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News
Browse
8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書寫空間,書寫差異:麥可‧翁達傑的小說(2010) 邱正祥; Chen-hsiang Chiu在翁達傑(Michael Ondaatje)的小說中,「空間」可說是反複出現的主題;但甚少有評論者分析其空間面向。本論文將以空間觀點詮釋翁達傑的四部作品:《行過斯洛特》(Coming through Slaughter)、《以獅為皮》(In the Skin of a Lion)、《英倫情人》(The English Patient)與《菩薩凝視的島嶼》(Anil’s Ghost)。縱貫全文的主要論題為:就事件的發生而言,空間本身並非是個給定的靜態結構或背景;空間是各種「他者」生活世界軌跡的相互交疊,顯現為無數的差異與複雜性。 緒論〈翁達傑的小說:邁向空間化的閱讀〉論及「空間化」的重要性。之前評論者傾向透過後設歷史主義(metafictional historicism)解讀翁達傑的作品,認為歷史主義顛覆地重構遭排除的他者敘事。然而我們應視「空間」為動態與差異化的過程,體認他者的敘事必然牽涉到地理空間,敘事無法化約為歷史。重新審視空間乃差異與異質的體現,筆者援引列伏斐爾(Henri Lefebvre)、傅柯(Michel Foucault)與德勒茲(Gilles Deleuze)的空間理論來探討抵抗的空間。第二章〈反再現的空間:《行過斯洛特》〉以列伏斐爾的觀點說明他者空間抗拒再現。本章開頭的題旨為:即便是後現代式的主體亦需佔據空間位置以展現話語行動。基於主體性根植於空間的論點,本文進一步探討小說主角所佔據的主體空間是否能被再現。筆者將以列伏斐爾的「概念空間」(conceived space)、「生活空間」(lived space)與「節奏分析」(rhythmanalysis)回答此提問。第三章〈《以獅為皮》:書寫異質烏托邦〉分析翁達傑如何重寫多倫多城移民的空間經驗,以及他們如何挪用城市空間以作為抵抗策略。《以獅為皮》呈現這樣的矛盾:權力滲透至各空間角落,卻無可避免地遭遇主體的抵抗。傅柯的「異質烏托邦」(heterotopia)概念有助於我們理解此矛盾:宰制與反抗、秩序與失序實為共存關係。第四章〈解構中心∕邊緣:《英倫情人》中的德勒茲式繪圖學〉首先批判中心∕邊緣的空間典範:對照於充滿霸權與壓迫的中心,邊陲常被浪漫化為抵抗的場域;然而此空間觀奠基於二元對立邏輯。為突顯空間是更複雜的交疊過程,筆者以德勒茲與瓜達理的「平滑空間」(smooth space)及「條紋空間」(striated space)來重新思考空間的動態關係:空間是力量(force)匯聚的場域(field),這些力量時而相互角力,產生矛盾;時而構連,機動接合(assemblaged);時而組織疆域(territorialized),又忽而解疆域化(deterritorialized)。第五章〈逃逸家園─移動中的空間歸屬感:《菩薩凝視的島嶼》〉指出作者翁達傑未將邊緣(如斯里蘭卡)置於優位,以返(反)寫(write back)帝國;相反地,他挑戰反殖民(anti-colonial)論述中常見的思維:邊陲,亦即被殖民的母國,代表應許「培力」(empowerment)的所在,俾使被殖民的主體尋回國族認同。對此,筆者將論述家園的概念如何受區位政治(politics of location)所建構,並探討此概念如何在跨國移動的情境下面臨解構。Item 多麗絲.萊辛《希卡斯塔》中的潛態宇宙觀(2013) 鄭如玉; Ju-yu Cheng在《希卡斯塔》(Shikasta)這本屬於首部「外太空」(outer-space)科幻系列的小說中,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多麗斯.萊辛(Doris Lessing)意圖呈現一個存在矛盾又共生共存的混沌宇宙演化過程,她以雙重觀點(dual vision)勾勒出寓言式的兩種地球面貌,並套用烏托邦/反烏托邦的主題呈現:一方面以近距離、局部觀點描繪受個人主義的宰治的希卡斯塔/地球 (Shikasta)日趨墮落的物種與實際社會政治環境;另一方面則以殖民主星球加諾波斯(Canopus)的遠距離觀點看待希卡斯塔/地球,藉由宇宙共感與演化所構成的宇宙潛態轉變來看待希卡斯塔/地球(Shikasta)的時空變化。萊辛旨在發現一個能超越二元對立的新興烏托邦宇宙(潛態混沌宇宙)。矛盾的是,這個新興宇宙竟從一個銀河殖民的關係開始。我們該如何從殖民關係中解讀這兩種觀看希卡斯塔(地球) (Shikasta)的觀點?萊辛又如何調和兩種看似相互矛盾的關係:一個是墮落的社會政治光景,另一個是宇宙進化。殖民系統又如何啓動宇宙進化?這個二元的殖民系統又如何在內部矛盾中自我超越?特別是當萊辛呈現出殖民兩造關係時,她意圖超越當代地理政治困境而描繪出的代表宇宙進化力量的潛態烏托邦常常招來「退化」,甚至是「背叛」的評價。為了反駁這樣的誤解及替萊辛如此精妙的遠見辯解,我的論文致力於闡明這幅有著自相矛盾複雜性的動態錦織畫。 這個矛盾首先就出現在萊辛所描繪的共生殖民關係中。我的論文想琢磨的是,她如何以雙重觀點(dual vision)勾勒出一個多元共生的動態混沌宇宙。萊辛的雙重觀點(dual vision)意欲揭示能量之間的流動而不是二元對立的展演。萊辛一生投入政治活動、精神分裂議題與蘇菲主義(Sufism),她明白以單一觀點捍衛信念的徒然,因為單一觀點必陷入二元對立(dichotomy)的泥沼。這得來不易的覺醒在《希卡斯塔》(Shikasta)這部作品中於焉成型。潛態宇宙演化的達成並不在於消除實存的社會政治條件,而是如萊辛般將矛盾而分歧的社會政治元素廣納入內,呈現出其潛在多樣性。在小說中,萊辛豐富化喬荷(Johor)這位潛態的銀河使者,突變的倖存者、擴張的城市與持續演化的文檔式(archival)宇宙記憶的目的在於創造出一個持續演化的混沌宇宙。混沌宇宙中交織著相生相剋力量之間的互動:加諾波斯(Canopus)與希卡斯塔(地球) (Shikasta)之間、殖民主與被殖民者之間、遠觀與近觀之間、宇宙進化與社會政治的墮落之間、和希卡斯塔個人化而侷限於地球的內在空間與加諾波斯客觀而廣大的外太空視野之間的相互流動。 本論文將借用德勒茲對於「潛態」的看法,包括他的個體化、知感、情動 (情感)、渾沌宇宙與非個人記憶理論,旨在闡明萊辛在《希卡斯塔》(Shikasta)中藉由雙重觀點的擺盪呈現出一多元共生的潛態混沌宇宙:本文處理在潛態與實存兩端所涵蓋的身份、空間與時間種種擺盪如何激盪出一擺脫二元對立之多元共生混沌宇宙。 本論文的主體分成三個章節。核心論述的主旨,在討論當主體、空間與記憶都被加諾波斯(Canopus) 星球的宇宙殖民計劃所制約時,萊辛所企圖呈現的潛態混沌宇宙如何暫時超越各種實存的存有或政治社會框架、鬆綁主體、空間與記憶的枷鎖並重新界定了宇宙演化的軌跡。 第一章主要探討本小說主角喬荷(Johor)身為銀河系使者與其種族間矛盾的關係: 為何喬荷(Johor)能既服從又背離其隸屬殖民星球所制定的宇宙計劃,並且,他如何能穿梭在不同世界與真實的不同面向中,並居中調和鼎鼐。在論文中,我將闡明雙重觀點(dual vision)如何搖擺在潛態的宇宙演化與實存的殖民計劃之間並激盪出多樣性:這樣的擺盪呈現在潛態的殖民星球使者喬荷(Johor)與實存的喬治(George)(喬荷在地球上的化身)之間並發散成萬花筒般的多元變化。喬荷(Johor)的多重身份使得個體與帝國間的矛盾關係變得可能。作為一個宇宙潛態的代言人,喬荷(Johor)能超越實存個體的限制,揭露宇宙演化的各種可能性。 本章節將借用德勒茲關於個體化的理論來理解喬荷(Johor)如何超脫其種族的限制,並引導希卡斯塔人以及他的族人參與宇宙的進化,進而詮釋萊辛如何以潛態的宇宙能量(SOWF)修正以加諾波人(Canopeans)為中心的宇宙計劃,並藉由如此的修正,促成一場宇宙演化革命。 在第二章中,我試著探索小說中萊辛並置古老城市與浩劫後未來城市的意圖:一個是古老而僵化的殖民系統,另一個是新興直覺演化式的新設計,這兩股勢力形成一特殊雙重觀點使得潛態與實際間的共生變得可能。一個是殖民主計劃要實現的遠古幾何城市,另一個則是潛態化的浩劫後城市,萊辛試圖解釋這兩股勢力如何幫助形成在希卡斯塔(地球) (Shikasta)上倖存者與城市之間無法區辨的關係,這樣的關係使得兩者能進而與宇宙力量(SOWF)產生連結。事實上,城市與倖存者之間界線的消融有助於形成一種海納岩石、植物、猩猩、巨人、希卡斯塔人(Shikastans)、加諾波人(Canopeans)等概念的新的「我們」(We)。我將引用德勒茲(Deleuze)與瓜特里(Guattari)對於知感、情動 (情感)、渾沌宇宙的看法去理解倖存者與城市之間的微妙關係,並且藉著城市演化的觀念,闡明萊辛的潛態宇宙觀,最終揭示啟動潛態渾沌宇宙進化的關鍵元素: 全新的「我們」(We) 。 第三章旨在探討萊辛如何將兩種與記憶相關的矛盾敘述揉合。其一牽涉到詳細的心理記憶,其二則是客觀的宏觀記憶。小說中,在主角喬荷(Johor)對於記錄希卡斯塔(Shikasta)的正當性質疑後,藉著猩猩、巨人與另一宇宙能量(Lock)的幫忙,他才能夠探索並改變看似客觀的回憶,因而同時參與了宇宙記憶的演化過程。在我的論文中,德勒茲對於柏格森的記憶概念挪用有助於解讀記憶的雙重觀點:實證的個人記憶與不存於大腦的潛態記憶。以喬荷(Johor)的多重身份為例,藉由不同的化身與綿延的潛態生命,喬荷(Johor)以暫時性顛覆時間限制的手段介入宇宙記憶的文檔母體,使他得以與共存的過往宇宙記憶互動,並進而參與了潛態渾沌宇宙的演化過程。Item 生命哲學與荒誕邏輯:卡洛爾《愛麗絲夢遊仙境》與《愛麗絲鏡中奇遇》的德勒茲式閱讀(2012) 蔣裕祺; Yu-Chi Chiang本論文檢視路易斯‧卡洛爾《愛麗絲夢遊仙境》與《愛麗絲鏡中奇遇》兩本小說中的荒誕邏輯。在視荒誕邏輯為卡洛爾生命哲學的前提下,本文討論卡洛爾如何引發愛麗絲奇遇旅程中語言、主體性及時空記憶的荒誕,以達到顛覆愛麗絲的目的。 時至今日,荒誕學派仍有大量文獻將卡洛爾兩本愛麗絲小說中的荒誕讀成封閉、自我指涉的語言系統。這本論文有別於以往讀法之處,在於檢視生命哲學與荒誕邏輯之間被忽略的關係。鑒於本研究所採取的理論立場,以及上述領域現狀的簡要回顧,本研究探索的問題是:荒誕邏輯在卡洛爾生命哲學的建構中,是否扮演重要角色?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假設眩暈效果是在愛麗絲的人類有限性之力衝擊到未然夢境中非人無限性之力時產生,而闖入的域外所造成的皺摺如潮汐漲落般刷洗掉兩波海潮間在沙灘上所畫的一張臉,並以迫近此刻的生命力來抵禦宿命,開啟生命哲學頓悟的契機。基於此項假設,我們希望能更了解「人可以怎麼存活」的存有倫理議題。 本論文的主體分成三個章節。核心論述的主旨,在討論荒誕夢境如何以荒誕的眩暈效果解放愛麗絲的語言、主體性及時空記憶。第一章〈卡洛爾怪誕語言中的直覺譫慾力〉處理以下研究問題:何以像〈刧搏沃麒龍〉這樣的荒誕詩,會在愛麗絲無法理解的情況下,反倒激發她的靈感?一反荒誕學派將卡洛爾的荒誕詩讀成封閉、自我指涉的語言系統,我們主張他詩中譫慾役使的語言怪獸已回到地表,遊移於意義與荒誕之間的無人疆界,以直覺感知進行對角線式的橫貫運動。在意義的領域中,卡洛爾的荒誕詩過度生產沒有意義的意義,以達到意義的零度,並以詩作為反實現化力場,將已體制化的現狀流變回直覺式的未然。第二章〈「你是誰?」—域外之爪下愛麗絲的主體化過程〉,使用傅柯的域外理論及德勒茲在《傅柯》一書中所闡述的域外之爪,檢驗愛麗絲的主體性。本章旨在闡明,愛麗絲對自我視聽檔案的認知,不斷遭受如身形變化(可視感受圖式)及邏輯衝突(可述自發圖示)等域外之力的闖入而天旋地轉。另一方面,人的生命力所潛藏的狂熱的好奇心,驅使愛麗絲域內之力皺摺其他域外之力,使得主體化區域因不斷遭逢「域外內部化」而得以抗拒生命的僵斃,並建立對自我的倫理關係。第三章〈纏擾的記憶:愛麗絲穿越的荒誕時空〉討論愛麗絲身處的混宇時空所造成的記憶暈眩。瘋狂茶會中時間的凍結及空間的置換,以及紅、白皇后的「兩個國度說」不斷提醒著愛麗絲,這位國家機器派來的城鎮量測官,已進入平滑時空的未然幽微世界。歷史的記憶及空間的經緯敵不過語言及口腹之慾的暴力侵襲,使愛麗絲只能記得,過去的「貧乏」記憶逐漸蛻變為忘卻現在、憶及未來的域外記憶。本章的結論是:愛麗絲越是從記憶中重述奇遇的「歷史」,她就越有可能因生出野性的記憶而丟掉地圖,走進地下與鏡中的「狼群」中。Item 技術與潛勢:魔術中的物我動態關係(2017) 黃凡甄; Huang, Fan-chen本篇論文旨在呈現並思考魔術中的技術與潛勢。一般而言,魔術被視為玩弄感知的把戲,魔術師機械式地操控物件與觀眾的注意力,也因此喜歡觀賞魔術的人經常被貶為傻子。魔術以顛倒真實為基礎,實際上其魅力源自於物件與表演所蘊含的潛勢。據此,我主張魔術可連結我們對於客觀世界的知覺體驗與形上學思考。 本論文由緒論與三個篇章所組成。緒論部分概述魔術包含理性設計與人們對於奇蹟的渴望,並指出魔術之所以引人入勝,在於人類對於物的自主性的矛盾感知。第一章簡述現代魔術歷史並著重於技術的探討,強調設計與製造的原理應獲得重視,並從人與物之間的「共同生成」面向來解釋魔術。第二章著眼於觀眾的感知,論述觀眾對於魔術的詭異體驗使得物質世界的生命力得以被觸及。第三章則採用德勒茲與西蒙棟的生成 (becoming) 與潛勢 (potentiality) 概念來闡述物我動態關係中潛能互相磨合、消解的物質樣貌。最後,我轉向物件導向本體論 (object-oriented ontology),指出其中以去主體化角度所展現的對於世界的美學與倫理思考使我們得以重新審視魔術。Item The “Bitter Necessity” of Debt:(英語學系, 2011-03-??) Steven ShaviroGilles Deleuze outlines a movement from Foucault’s disciplinary society to what he calls the control society. Foucault himself traces this movement in his lectures on The Birth of Biopolitics. Faced with the incipience of neoliberalism, both Deleuze and Foucault shift their focus away from biopolitics, or the regulation of bodies and populations, and return to a kind of quasi-Marxist concern with political economy. Almost in spite of themselves, they both rediscover political economy at the heart of social processes that had previously seemed to be of an entirely different order.Item Nomadic Flows(英語學系, 2005-01-??) Bogue, RonaldItem Difference and Repetition in Deleuze's Proustian Sign and Time Machine(英語學系, 2001-01-??) Ronald BogueItem The Writing of the Dionysian(英語學系, 2001-01-??) Tsu-chung 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