醫療想像意涵,探討何以此時期盛行「傳染」的概念型塑了維多利亞時期對內界定自我以及對外界定他者的概念,並試圖分析「傳染」醫療論述對於帝國主體的建構,以及對於帝國內部子民的規訓教化以及對於殖民地的管理征服發揮的力量。並繼而討論帝國如何透過「傳染」論述的想像建構理性健康的主體,並將疾病、傳染、衰弱、腐敗的不健康因素,具體轉化為對於他者的想像。在帝國勢力消退之際,醫學規訓呈現混雜豐富的想像空間,在提供帝國主體工具理性的現代性選項之外,醫學想像元素也具體形塑他者的想像,透過醫學理性歸納分析的精確鑑定區隔,健康、無菌、理性的主體遭受疾病、傳染、瘋狂的他者反撲,醫學與疾病的想像為世紀末的大英帝國找尋一道將反殖民恐懼具象化與宣洩集體焦慮的有效管道。 論文第一章簡述維多利亞感染簡史,簡述主導前期的衛生論(sanitationism)與後期的感染論(contagionism)的主要理論基礎、關鍵人物與醫學技術發展。第二章討論迪更斯小說中的衛生論,探究描述城市瀰漫氣味的感染寫實手法,以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意涵與霍亂想像。第三章檢視維多利亞貧民窟論述呈現由衛生論至感染論的理論轉向,探討因醫學科技精進引發的思維模式轉變。第四章探討福爾摩斯偵探故事中隱含的失序焦慮,比對感染論述衍生的病毒入侵與免疫想像,以及隨之而來更為撲天蓋地的衛生控制。感染論述被建構成一套鑑定病理並治理變態的權衡機制,第五章以開膛手懸案的感染論述檢視何以健康的概念必然隱含正常化的權力機制。第六章企圖比對梅毒病史與《德古拉》的感染焦慮,閱讀吸血鬼傳染形塑的男性醫學權威、受害女性以及變形身體的感染政治。第七章探究冒險小說中的瘧疾傳染想像,探究帝國擴張、醫學治理與文化想像的情感結構。Item 書寫空間,書寫差異:麥可‧翁達傑的小說(2010) 邱正祥; Chen-hsiang Chiu在翁達傑(Michael Ondaatje)的小說中,「空間」可說是反複出現的主題;但甚少有評論者分析其空間面向。本論文將以空間觀點詮釋翁達傑的四部作品:《行過斯洛特》(Coming through Slaughter)、《以獅為皮》(In the Skin of a Lion)、《英倫情人》(The English Patient)與《菩薩凝視的島嶼》(Anil’s Ghost)。縱貫全文的主要論題為:就事件的發生而言,空間本身並非是個給定的靜態結構或背景;空間是各種「他者」生活世界軌跡的相互交疊,顯現為無數的差異與複雜性。 緒論〈翁達傑的小說:邁向空間化的閱讀〉論及「空間化」的重要性。之前評論者傾向透過後設歷史主義(metafictional historicism)解讀翁達傑的作品,認為歷史主義顛覆地重構遭排除的他者敘事。然而我們應視「空間」為動態與差異化的過程,體認他者的敘事必然牽涉到地理空間,敘事無法化約為歷史。重新審視空間乃差異與異質的體現,筆者援引列伏斐爾(Henri Lefebvre)、傅柯(Michel Foucault)與德勒茲(Gilles Deleuze)的空間理論來探討抵抗的空間。第二章〈反再現的空間:《行過斯洛特》〉以列伏斐爾的觀點說明他者空間抗拒再現。本章開頭的題旨為:即便是後現代式的主體亦需佔據空間位置以展現話語行動。基於主體性根植於空間的論點,本文進一步探討小說主角所佔據的主體空間是否能被再現。筆者將以列伏斐爾的「概念空間」(conceived space)、「生活空間」(lived space)與「節奏分析」(rhythmanalysis)回答此提問。第三章〈《以獅為皮》:書寫異質烏托邦〉分析翁達傑如何重寫多倫多城移民的空間經驗,以及他們如何挪用城市空間以作為抵抗策略。《以獅為皮》呈現這樣的矛盾:權力滲透至各空間角落,卻無可避免地遭遇主體的抵抗。傅柯的「異質烏托邦」(heterotopia)概念有助於我們理解此矛盾:宰制與反抗、秩序與失序實為共存關係。第四章〈解構中心∕邊緣:《英倫情人》中的德勒茲式繪圖學〉首先批判中心∕邊緣的空間典範:對照於充滿霸權與壓迫的中心,邊陲常被浪漫化為抵抗的場域;然而此空間觀奠基於二元對立邏輯。為突顯空間是更複雜的交疊過程,筆者以德勒茲與瓜達理的「平滑空間」(smooth space)及「條紋空間」(striated space)來重新思考空間的動態關係:空間是力量(force)匯聚的場域(field),這些力量時而相互角力,產生矛盾;時而構連,機動接合(assemblaged);時而組織疆域(territorialized),又忽而解疆域化(deterritorialized)。第五章〈逃逸家園─移動中的空間歸屬感:《菩薩凝視的島嶼》〉指出作者翁達傑未將邊緣(如斯里蘭卡)置於優位,以返(反)寫(write back)帝國;相反地,他挑戰反殖民(anti-colonial)論述中常見的思維:邊陲,亦即被殖民的母國,代表應許「培力」(empowerment)的所在,俾使被殖民的主體尋回國族認同。對此,筆者將論述家園的概念如何受區位政治(politics of location)所建構,並探討此概念如何在跨國移動的情境下面臨解構。Item 論柯慈《麥可‧K 的生命與時代》中的悅納異己(2012) 傅莉芳; Li Fang FuJM.科慈一向十分關注社會中被邊緣化的他者,透過書寫邊緣他者與其艱難的處境,科慈實踐了悅納並擁抱異己的作客之道,在作品《麥可‧K的生命與時代》中,科慈也呈現出「悅納異己」此倫理命題的諸多面相。主角流浪漢麥可總是徘徊於許多慈善機構,也一再地接受他人的照顧得以生存,這樣的描寫狀似讚揚了國家機器對於邊緣他者的「悅納異己」,但麥可至始至終抗拒的態度和多次逃離卻反倒呼應了德希德所謂「悅納異己的不可能性」。為探索此不可能性、瞭解為何不可能,筆者分三章討論,並加入現代理論的解析,試圖剖析此作品中關於「悅納異己」的實踐。首先,在古典文學、聖經、希臘羅馬史詩故事與德希達解構理論中,對於「悅納異己」的描寫總能嗅出主客之間的權力角力,此也反應在小說中,麥可總是需要聽令於照顧他的政府慈善組織抑或醫療機關。而在第二章中,為深入瞭解「悅納異己」的實踐與所引發的權謀角力,筆者也將引用傅科對於權力系譜學、生命政治、醫療發展史的研究,剖析麥可在醫療院所中,如何在醫病、主客間「悅納異己」的醫療行為下,被醫療知識體系轉化為正常、健康的勞動力。而在第三章中,筆者透過傅科與阿岡本關於生命政治的研究,討論科慈小說中關於集中營地中,政府官員對於麥可「悅納異己」的實踐,也就是說,在《麥可‧K的生命與時代》中,「悅納異己」已淪為政府拉攏異己、並試圖改造、吸納邊緣他者的生命政治手段,這樣關於「悅納異己」的描寫也證實了德希達所謂的「悅納異己的不可能」。Item 牙齒之為根源: 柴娣‧史密斯《白牙》中的歷史延續性問題(2008) 曾詠善本論文探討柴娣.史密斯如何藉由其在《白牙》中的倫敦人物歷史意識之描繪而質疑歷史的延續性—即過去, 現在, 與未來間的線性與邏輯關係。 我主張史密斯從三個層面觸及了歷史延續性的問題: (1) 歷史--其筆下人物對於歷史掌控的掙扎 (2) 身分認同與離散食物文化的關聯性--其筆下人物之執著於傳統的渴望 (3) 生命政治學--其筆下人物對於掌控人類未來發展的決心。 有趣的是, 她以牙齒之意象來觸及以上三個層面並得以強調她對歷史延續性看法的不安。 從歷史延續性與偶然性的觀點來看, 牙齒與此三個層面息息相關: (1) 歷史(歷史傳承) (2) 身分認同與離散食物文化(身分認同的本質) (3) 生命政治學(身體的, 科學的, 以及道德上的陳述)。 藉由對牙齒意象與此三個層面的關聯性, 我主張史密斯以《白牙》一書中的人物塑造做為呈現偶然性以及多元文化遺產及根源之間的關係。 本論文分成四個章節。第一章引介史密斯在文學及商業上的評價, 如其多元族裔的生長背景,對歷史的看法, 以及其作品。 此外, 我簡略描繪《白牙》之情節以期本論文讀者能很快速瞭解本書情節。 最後, 我回顧了對史密斯《白牙》的評論, 其分別從歷史, 身分認同, 以及生物科技的觀點來討論, 來闡明我在第二章中對歷史延續性主題的理論性探討。 第二章從三個層面建立此論文文本分析的理論性基礎: 歷史(傳承的傳統), 身分認同與離散食物文化(身分認同的本質), 以及生命政治學(身體的, 科學的, 和道德性陳述)。 首先,我以弗里德里希.尼采對於歷史的觀點來闡述同時接受並修正歷史傳承之可能性。第二, 藉由閱讀理論家們對於離散食物文化的看法, 我試圖讀出身分認同的異質性。 第三, 從米歇爾.傅柯, 費赫爾與阿格尼斯.海勒以及麥可.哈德與安東尼.奧納格利等的理論架構中, 我探討同時接受與挑戰生命政治學(以身體的, 科學的, 和道德性的陳述)的可能性。 第三章分析史密斯如何使用牙齒的比喻以質疑在歷史, 身分認同與離散食物文化, 和生命政治學層面中所顯現出的歷史延續性看法。 首先, 史密斯技巧性的使用牙齒的意象來建議同時接受與修正歷史傳承之可能性。 第二, 她也藉由強調牙齒的意象--離散食物文化--來注意到身分認同的異質性, 並進而讀出在身分認同異質性中所發現的眾多歷史要素的運作。 第三,史密斯以諸如臼齒, 犬齒, 以及齧齒類動物的牙齒比喻來凸顯經由身體, 科學, 以及道德性的推論而對人類未來發展的掌控之問題所在。 在第四章, 我總結本篇論文對於史密斯的文本呈現之看法: 史密斯以牙齒的隱喻暗示文化遺產與根源的多元性可以突破對於歷史偶然性與延續性的成見與操控。Item 論柯慈 《麥可‧K的生命與時代》中的生存美學(2017) 劉佳馨; Liu, Chiashin本論文旨在探討人如何能夠實踐自由倫理,以擺脫強加其上的枷鎖與束縛。在柯慈 (J.M. Coetzee) 的小說 《麥可‧K的生命與時代》 (Life and Times of Michael K) ,主角麥可‧K原本是個不起眼的主角,生下來就兔唇,被認定頭腦簡單,不受人重視,甚至連他的親生母親都無法忍受他的殘缺。然而麥可‧K並不怨天尤人,謹守本分,沒想到換來的竟是遭到這個殘酷世界的無情對待,使他居無定所、身無分文。被暴力對待的麥可‧K,拒絕用一樣暴力的方式來抵抗暴力,因此選擇了用一種非暴力的方式,來將權力的醜惡暴力地呈現出來。他看似消極無為的態度,事實上蘊含了極大的能量與反叛性,透過主角激進的消極方式,以不行動來做為他的行動,除了暴露出法律與政治的荒謬性,也進而呈現出生命的價值與可塑性。本文採用法國哲學家傅柯(Michel Foucault)的三個概念出發:1.生命政治(biopower) 2.說真話(parrhēsia) 3. 生存美學 (aesthetics of existence),筆者將這三個概念彼此與其他概念相互連結,希冀藉由柯慈的小說與傅柯思想概念的對話,展開出一個異於後殖民論述的討論,以期能跳脫二元對立的框架,從一個看似受盡壓迫與極端消極的主體,抽離出其內蘊的潛能,進而開展出其獨特的生命價值,朝著傅柯式的生存美學不斷趨近。Item "Reason Dazzled"(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1995-06-??) Stevenson, FrankItem The “Bitter Necessity” of Debt:(英語學系, 2011-03-??) Steven ShaviroGilles Deleuze outlines a movement from Foucault’s disciplinary society to what he calls the control society. Foucault himself traces this movement in his lectures on The Birth of Biopolitics. Faced with the incipience of neoliberalism, both Deleuze and Foucault shift their focus away from biopolitics, or the regulation of bodies and populations, and return to a kind of quasi-Marxist concern with political economy. Almost in spite of themselves, they both rediscover political economy at the heart of social processes that had previously seemed to be of an entirely different order.Item "What is this Secret Sin, this Untold Tale...?"(英語學系, 2007-03-??) 林明澤Item Adorno, Foucault, and Said(英語學系, 2007-03-??) 黃福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