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News
Browse
1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關係子句於英語為第二語言之即時處理研究(2010) 賴昱達; Yuda Lai本論文研究主旨為探討不同程度之台灣英語學習者理解英語關係子句之即時處理歷程。本研究劃分為兩大部份:第一部份(實驗一與實驗二)觀察英語學習者如何處理帶有「先行詞(filler)-間隙(gap)結構依存關係」之主/賓語提出關係子句,並檢視非結構因素(詞頭之名詞生物性)於其處理過程中之角色;第二部份(實驗三與實驗四)觀察英語學習者如何處理帶有「主動詞-過去分詞結構歧義性」之省略式關係子句,並檢視非結構因素(名詞生物性和動詞做為過去分詞之頻率)於消歧過程中之角色。研究方法皆以自訂步調(self-paced reading)與眼動追蹤(eye-tracking)二種線上閱讀實驗法來了解結構與非結構因素於學習者處理語句的歷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並檢視其是否如淺層結構模型(Shallow Structure Hypothesis, Clahsen& Felser (2006a))所假設之與母語人士的語句處理歷程有著本質上的不同。本研究中各實驗之受試者皆為二組不同英語程度之台灣英語學習者(分別為符合《歐洲共同語文參考架構》所定義之中級與高級程度)和一組以英語為母語之外籍人士。 第一部份的研究結果顯示,不管對英語人士或學習者而言,主語提出的關係子句較賓語提出的關係子句容易理解,而帶非生物性詞頭之賓語提出關係子句又較帶生物性詞頭之賓語提出關係子句容易理解。上述之「主語優勢」以及名詞生物性造成關係子句處理難易度的不同顯示出結構與非結構因素皆影響了處理關係子句之即時歷程,也證明了學習者於語句處理過程中可運用的資訊與英語人士並無本質上的不同,唯一的差異在於如何運用名詞生物性於依存關係的建構或修改方式。本研究主張英語人士處理主/賓語提出關係子句的模式支持了以語句結構為本的「模組假設」(module-based hypothesis, Frazier (1987)),而英語學習者的處理模式則支持了以功能為本的「約束假設」(constraint-based hypothesis, McDonald et al. (1994)),因為自訂步調的實驗結果顯示在非結構因素所提供之訊息彼此產生衝突時,英語學習者傾向不做立即的句法分析決策與指派句法角色給關係代名詞,因此上述的「主語優勢」以及名詞生物性對語句處理的影響只反應在主動詞區。此「延後決定」之假設也於眼動追蹤實驗裡得到證實:上述效應只反應於語句再加工的二項眼動指標(regression path time與total reading time)但未反應於初始語句處理的二項眼動指標(first pass time與first pass regression ratio)。學習者英語程度的差別只反應在處理語句的速度,但並無證據顯示使用的處理策略有所不同。 第二部份的研究結果顯示,不管對英語人士或學習者而言,消解「主動詞-過去分詞結構歧義」的方式與詞彙歧義消解的機制類似,支持了以功能為本的「約束假設」(constraint-based hypothesis, McDonald et al. (1994)),也證明了學習者於語句處理過程中可運用的資訊與英語人士並無本質上的不同:於語句處理的初始階段中,名詞生物性與辭彙頻率等非結構因素皆與最小連接處理原則(Minimal Attachment)所造成的歧義產生立即性的交互作用,因而造成消解「主動詞-過去分詞結構歧義」之難易度有所不同。其間的差異在於如何運用非結構因素來消解歧義的方式:對英語人士而言,當主詞為非生物性名詞時,不管動詞辭彙頻率高低,皆能避免花園路徑句(garden path sentence)的產生,因此消歧介系詞片語(by phrase)的出現並不會造成更長的閱讀時間,而辭彙頻率的優勢只反應於介系詞片語後的主動詞區內;對學習者而言,當訊息產生衝突時(如辭彙頻率高但主詞為生物性名詞),交互作用則提早反應於歧義動詞區內的處理時間,此處理成本能有效避免花園路徑句的產生。上述的處理成本交換機制(trade-off mechanism)也透過眼動追蹤實驗的first pass time與regression path time二項指標獲得支持。學習者英語程度的差別則反應了其對何種非結構資訊的敏感度。 綜合上述結果,英語學習者於關係子句的處理歷程中,可運用的資訊與英語人士並無本質上的不同。然而學習者傾向評估訊息的一致性,當訊息彼此衝突時,可能造成「延後決定」的策略運用或處理成本交換機制的產生,而對訊息的敏感度又與學習者本身的語言程度有關。因此,本研究主張第二語言的語句處理模式支持了以功能為本的「約束假設」(constraint-based hypothesis, McDonald et al. (1994))。Item 論賽夏關係子句結構(2010) 李定武; Ting-Wu Terry Lee本篇論文主要探討賽夏關係子句結構及其之句法衍伸行為與句法上之特徵。一般而言,語言學者普遍認為關係子句具有跨語言之普遍性,並且存在語序上、用詞上、句法特徵上、策略上之差異。句法特徵實為本論文之重點。 自六零年代末,Smith(1969)以降,提出關係子句與冠詞(determiner)之間關係緊密,關係子句研究與論述如雨後春筍。然而七零年代,Chomsky (1977)提出關係子句結構與疑問句結構之間的相似性後,驗證關係子句為一種修飾性片語,以Adjunction 方式緊扣名詞組,並且形同疑問句之內在衍生方式,以算符(operator)做 A’-movement, 留下軌跡視同變數(variable),並有算符,變數,與先行詞三者共指(co-index),達成關係子句之派生,成為普遍接受之論。然而舊聲未絕,進入九零年代,Kayne (1994)之反對稱理論(Antisymmetry),使得句法結構以純粹右傾,並且在深層結構中普遍帶有spec-head-comp的語序之外,更將關係子句與冠詞之間密不可分關係予以重新討論,令冠詞D° 選擇關係子句作為補語,進入兩方理論激烈爭論時代(c.f. Borsley 1992, 1997; Bianchi 1999, 2000; De Vries 2002)。 本論文經過發音人反覆驗證,目前認為,賽夏關係子句單純,沒有明確之關係子句標記,亦無疑問詞作示。前人所言功能詞 ’ima 為關係子句標記(Yeh 2000)並不全然正確,畢竟’ima 可出現於一般直述句而領導謂語;語序上,過去學者認為賽夏具有兩種語序,意即名詞先行詞前與後並存 (ibid.),此論點使賽夏似於其他南島語與其特徵(c.f. Liu 2004; E. Aldridge 2004),然而,因為賽夏關係子句無明顯標記 (其他複雜句亦如是),實難區分該表達為先行詞後關係子句(postnominal),或為相同主題所鏈的兩個完整句子。故此,在缺乏證據下, 本文暫不排除也不考量先行詞後關係子句之可能性。然而先行詞前關係子句,必須由「語序」作為關鍵證據。策略上,賽夏語具有限定與非限定之結構,但非限定結構使用之環境極為受限,本文將提出兩者之區辨,以及使用之分布。 句法上,過去學者普遍採取Chomsky (1977)之論證,將關係子句視為 Adjunction 結構 (Liu 2004 謂之傳統分析法);後隨補語分析法 (Complementation approach) 盛起,近來句法學家大致採以此法,即使仍有不少學者並未放棄前言,甚至提出折衷之道 (c.f. Aoun and Li 2003)。根據語料所得,本文將採用補語分析法,並以提出相關語料佐證,證實以補語分析法,最能解釋賽夏關係子句之句法現象,同時,藉由Bianchi (1999)同時針對左緣結構之擴充(Rizzi 1997) 以及Kayne (1994)理論之補述,反映出其理論對深層語法解釋能力。 最後,本論文也深入探討採用補語分析法分析賽夏關係子句後所造成的困難,包括量詞詞組本生位置,先行詞絕對的高範疇以及由來,以及以探針-目標關係(Probe-Goal Dependency Chomsky 2001)解釋外冠詞與先行詞之間如何達成構詞上的呼應(Agreement).Item 年齡在漢語兒童表現關係子句上扮演的角色(英語學系, 2014-11-??) 許淳潔; Chun-Chieh Hsu以中文為母語的兒童是否於主要名詞在後的中文關係子句表現上有主賓不對稱的現象,一直以來廣受爭議與討論。根據過去的研究結果,本研究假設年齡為影響因素,以語句模仿實驗測試三個年齡組(分別為三歲、四歲、及五歲)的兒童。實驗結果顯示,五歲兒童組在主語關係子句(subject-gap RCs)的表現較賓語關係子句(object-gap RCs)為佳,其他兩組兒童則無此顯著表現。此外,與三歲兒童組比較,四歲兒童組的表現較少為片斷式語句,但四歲兒童組又較五歲兒童組容易丟失關係子句之標記「的」;這些現象說明年齡在關係子句的表現上具有關鍵性,且四歲是關係子句表現的過渡時期。綜合以上可知,當兒童能穩定地模仿關係子句, 通常在四歲之後, 他們的關係子句表現能展現明顯的主賓不對稱;另外,我們的研究結果建議在評估兒童的關係子句表現時, 應將與年齡相關的發展制約( developmentalconstraints)以及認知處理制約(processing constraints)納入考量。Item 中文母語者在英文關係子句之習得發展(英語學系, 2015-05-??) 林祐瑜; Yowyu Lin在闡釋關係子句的處理和習得之困難處時,先前的研究幾乎都著重於兩個重要的理論:『名詞片語可存取階層』及『感知困難假說』。近幾年來,『依附區域理論』提出針對句子的每一個字詞做出能量單位的運算法則。此理論在心裡語言學領域也已獲得廣大的注意和研究支持。本研究旨在看中文母語者在英文作文裡關係子句的使用多寡,用以檢視三個理論。中文母語者寫的英文作文並不像傳統其他研究一般要求受試者判斷文法正確性或是結合句子使用。後兩種方法都直接的將受試者的注意力引導至關係子句上。但卻不知在自然不受引導的狀態下,外語學習者關係子句的產生是否與先前研究結果一致。此外,在外語研究上,因語言程度佔了一個重要的位置,故本研究收集了五種程度的學生英文作文:高二學生,高三學生,大學裡非英外文系學生,英外文系大一學生,與英外文系大二學生。每一個族群的學生作文皆包含四萬字左右。本研究細查學生各種關係子句使用狀況,並計算各種關係子句的總數。研究結果發現不同英文程度的確會產生數目多寡不一的關係子句。隨著英文程度提升,學生在作文中也有顯著較多的關係子句產生。最後,本研究也發現每個理論皆有其獨到貢獻處,可用來解釋不同程度學生的關係子句產出狀況。Item 主題冠對臺灣兒童表達中文關係子句之影響(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外語學院, 2013-12-01) 楊立勤; 陳純音; 林千哲Item 英語關係子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文教學中心、Airiti Press Inc., 2004-07-01) 劉明儀; 陳純音Item 古漢語「所」字結構的句法分析(1999/08-2000/07) 丁仁Item Hakka Noun Phrases(英語學系, 2011-01-??) 曾郁景; Yu-Ching Tseng這篇論文主要探討限定和非限定關係子句的結構,並以雙向優選理論作為理論架構,區別兩種關係子句的語意以及句型結構。本篇論文以傳統單向優選理論分析解釋客語名詞片語的基本結構,並進而主張傳統單向優選理論無法成功解釋限定和非限定關係子句的結構區別,而必須使用雙向優選理論方能將兩種關係子句與其限定和非限定語意做適當的連結。此外,本篇論文亦顯示由於雙向優選理論允許循環式的表格分析,兩種關係子句得以在同樣的限制條件下,將標記的句型連結標記的意義,未標記的句型連結未標記的意義。Item Word Order Effect in Children's Garden Path of Relative Clauses(英語學系, 2006-07-??) 蘇宜青Item Verb Bias in Mandarin Relative Clause Processing(英語學系, 2011-01-??) 林祐瑜; Yowyu Lin; Susan Garnsey近來研究指出動詞內的結構意涵對語句處理有重要影響。舉例來說,英文中的「admitted」後面比較常接子句,而非直接受詞。在語句處理時,若讀者發現「admitted」後面果真接著子句時,讀者所產生的處理困難會因此減少。目前為止,這些研究針對的大部分都是英文。然而此一現象是否可以推論至中文卻不得而知,因為就關係子句來說,英文和中文的結構相距甚遠!在英文裡,關係子句之「頭」出現在關係子句之首。而在中文裡,它出現在關係子句之尾。此特殊的結構剛好提供學者得以操弄並進一步確認語言學上不同派別的理論與假設。本文旨在研究在中文關係子句之「頭」在子句尾出現的狀況下,以中文為母語的使用人士是否仍得以借用到動詞本身的結構意涵來預測並處理語句。研究發現儘管中文的結構和英文截然不同,中文使用者仍然可以快速的接收動詞內的結構意涵,並用此處理語句。此外,本文結果也支持語言使用者在閱讀中文句子的時候會同時接收不同訊息來處理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