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戰後彰化地區區域發展的時空差異
    (2014) 莊立宏; Chuang, Li-Hung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清末、日治與戰後三個時間斷面,彰化地區區域發展的空間差異。首先,以清末日初的農地生產力與水田率為指標,瞭解清末彰化地區各街庄的農業發展的空間差異;日治時期,則是利用人類發展指數(HDI)轉換而成的地方發展指數公式,藉由嬰兒死亡率、就學率與農工產值的資料統計,瞭解昭和9年(1934)彰化地區區域發展的空間差異;戰後,同樣利用地方發展指數,藉由嬰兒死亡率、粗在學率、成人識字率與人均GDP等資料統計,分別探討民國50年(1961)、60年(1971)、70年(1981)、80年(1991)、90年(2001)五個時間點,彰化地區區域發展的空間差異,並且歸納出戰後彰化地區區域發展變遷過程的四個類型:穩定發展型、成長型、成長相對落後型與波動型。最後分別以彰化市、田中鎮、大城鄉與和美鎮為例進行個案研究,以產業發展的角度切入,再探討與當地交通、人口、都市發展的關係,而後更進一步探究其文化與社會面的發展,以符合人類發展指數(HDI)綜合性指標的概念。 透過量化分析與質性描述,本研究所得結果如下:(一)利用單位土地收穫金、水田率與地區發展指數等指標進行分析,清末與日治時期彰化地區區域發展的空間差異大致相同,高度發展區集中於彰化地區的東側,而低度發展區多分布於西、南部地區;(二)透過地方發展指數的分析,戰後彰化地區域發展的空間差異,高度發展區集中於北彰化地區,低度發展區則集中於南彰化地區,而且以時間為軸,歸納出彰化地區內部各鄉鎮市可分為穩定發展型、成長型、成長相對落後型與波動型等四種發展變遷類型;(三)藉由迴歸與個案分析,得知戰後彰化地區內部區域發展,主要是受到經濟因素-人均GDP的影響,導致內部區域發展呈現空間差異;換句話說,產業活動的興盛與否成為造成內部區域發展差異的主要因素。此外,交通易達性的高低與工業區設立與否皆會影響一地產業發展。因此,各地發展程度深受多項因素交互作用的影響。
  • Item
    彰化平原農業土地利用變遷與地區差異
    (2013) 毛嬿媖; Yan-Ying, Mao
    彰化平原作為台灣的農業重鎮,其農業土地利用方式亦隨著不同時期而有所差異。因此,本文透過 Weaver 的作物組合指數,並採用 1925年、1930年、1935年的《台中州統計書》以還原日本時代彰化平原的農業土地利用概況;而戰後則是以 1950 年始至2010年終,每隔10年的《彰化縣統計要覽》作為該時期的農業土地利用概況之展現。 彰化的平原地形、氣溫高、雨量充足等,皆為本區的農業發展提供了一個相當優越的發展背景。不過,降水集中卻是本區農業開發之一大限制。因此,早期的平埔族聚落,多在取水方便之高地,農業發展較為緩慢。這種情形一直持續到康熙年間,以施士榜為首的開墾下,第一座大型的水利設施——施厝圳完工。 亦帶動整個彰化平原的土地墾殖,使得彰化平原的土地開發達到第一波的飽和期。 在清代末期,呈現極高度的水田化地景。 而後,日本政府開始治理臺灣,透過一系列的政策使得彰化平原的農業土地利用呈現三個不同的發展脈絡:北部以水稻為主的單一作物組合、中部以水稻為主、蔬果為輔的複雜作物組合形態、南部則同時具有多種作物組合類型的形態。 到了戰後,再次經歷政權的移轉,此時的農業土地利用亦產生極大的變革。戰後初期,整個彰化帄原呈現極為複雜的土地利用形態,區域化不明顯。直到 1990 年始,平原內部開始轉向以水稻為主的農業土地利用方式,農業土地利用分區亦大抵出現。此時則呈現四個不同的區域發展:北部水稻單一作物組合、中部水稻複合區、南部水稻單一作物組合、西南部高雜異度作物組合。 從彰化平原的個案中可發現:本區的農業土地利用,與不同時期、不同人群使用下,所產生不同的農業地景,也使得整個彰化平原的農業區劃有所差異。另外,即使至今日,整個彰化平原的農業土地利用仍深受自然環境與其過去發展脈絡的影響,且本區的作物種類有明顯朝向專業化發展之趨勢。
  • Item
    清代彰化永靖、埔心、員林地區閩客族群空間分佈及其特色
    (2014) 施縈潔
    彰化縣永靖鄉、埔心鄉、員林鎮地區具有特殊的閩南語腔調,本文以空間分析的方法,蒐集研究區世居宗族資料和歷史背景,分析此地的族群結構,並探討的族群空間分布、信仰祭祀圈以及族群關係。 根據資料統計,研究區內的世居宗族主要來自潮州府饒平縣、漳州府詔安縣及平和縣,來到本地之後,在分布上呈現潮州府佔居研究區中部與西南部,漳州府佔居東北部的狀況,具有明顯的地緣性色彩。在族群結構上,客家宗族數略高於閩南族群,在空間分布上有同音系社群聚集的現象,員林鎮東部為漳州閩,永靖、埔心鄉中部則是以潮州閩為主。本研究區主要姓氏張姓、黃姓、陳姓,具有同姓聚集的狀況,其他姓氏也有這樣的狀況,具有強烈的血緣性,而這些世居宗族的族群關係,在地緣上由近到遠、由親至疏,建構出本地族群的空間分布。本地的主要廟宇信仰祭祀圈因族群、原鄉祖籍而有所不同,如溪湖霖肇宮與潮州移民、大村五通宮與黃姓宗族、永安宮與七十二聯庄組織等,本文從歷史上的大型分類械鬥事件以及當時的族群關係來分析祭祀圈結構,以釐清當地族群互動的時間與空間變遷。 在族群分類上,研究區原鄉的饒平縣、詔安縣、平和縣和南靖縣等是閩客交界帶,透過地名和現在的語言界線,判斷研究區世居宗族的族群屬性,並從清代的械鬥中瞭解族群關係的變化。在彰化平原上,本研究區是粵人比例最高的地區,但並不是因為粵人較閩人晚到或是本地自然環境差而被迫選擇之地,且在清代的文獻中,「粵人」和「客人」並非和現在所說的「客家人」同義。另外本地有相當多的「福老客」族群,本文探討了幾個常見被認為是福老客的指標,並且嘗試釐清這些指標與福老客的相關性。 整體而言,本研究區目前幾乎是閩南語優勢區,歷史上出現過的潮汕話、詔安客話、饒平客話已經所剩無幾,但還有殘留一些語音在日常生活中,而地區性的大廟也可以從祭祀圈範圍看出族群意識的影響。
  • Item
    彰化永靖及埔心地區閩客族群裔的空間分布特色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2013-11-01) 韋煙灶
  • Item
    彰化永靖及埔心地區閩客族群裔的空間分布特色之研究
    (地理學系, 2013-11-??) 韋煙灶; Yen-Tsao Wei
    本研究採取田野調查、文獻分析與地圖分析並行方式,利用閩、客式地名詞所繪製的原鄉閩客歷史方言圖,將文獻及田野訪查到的永靖及埔心的世居家族祖籍放到此歷史方言區圖中,藉以推斷永靖地區各世居家族的族群歸屬,並進而統計各族群及社群的人口比例及分布特色。研究區世居家族的祖籍均頗為分散,但以饒平籍為多,但祖籍屬饒平的閩南族群與客家族群比例相當,由於某些研究者偏向將饒平籍移民均歸饒平客,可能造成後續諸多研究推論的誤解。語言隔閡、省籍意識和族群意識衝突,使永靖及埔心在歷史進程中,分類械鬥頻仍。隨著時間的演進,彰化平原東南部屬於漳州閩南族群裔佔優勢的區域,使得相對弱勢的客家族群裔趨於福老化,族群意識也隨之轉化;由於研究區饒平世居家族數居優勢,使得其口音雖偏漳州口音但表現出潮汕話的特點。此一人文地理特色發現的學術意義,不僅可用於臺灣語言研究的解釋上,更重要的是有助於釐清研究區歷史上的閩、客族群互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