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臺灣文藝叢誌》(1919-1924)傳統與現代的過渡
    (2009) 吳宗曄; WU TSUNG-YEH
    1918年,臺灣中部地區的傳統文人提議設立臺灣文社,目的在於鼓吹文明,以及維持傳統文化。1919-1924年間,臺灣文社發行《臺灣文藝叢誌》,而這份雜誌究竟為臺灣文學場域帶來怎樣的意義呢?在整體考察此份雜誌後,發現其內容涵蓋面向相當龐雜,涉及臺灣古典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而且,這份雜誌著實反應出,當時臺灣社會傳統與現代文化之間,產生衝突與矛盾的過渡痕跡。本論文的內容,主要就在呈現臺灣文社與《臺灣文藝叢誌》在1919-1924年間的發展面貌。在內容論述的部分,則以臺灣文社與《文誌》的沿革發展、徵文內容、新學知識與小說內容,以此四項範疇作為論文主體來進行研究。 在討論臺灣文社與《文誌》的沿革時,考察、歸納臺灣文社的成立動機、組織狀況與實際活動情形。在《文誌》發行存佚的考察方面,筆者推論每年的發行情況,試著解決部分卷期未發行的原因,以及其間改為旬報形式的緣由。關於《文誌》徵文內容的論述方面,則先討論其中的特色與時代意義。針對臺灣文社的徵文脈絡進行統整計量,反應徵文活動盛衰的歷程。再從其徵題,可見亦存有如孔教、漢文價值、地方自治等有別於史論內涵的類型,從中探究時人思考儒學、漢文價值及其存續方法的論述策略。在新學知識內容的論述方面,則先討論時人感知新時代到臨的言論,反映他們面對新學文明與社會革新之間關係的思索歷程。再分由政治與經濟、文藝與哲學、自然科學新知等三個面向探討《文誌》新學內容。在《文誌》刊載小說內容方面,筆者先爬梳前行研究中,小說在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生成的意義與歷程,再進行統整《文誌》小說內容的數量、題材與類型等概況,並設定議題研究方式呈現《文誌》部分的小說面貌。期望藉由本論文的撰寫,呈現出較為清楚的《文誌》面貌。
  • Item
    儒教與風俗--施瓊芳、施士洁散文所呈現的文化面向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2008-12-01) 林淑慧
    十九世紀臺灣在地文人的散文,常蘊含有關歷史文化、風俗民情、社會參與、書院教育及儒學思想等主題。其中,臺南文人施瓊芳與施士洁為全臺唯一進士父子,曾擔任海東、白沙書院院長,為書院學術地位的提昇而長期貢獻心力。其散文多論及文昌祠、育嬰堂、藥王廟、海神廟、朝天宮、義民祠等空間載體,呈現作者對於溺女現象的人道關懷,也透顯對於文昌信仰、敬字等習俗的感知與識見。論文架構分成:(一)書院與儒教儀式論述:探討書院教育與知識菁英的養成、儒教儀式的再現。(二)社會參與的論述:分析社會救濟、移風易俗等議題。(三)地方信仰的論述:包含家族記憶與祭祀書寫、藥王廟與海神、義民祠等。除了分析施氏父子的社會參與之外,也關注於散文中的文化意涵。「風俗」為社會上歷時久遠之風尚習俗,其形成過程與社會發展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故以《石蘭山館遺稿》、《後蘇龕文集》為文本,參照臺灣史、民俗學、文化研究等領域的研究成果,並結合田野訪談後人以取得相關資訊。期望藉由詮釋在地文人的風俗論述,能有助於深化臺灣歷史文化的教學與研究。
  • Item
    台灣清治前期旅遊書寫的文化義蘊
    (國文學系, 2005-03-??) 林淑慧
    為詮釋臺灣清治前期旅遊書寫的多重文化意涵,本文先試圖論析初期旅遊筆記中的風土認知與想像。再將焦點集中於《裨海紀遊》這部清治前期遊記的代表作,分別從作者的心態投射及情感反應,及此書的表現手法與民情風俗的參照,以探討郁永河的異地記憶。其次,再從旅行巡視書寫中帝國之眼的觀點,分析藍鼎元與黃叔璥的文化場域的位置、敘事者與觀察對象的關係、及理想情境的外顯等方面的意義,並論及朱士玠《小琉球漫誌》南臺灣書寫的特色。最後從中心與邊陲關係的透顯、臺灣原住民文化的再現、臺灣風土書寫的承襲與影響等三大層面,探討旅遊巡視散文的文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