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9 of 9
  • Item
    莊子「魚之樂」析論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13-12-01) 沈維華
    魚是莊子追求生命逍遙自在的象徵。莊子藉魚喻人,認為人惟有如「化而為鳥」之魚遨遊天地,如「相忘江湖」之魚自然忘我,才能通達於道而至美至樂。莊惠二人在濠梁觀魚,因觀看事物的視角與心境之殊異,而展開一場「魚之樂」之論辯。惠施偏客觀知識的邏輯分析,以「分別之知」觀察水中之魚,是以人魚有別,物我有隔,因而斷言「人不知魚之樂」;莊子則重主觀審美的直覺體會,以「無待之心」觀賞水中「出游從容」之魚,是以人魚如一,物我混同,故莊子能「感知魚之樂」。 「魚之樂」的故事,並非著意於莊惠論辯之勝負,而是從人與人、人與物之間,彼此尊重為出發點,以不起分別作用之心靈,觀照世間;以調暢逸豫之精神,遊於人間,體現莊子追求逍遙自在、審美超越的生命境界。
  • Item
    莊子「無用之用」思想探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14-12-01) 沈維華
  • Item
    莊子、向郭與支遁之逍遙觀試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1998-03-01) 沈維華
    莊子哲學可以逍遙二字貫通之。何謂逍遙﹖歷來學者詮釋不一。本文先分別以「無待無為」、「適性」、「即色義」來揭示莊子、向郭、支遁三家之逍遙觀。再進而比較三者之關係,從中探討以下兩個問題: 一是向郭逍遙義能否真的相應莊子之旨趣﹖一是支遁的逍遙義真能取代向郭之原注嗎﹖希望藉由對原典的解讀與理解,能對逍遙義有較周全的認識。綜觀莊子、向郭與支遁三家之逍遙義,儘管其觀點不一,然卻有其共通之處,即是惟有在無待境地上的聖人,才稱得上真正的逍遙。
  • Item
    試論《莊子》的言意困境與審美超越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2007-09-01) 沈維華
    《莊子》對言意關係有諸多論述,總歸於「言不盡意」。而面對「言不盡意」的困境,莊子則是提出「得意忘言」論,試圖以「忘」的方式,「虛」的態度來解決,亦由此達到主觀精神的超越,進入大美至美的境界。
  • Item
    莊子之「忘」探析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13-06-01) 沈維華
    《莊子》「忘」之意涵有二:一為世俗之「遺忘」,一為深刻反映莊子思想之「體道之忘」。體道之「忘」,是以「忘形」保全其德、以「忘知」去分別心、以「忘言」打破語言限制,使道體渾然彰顯。莊子藉「技進於道」彰顯道趣,體會「大美」的境界;而「大美」境界之達成,是以「忘」作為核心工夫的。「忘」對技(藝)術的意義,在於「忘」使技(藝)術創作達到「物我相忘」的審美境界。
  • Item
    孤獨的莊子初探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2011-12-01) 沈維華
  • Item
    試論《莊子》的言意困境與審美超越
    (國文學系, 2007-09-??) 沈維華
    《莊子》對言意關係有諸多論述,總歸於「言不盡意」。而面對「言不盡意」的困境,莊子則是提出「得意忘言」論,試圖以「忘」的方式,「虛」的態度來解決,亦由此達到主觀精神的超越,進入大美至美的境界。
  • Item
    莊子、向郭與支遁之消遙觀試析
    (國文學系, 1998-03-??) 沈維華
    莊子哲學可以逍遙二字貫通之。何謂逍遙﹖歷來學者詮釋不一。本文先分別以「無待無為」、「適性」、「即色義」來揭示莊子、向郭、支遁三家之逍遙觀。再進而比較三者之關係,從中探討以下兩個問題: 一是向郭逍遙義能否真的相應莊子之旨趣﹖一是支遁的逍遙義真能取代向郭之原注嗎﹖希望藉由對原典的解讀與理解,能對逍遙義有較周全的認識。綜觀莊子、向郭與支遁三家之逍遙義,儘管其觀點不一,然卻有其共通之處,即是惟有在無待境地上的聖人,才稱得上真正的逍遙。
  • Item
    《莊子》「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釋義
    (國文學系, 1999-03-??) 姜聲調
    《莊子.天下》篇,把老子思想學說總結為:「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謙下為表,以空虛不毀萬物為實。」其中,前兩句是最能夠貫穿老子的宇宙本源,而用以這一些概念來描繪其宇宙之理論體系的。對此,學者的歧見,言人人殊,紛然相雜,從斷句、注釋到解析都各執一端。不過,若能揭示《老子》首章之旨,則《莊》述意義可豁然貫通。梁啟超開始做出「常無」、「常有」的解釋,大體上與「道」之體用為一體的觀念類似。梁啟超所謂「建之常無、常有之兩元,而實歸宿於一」的解析,以及許抗生所言「『常無有』與『太一』皆指的是老子的『道』」。然則,若「常無有」分讀成詞,恐未免偏離老子的原義,故蔣錫昌說:「若必欲字字而分別之,則將愈別愈晦矣。」可見,《老子》一書闡明「無」、「有」同出於「道」而異名,而其首章乃全書「眾妙之門」。因而其宇宙思想,應該還是繞著「無」、「有」體用的關係,實有必要敘述各項有關「道」之涵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