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可見的譯者---明清間耶穌會翻譯觀及其實踐
    (2008/08-2009/07) 李奭學
    明清之際西學東漸,天主教耶穌會士乃先鋒號角。他們在文化上有許多貢獻,著述之外, 譯述尤夥。耶穌會的譯作有一現象,和現代譯界所憂慮的「譯者」身份的失落大相逕庭。對解 構主義的譯論家如瓦努提(Lawrence Venuti)而言,歐洲譯史的一大特色是「譯者不見」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了。其中原因甚多,但和翻譯在歐洲常為人目為「從屬」的身份有關。 耶穌會士自西徂東,由歐洲入華後卻一改常態,所譯多以「譯者名姓」行世,「作者」反而經 常失落在文本之外。箇中原因有趣,可能和早期天主教對著作權的看法有關,也可能和耶穌會 在華的整體環境及傳教策略有關。本計畫擬就明季及其之前中國的翻譯文化切入上述現象,最 後把重點放在艾儒略譯《聖夢歌》、陽瑪諾譯《輕世金書》和高一志譯《譬學》及《天主教聖 人行實》四書上,希望由翻譯修辭及文化演變窺斑見豹,勾勒明清間耶穌會翻譯思想與實踐的 大概,同時一探「譯者」身份重於「作者」這個和現代迥異的觀念的由來。
  • Item
    身體與靈魂的辯論
    (2006/08-2007/07) 李奭學
    明清之際西學東漸,學界多以為此刻東來耶穌會士對中華文化的主要貢獻在科技方 面。我卻以為此刻會士的貢獻也應該包括文學,而本計畫所擬研究者,正是他們在華布 教時所用的文學之一,亦即艾儒略(Giulio Aleni, 1582-1649)譯於一六三七年的《聖夢 歌》。今日可見的《聖夢歌》有三種,其一是一六四八年北京刻本(但此一刻本卷尾. 有「崇禎十二年絳州天主堂梓」的字樣),其二是清康熙甲子年三山景教堂刻本,其三 則為手抄本,現藏於法國國家圖書館。《聖夢歌》的問題,其實版本尚屬其次,最重要 也基本者乃原作者和艾儒略所據的拉丁原本為何的問題。據艾儒略的自序稱,《聖夢歌》 乃中世紀天主教聖徒伯爾納所作,但歷來學者查考伯氏全集,.從來沒有任何本子收有 《聖夢歌》一詩。所以艾儒略的說法顯然有誤。本計畫擬由歐洲中世紀盛行的「辯論詩」 及「夢境文學」著手,考出上面所述問題的答案來。其次,在覓得拉丁原文後,我擬據 以檢視艾儒略(及其合作者)的譯筆,究明其中「身體與靈魂的辯論」這個大主題的詩 學策略,然後再分由勒菲佛爾所倡議的「意識形態」、「贊助者」及「文化萬象」的角度 詳予再剖。我也打算就中國傳統玄言詩如陶淵明的〈形影神〉的角度一探《聖夢歌》這 首外來的「辯論詩」和中國傳統之間的關係。最後,我也會分析明、清文人基督徒---- 甚至包括非基督徒的傳統文人----對於《聖夢歌》的回應與看法,希望能解決三百餘年 來的這宗學術公案的主要問題,也為我今年撰成的《中國晚明與歐洲文學----明末耶穌 會古典型證道故事考詮》再開一境,更為我下一本書《聖傳與聖詩----明末耶穌會文學 再探》這個大計畫開頭。順便一提,錢鍾書先生嘗有朗法羅的〈人生頌〉為第一首譯成 中文的英文詩一說。此語洵然,但是如果不以語言為限,最早東傳而且是「有意」中譯 的西方長詩當得往上再推二百年,乃本計畫所擬處理的《聖夢歌》才是。
  • Item
    可見的譯者
    (2007/08-2008/07) 李奭學
    明清之際西學東漸,天主教耶穌會士乃先鋒號角。他們在文化上有許多貢獻,著述之外, 譯述尤夥。耶穌會的譯作有一現象,和現代譯界所憂慮的「譯者」身份的失落大相逕庭。對解 構主義的譯論家如瓦努提(Lawrence Venuti)而言,歐洲譯史的一大特色是「譯者不見」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了。其中原因甚多,但和翻譯在歐洲常為人目為「從屬」的身份有關。 耶穌會士自西徂東,由歐洲入華後卻一改常態,所譯多以「譯者名姓」行世,「作者」反而經 常失落在文本之外。箇中原因有趣,可能和早期天主教對著作權的看法有關,也可能和耶穌會 在華的整體環境及傳教策略有關。本計畫擬就明季及其之前中國的翻譯文化切入上述現象,最 後把重點放在艾儒略譯《聖夢歌》、陽瑪諾譯《輕世金書》和高一志譯《譬學》及《天主教聖 人行實》四書上,希望由翻譯修辭及文化演變窺斑見豹,勾勒明清間耶穌會翻譯思想與實踐的 大概,同時一探「譯者」身份重於「作者」這個和現代迥異的觀念的由來。
  • Item
    近代白話文.宗教啟蒙.耶穌會傳統--試窺賀清泰及其所譯《古新聖經》的語言問題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013-03-01) 李奭學
    明清之際耶穌會士傳教的媒介,一以文言為主,往中國士大夫階層傳;一以白話為主,往民間中下階層傳。在白話此一傳統上,耶穌會士譯、寫了許多中國古來少見以白話「議論」的文字,不過不論所為是敘事或議論文,最後都以乾嘉之際賀清泰譯的《古新聖經》為集大成者。本文重點除了賀清泰《古新聖經》的語言特色外,除了從一字一詞到整句的分析外,也辨明賀譯受到拉丁文牽制的程度。因為後者,《古新聖經》中出現了大量中國首見的歐化體白話文,而此種新式語言一路擴展,造成的結果有二,一為中國在語言上預樹現代性的宏基廣廈,二則介入現代白話文之中,變成二十世紀初中國歐化體白話文的先聲。本文最後故而挪轉方向,再探《古新聖經》與中國基督宗教《聖經》中譯的關係。
  • Item
    明末耶穌會與歐洲文學 
    (澳門文化司署, 2008-10-01) 李奭學
  • Item
    歷史.虛構.文本性--明末耶穌會「世說」修辭學初探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1999-09-01) 李奭學
    天主教耶穌會士在明末大舉入華,傳統上認為他們對中國文化的貢獻以科學為主。本文嘗試從文學的角度重探這個運動的文化本質,發現會士引介入華的西方文化實則包括中世紀大盛於歐洲民間的示範故事。尤具意義的是,歐洲修辭學傳統�堛熄c事型示範故事「克雷亞」早經會士用中文重寫,借為証道之用。「克雷亞」�d寫西方上古的歷史人物,以簡潔明快為其形式特色,語帶諷刺幽默而發入深省,俱可視為 << 世說新語 >> 某些故事的西洋對應版。有鑑諷「世說」體筆記小說昌盛於明清之際,本文姑以名之。本文由歐洲古典修辭學出發, 逐一檢視薈萃會士世說的 << 畸人十篇 >>( 利瑪竇 )、<< 七克 >>( 龐迪我 ) 與 << 達道紀言 >>( 高一志 ) 等書, 以探討「歷史」這個主題在會士世說中文本化的情形,希望由此為史學撰述和虛構作品的模糊界線再作說明。耶穌會世說乃史上最早用中文寫成的希臘羅馬人物故事,本文未嘗明言的一個期待是:讀者在讀後可以把這些故事視同「中國文學」,從而為明末筆記小說再闢一研究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