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Item
    鄭保瑞導演《西遊記》系列電影改編研究
    (2023) 鄭伊秀; Cheng, Yi-Hsiu
    本研究以鄭保瑞三部電影——《西遊記之孫悟空大鬧天宮》、《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西遊記之女兒國》來探討文本與電影間改編的差異。筆者從情節比較、人物設定差異、主題思想三方面探討。原著與電影情節的比較上,從電影的增刪情節,探討電影如何改編、重組原著文本,利用電影敘事模式的「古典模式」解析電影劇情,探究電影增刪情節背後的原因。電影人物設定的差異,本文從角色塑形、人物損益、兩方面探究電影中角色的更動與調整,電影中人物變動與調整,對劇情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元素。筆者藉由喬瑟夫・坎伯的英雄理論分析三部電影中孫悟空、唐三藏的成長歷程,電影中的人物面對劫難、突破各種難關,從中看到孫悟空的自我衝突、唐三藏與孫悟空之間的立場衝突、唐三藏信仰與情感的衝突,衝突過後,人物自我提升,完成自我的英雄之旅。電影的主題思想,從導演在劇情上的增刪、編排、重組,探究導演對現實人生的關照。鄭保瑞導演站在現代人的觀點重新詮釋這三部系列作品,《大鬧天宮》利用特效呈現激烈的戰鬥場面,《三打白骨精》重新形塑人物角色,使劇情千回百轉,角色立體鮮明,《女兒國》挑戰觀影者對出家人的形象,唐僧動情後對世間有新的人生體悟,更堅定自己的取經之行。
  • Item
    《西遊記》之「趣」研究
    (2020) 張雅涵; Chang, Ya-Han
    本文以《西遊記》之「趣」為研究對象,「趣」是一種美感形態,能引發審美客體進行聯想、玩味的興致,從中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在《李卓吾批評西遊記》中,評點者即針對小說人物情態與情節事件,以「趣」來批點其中令人發笑、生愉悅之情、值得細細品味處。因此,本文選擇以「趣」來指稱《西遊記》的遊戲意味。 關於《西遊記》的遊戲式筆法和喜劇精神之前行研究所在多有,然而,或僅視之為「無微言大義」的包裝,或未更深入探討小說的敘事及其寓意之間的關聯,實為可惜之處。因此,本文擬從「寓言」角度出發,探討小說家在「濁世不可以莊語」、「道之言不可以入俗」的演義編創思維下,如何透過有「趣」的敘事手法借此喻彼,傳遞對人心與世變問題的思考,達到「通俗為義」、「寓莊於諧」的目的,表達對仁善大道的籲求。 考察《西遊記》之「趣」,既可放在水平脈絡中,回歸至明代中葉以降,整體社會經濟結構發生變化,哲學思想和文藝思潮都傾向關注個人情性的發揚,講究真性所發的「趣」也成為晚明人重要的精神指標。同時,市民階層興起,帶動審美觀念趨於世俗化,喜談笑謔成了士人風氣。另一方面,若往垂直溯源,諧讔文學傳統強調「善為笑言,然合於大道」的精神,其實亦為《西遊記》在轉化中繼承。這兩種觀察角度,亦為本文著眼的重點。 職是之故,本文關注的問題主要有三:如何更全面地統整小說之「趣」的內涵?如何從「寓言」閱讀的角度洞察小說以「趣」的筆法所乘載的寓意?以及如何從從橫、縱兩條脈絡定位小說之「趣」的文學史意義? 本文內容分為五章,第一章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梳理前人研究成果,並確定研究方法,透過文本細讀和敘事分析,並結合西方的喜劇、幽默理論來解讀小說之「趣」。第二章主要探討「諧趣」,以《文心雕龍.諧讔》所論及「諧」的三種層次面向來分類論述小說之「趣」。第三章以「理趣」為核心,整理小說中具相同主題的事件,掘發在引人發笑之餘,其對世變處境下的人心事理所進行的思考。第四章以「機趣」為標,探討通篇小說對「人」、「道」的省思與寓意寄託。第五章為結論,總整研究成果,歸結《西遊記》之「趣」在文學史上的價值意義。
  • Item
    《西遊記》五種英譯本韻文翻譯評析
    (2017) 簡政章; Chien, Peter
    《西遊記》位列中國四大奇書之一,自十六世紀首度出版以來,一直都是中文圈最受歡迎的章回小說之一。歷經將近五世紀,書中的人物和故事眾所周知,也長久深受中文讀者喜愛,可以說得上是中國文學史上經典不敗的作品。最早的《西遊記》譯本是十八世紀出版的日文譯本,但第一本英文譯本卻到了西元1913年才出現。《西遊記》目前有五個主要的英文譯本,其中兩本為節譯本,首先是英籍宣教士李提摩太的1913年譯本,然後是英籍漢學家亞瑟偉利的1942年譯本。《西遊記》還有兩個英文全譯本,一是余國藩教授1977年的譯本,另一則是英籍漢學家詹納爾1982年的全譯本。此外,美籍作家兼詩人大衛克狄恩重新編寫了《西遊記》的故事,並於1992年出版。 雖然有學者針對個別譯本做過研究與評析,但各譯本之間異同的比較研究卻寥寥無幾。此研究將從《西遊記》中的韻文翻譯作為出發點,比較分析各譯者所採用的翻譯策略,解決翻譯問題的手法,以及各譯者之間翻譯風格的異同之處,期待經由這項研究,能夠初步了解經典中文章回小說《西遊記》翻譯成英文時,其中韻文翻譯牽涉到的文化轉化過程,以及譯者觀點差異的影響。
  • Item
    臺灣布袋戲《西遊記》表演文本分析及國小教學應用
    (2011) 王瓊枝; Wang Chiung-Chih
    臺灣布袋戲的表演藝術是集合語言藝術、操偶技巧與後場配樂等多種元素而成。布袋戲的表演文本是運用本土語言文辭優美的特性,如口白、用詞、用語等結構性;突顯出口白中押韻性、趣味性、音樂性及戲劇性的特點,更提昇教學效能與優美臺灣文化的內涵。2002年以來多數母語教師從認識布袋戲開始,終於體驗出以布袋戲配合教學,深具效率;尤其口白(四念白)是學生在觀賞模仿過程中,寓教於樂學習母語最佳的捷徑。 《西遊記》是家戶喻曉老少咸宜的章回體小說,它描寫孫悟空大鬧三界與跟隨唐三藏取經的故事,因為劇情豐富、內容精彩、動人逗趣、人物活潑可愛,情節又可天馬行空任意揮灑,因此常被引用於布袋戲的戲目表演;更是國小學生的最愛。本論文要探討《西遊記》表演文本運用於布袋戲上的分析,探討各布袋戲傳承系統派表演的《西遊記》,找出表演文本的結構異同之處,保留傳統特色,增添現代創意的形式風格,轉化成合乎現代學童之需求,進行比較研究,讓有興趣的老師參考。 筆者從國內知名五洲園派黃海岱傳承表演文本、亦宛然傳承表演文本、小西園傳承表演文本,鍾任壁傳承表演文本,就劇情內容探討分析,做為學生在學校教學上的參考與應用。並配合九年一貫課程融入本土語、藝術人文、社團的教學運用以達到推廣之效為本研究之重點。將傳統劇本轉(換)化成淺顯易懂的現代兒童表演文本,可讓每個小學在藝術人文課程中,透過表演藝術課實際操作練習以達認知、情意、技能之效能,運用於偶戲社團實做的表演文本,更期望對臺灣特有的布袋戲傳統藝術文化能永續發展。
  • Item
    前言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005-12-01) 李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