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Item
    漁產運銷與鄉村社會:以戰後臺灣東石魚市場的發展為例
    (2019) 盧巧茹; Lu, Qiao-Ru
      本研究試圖釐清全球化視野下臺灣全島和東石地方不同層次的漁業發展、漁產運銷變化,並藉由觀察漁業如何影響魚市場發展,並透過魚市場的消長來看地方漁村所面臨的困境。   有別於先前研究,本研究以漁產運銷的角度建構出東石地區鄉村社會的發展,透過東石漁業、東石魚市場的發展歷程與轉變,觀看國家漁業政策的推動看對地方漁村的影響。其次,本研究蒐集魚市場中各種角色,包含漁民、販運商、零售商、決策者等多種角色的訪談,藉以彌補從檔案資料中無法探究地方漁業全貌的不足。從中央漁業政策更迭的角度來看,如東石這樣的沿海小型漁村,其漁業發展深受漁業政策影響,而漁業發展又會影響魚市場的存廢和改變漁產運銷方式,藉由東石魚市場的實例,地方小型魚市場為維持營運發展出不同的銷售方式,以適應漁業衰退的環境,但是東石魚市場不僅是改變產銷環境,同時也建立魚市場與地方社會的聯繫,給予地方人士一個情感交流的空間;若魚市場建立其特色、發展多重的功能,魚市場才有可能持續經營。
  • Item
    日治初期水產政策的推動:水產博覽會對臺灣水產業的影響(1895-1910)
    (2012) 黃馨瑩
    博覽會的概念由歐洲興起,在近代日本派出外交使節團與歐洲各國商討外交問題,並學習西方新知、技術和制度時,由外交使節團將該概念帶回日本,對於急需富國強兵的日本來說,博覽會正是一項能夠殖產興業的利器,但基於在國力不足與保護國內產業的前提下,日本捨棄舉辦當時蔚為風潮的萬國博覽會,取而代之的是能夠刺激日本國內產業競爭的內國博覽會。然而在第一次及第二次的內國博覽會中,水產業被劃入農業一項,為了能夠提升水產業的技術、交流各地的漁業資訊,日本決定在1883年舉辦第一次水產博覽會。1895年,臺灣因馬關條約割讓給日本,而剛接收臺灣沒多久的臺灣總督府,隨即面臨著1897年要參加日本水產博覽會的重責大任。這場水產博覽會迫使總督府不得不快速了解臺灣水產業的現狀,並在會場上大力宣傳臺灣,同時在參與博覽會的過程,總督府不但了解到當時臺灣水產業的不足之處,更善加利用博覽會的教化功能,派遣以臺灣人為主的考察團參觀博覽會。博覽會結束後總督府則針對臺灣水產業不足之處逐項改善。
  • Item
    高雄紅毛港:一個漁業聚落的社會變遷(1624-2005)
    (2007) 林妙娟
    摘要   高雄紅毛港是一處飽受爭議和逐漸凋零的傳統漁業聚落。一個曾經是高雄重要的漁業港口,如今卻在工業化浪潮下即將走入歷史的漁村。週遭環境的污染和政府遷村的政策下,未來紅毛港完成拆建和遷村後,這一處長達近四百年歷史的土地,聚落、傳統建築、經濟型態和人文風俗等將面臨改變和湮沒。    本論文除了試圖重建並詮釋紅毛港聚落的整個歷史發展和社會變遷外,也希望從中初步地比較農漁村的相同和相異點,進而突顯漁業聚落所獨具之海洋文化特色。其中針對聚落的建立與發展做歷史脈絡的追溯和探討,並探討紅毛港的社會組織、包括血緣、地緣組織和社團組織的發展,從祭祀圈、宗族與社團的關係網絡來探究聚落居民的凝聚力。還有從其生計活動漁業、養殖業的興衰起落,到其他產業的發展,以及戰後整個聚落因為社會趨勢和政府政策影響所造成的產業結構變遷均為探討重點。另外針對當地社會生活的發展亦作探討,包含當地民俗祭典和宗教活動,以及居民早期至今的食衣住行育樂等日常生活,進而闡明該漁村生活方式之特色。
  • Item
    基隆八斗子海洋文化之形塑
    (2007) 卓佳芬
    台灣四面環海,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自古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先民,海洋造就了他們生活,形成海洋文化。以海洋位置來看台灣,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了大航海時代以來西方海權強國覬覦的對象,於是外來政權在台灣影響著台灣人民,讓在地海洋文化無法表現自我的特色與在地特性,也使台灣雖近海但卻不親海。隨著台灣主體意識的覺醒,海洋文化的重視成了台灣在地文化重要素質之一,台灣北、中、南、東幾個重要靠海城市的海洋文化,一個一個的被喚醒。 位在北台灣的基隆,有著優良的天然地形與豐富的礦產資源,從十六世紀以來,便是台灣的重要國際貿易出入港口,當地人依靠海洋而生活,可以讓我們了解到台灣的海洋文化。在基隆的東北方的八斗子,同樣也是擁有天然港灣的地形,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但其所發展出的海洋文化卻與基隆不同,是完全以捕撈魚蝦等海洋資源的一個漁村,它沒有基隆那樣的胭脂華粉,反倒看出這裡的人依海生活的一切,是與海洋密不可分的。本研究目的要形塑八斗子的海洋文化,以八斗子的地形、氣候等自然環境作為背景,說明基隆八斗子地區自十六世紀至二十世紀的漁業發展與受到自然環境限制而表現出當地漁民生活情形,並從八斗子居民的聚落形成與特色和早期人們生活經驗留下的俗諺與居民的宗教信仰和文學作品中形塑八斗子的海洋文化,另外,八斗子人為家鄉、為海洋而奮不顧身解決當地三大公害並期待海洋科技館的成立與關懷在地文化的文史工作團隊的組成,也讓八斗子的海洋文化可以繼續傳承下去。
  • Item
    半島馬來西亞的漁業發展
    (地理學系, 2001-05-??) 陳憲明
    This paper, based on data obtained by fieldwork and literature review, investigates the characters and the consequence of Peninsular Malaysia fishery development. By choosing a Chinese fishing community, kukup, as case study for in-depth interview, the research will understand how the villagers to adjust their means of livelihood to keep step with the social-economic environmental change. Along the Malaysia coastline, there is a rich belt of mangrove forest for fish spawning and breeding. As a result, the inshore waters have abundant stocks of fish. In the early days, the Malaysian fishermen often used small fishing gears such as palisade traps and driftnets for fishing. However, the landings were quite limited. In the mid-1960s, Chinese fishermen started introducing trawler fishing from Thailand. From then on, the landings were increasing. But, half of the trawl catches were trash fish.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ver-fishing has caused depletion of fish resources. Malaysia is a multi-ethnic society, and Chinese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marine fishing and aquaculture developments. These Chinese fishing communities mainly reside on the west coast of Peninsular Malaysia. Kukup is a village locates in the south of Strait of Malacca, since the useful fishing grounds are very narrow and contracted the developments of capture fisheries. After the mid-1980s, fishermen started to import fish fry from Taiwan and Thailand, and cheap labor from Indonesia. Together with the domestic inexpensive trash fish as feed for fish to develop marine net-cage aquaculture by combining many country resources. These cultured fish are not only supplying to the nearby Singapore market, but also utilizing the fish farm to develop tourism industry. As the above description, the fishery development in Kukup is really benefited from locating near Singapore, an international city.
  • Item
    戰後初期臺灣的漁業技術人才(1945-194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2010-03-??) 蔡昇璋
    「漁業人才」是臺灣漁業發展的主要動力。戰後初期時值臺灣統治權更替之際,面對日本漁業人才的陸續解除徵用遣返,所造成的漁業發展停滯空窗期,日方所培育的臺灣本土漁業人才,此時成為了各地漁業重整發展重要的指導主力。過去由官方所主導的「臺灣漁業史」論述架構,不是過份誇飾國民黨政府的有為領導,就是刻意忽略日治時期相關漁業基礎建設、人才培育和制度管理經營的建構。因此,本文試圖從教育、產業接收、技術人才等角度切入,透過戰前臺灣與中國的水產教育概況、戰後初期漁業接收、留用與派駐地方之漁業技術人才、戰後初期漁業從業人數之分析等,來討論戰前的中國、日治下的臺灣如何透過水產教育培育基層漁業人才,進而影響到戰後臺灣整體漁業發展?而戰後日籍、臺籍之技術、研究、管理人才、漁業從業者,是如何與來自中國的接收大員及技術官僚合作,進而產生臺、日、中三方匯聚在臺灣的微妙互動合作過程?此三方勢力叉是如何實際廣泛影響戰後初期臺灣各地漁業之發展呢?其對戰後初期臺灣漁業發展叉有何影響呢?同時也藉此檢視長久以來由官方所主導的「臺灣漁業史」論述框架,重新釐清在戰後初期臺灣漁業重整發展過程中,臺灣本土漁業技術人才到底扮演怎樣之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