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林獻堂《環球遊記》及其現代性論述
    (2011) 黃郁升
    本論文的內容,主要在呈現林獻堂自1927年5月15至1928年5月25日止的環球之旅以及當時所留下《環球遊記》的樣貌。這部記載林獻堂首次壯遊世界的見聞紀錄,不僅是了解作者思想與情感的材料外,也是臺灣人走向世界、學習先進、找尋民族出路、追求現代化的精神實錄,實有不可取代的文化價值與歷史意義,是故,筆者希望藉由議題的分析,使這部劃時代的紀遊能夠有更完整的輪廓出現。在內容的論述上,首章以林獻堂的環球旅遊動機、歷程、閱讀記憶來完整此趟旅遊的輪廓、接下來則分別以文明世界風景、異國文化風情,為論述主軸來進行研究。 在討論林獻堂的旅遊歷程時,首先考察林獻堂旅遊以及寫作的動機分別為何,並將林獻堂留下的日記與遊記相互參照,對旅程本身作一個更仔細完整的認識,此外,康梁等人對林獻堂旅遊及遊記的影響,潛藏的閱讀記憶帶領著林獻堂的旅遊走往什麼方向,也是本章的研究重點之一。接下來,關於遊記中林獻堂討論異國的文明樣貌,則以城市、博物館、歷史名勝、公園四個地方做為要項進行分析,從中反映林獻堂理想中的「文明國家」該是何種樣貌。而在林獻堂遊記中對各國的精神文化層面的論述上,筆者則以風俗慶典、殖民種族、以及女性議題為主題,去剖析林獻堂書寫的內容背後,試圖想傳達給臺灣人民的意義。期望藉由本論文的撰寫,能為林獻堂的環球之旅,以及《環球遊記》作一個更為清楚完整的呈現。
  • Item
    論儒家的傳統民間德教及其在現代社會的困難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14-12-??) 潘朝陽; Pan, Chao-yang
    儒家從孔孟起始,就重視在民間傳播德教,至宋明儒家,此傳統振興而弘揚,並成為中國庶民社會的基本教化傳統,甚至清朝的東南海島臺灣,亦無例外,皆以儒家德教為其民間教育之內容。本文從宋明大儒的民間德教之實踐論起,而及於一般民間的德教之透過鄉約、宗祠、書院等宗族和社會教育之組織結構而詮釋儒家傳統民間德教之內容。同時,本文之末也關懷在現代化衝擊之下,傳統民間儒家德教遭逢衰退之危機以及在都市中推行的困難,嘗試提出初步的對應之道。
  • Item
    論儒家的傳統民間德教及其在現代社會的困難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14-12-??) 潘朝陽; Pan, Chao-yang
    儒家從孔孟起始,就重視在民間傳播德教,至宋明儒家,此傳統振興而弘揚,並成為中國庶民社會的基本教化傳統,甚至清朝的東南海島臺灣,亦無例外,皆以儒家德教為其民間教育之內容。本文從宋明大儒的民間德教之實踐論起,而及於一般民間的德教之透過鄉約、宗祠、書院等宗族和社會教育之組織結構而詮釋儒家傳統民間德教之內容。同時,本文之末也關懷在現代化衝擊之下,傳統民間儒家德教遭逢衰退之危機以及在都市中推行的困難,嘗試提出初步的對應之道。
  • Item
    淺評現代語言學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1994-07-??) 楊懿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