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9 of 9
  • Item
    吉林烏拉地區異常氣候與災後重建 —以乾隆十六年寧古塔將軍 滿文文書為中心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2018-12-??) 莊聲; Zhuang, Sheng
    清朝自康熙朝以來為了防災減災,建立了比較完善的雨雪糧價及農業收成奏報制度。通過乾隆十五年(1750)吉林烏拉地區的受災情況,可以知道地方政府為處理災情,有一套非常完善的救災方案:首先遏制物價的攀升,以確保災民的基本生活條件,並根據受災程度,對災戶和田地進行等級劃分,再行相應的救援措施。這些措施為保證災區的社會穩定和災民的正常生活,以及災區的重建和恢復生產發揮重要作用。以緩解危機所建立的糧食儲備制度,更是清朝初期盛世根本的原因所在。
  • Item
    清代輿圖所見地理環境變遷與地名沿革—以琿春河流域為中心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2019-06-??) 莊聲; Zhuang, Sheng
    清代繪製全國輿圖肇始於康熙朝,當時完成的《皇輿全覽圖》是中外輿圖工作者共同實地測繪的成果,該圖除滿文以外,還有漢文和法文版。康熙朝以後,全國輿圖繪製工作並未中斷,不同時期繪製的輿圖對琿春河流域地理資訊的描繪都略有不同, 其中, 地名的增減部分是最引人矚目的,這種情況直到同治朝沒有出現大的變化。然而,光緒朝以後,這種情況就完全被打破, 原始地理資訊變得異常複雜, 甚至影響滿語文走向沒落。由此而帶來的文化衝突,是清朝主政者始料未及的,這種現象只能看作是一種時代變化的潮流。
  • Item
    繙譯考試與清朝旗人的入仕選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2014-12-??) 葉高樹; Yeh, Kao-shu
    清朝日常公文行政呈現多元文字並行的特色,文書繙譯工作的順利進行,是確保國政正常運作的重要環節,其中又以清、漢文和清、蒙文的繙譯最為重要。這類工作專任旗人,國家為甄選繙譯人才,設有部院衙門的晉用考試,以及授予功名的繙譯科考,可統稱為繙譯考試。旗人投身繙譯考試,須先驗看馬、步射,通過後方准入場,因此不僅要擁有兼通兩種語文的能力, 還須具備良好的騎射技能, 始能脫穎而出。在國家政策保護下, 旗人享有種種特權, 隨著時空環境的變遷, 的確有部分旗人昧於現實,依舊沉溺在昔日榮景,但是有更多的旗人面對家庭生計陷入困難,並積極尋求解決之道,繙譯考試便成為旗人社會向上流動的重要選擇。一般認為,清中期以後,旗人清語、騎射的能力每況愈下,不免令人質疑以繙譯取士、用人辦法的施行,不過是徒具形式而已。然而,官僚系統始終編制有專責繙譯的職缺,文書繙譯的工作也持續進行,所以問題的關鍵當在制度的設計是否能對旗人產生誘因,以及旗人任職的動機和意願。因此,本文擬以繙譯考試為例,從國家、家庭、個人三方面,探討清語、騎射能力的保持與旗人出路的關係。
  • Item
    繙譯考試與清朝旗人的入仕選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14-12-01) 葉高樹
  • Item
    清朝的旗學與旗人的繙譯教育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12-12-01) 葉高樹
  • Item
    滿文繙譯的漢籍及其相關研究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98-09-01) 葉高樹
  • Item
    久著十全贏樹績--莊吉發教授的滿文教學與研究
    (國文天地雜誌社, 2006-12-01) 葉高樹
  • Item
    滿文繙譯儒家典籍的探討
    (輔仁出版社, 1999-06-01) 葉高樹
  • Item
    清朝的旗學與旗人的繙譯教育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2012-12-??) 葉高樹; Yeh, Kao-shu
    滿洲入主中國並欲久居之,必須面對如何進行有效統治與保持民族特質的雙重考驗,八旗學校的設置,以及繙譯教育的推動,便是因應統治需求和鞏固政權的產物。清朝旗學的創設始於順治朝,係依循漢族國子監的形式,專供八旗子弟學習滿文、蒙文或漢文、繙譯、騎射等科目,故而是不失滿洲特色的官學教育制度;經過康熙朝的發展,形成學生來源特定、設在特定區域、具有補充作用等三種形態。國家為不同階層、各個駐地的旗人興辦學校, 使其普遍有接受教育的機會,並施以定期與不定期的考課;對擔任教習者,從揀選、任職到滿期,亦有諸多規範,期能確保子弟的學習品質,雖然實施成效不盡理想,仍能看出皇帝對旗人教育問題的關心。另一方面,旗學的教材都譯自漢文典籍,無論其形式為滿文本、蒙文本、滿漢合璧本或滿蒙合璧本, 其知識基礎與漢族傳統的經、史教育相同,遂不可避免地使漢族的思維模式與價值取向滲入旗人群體之中。至於旗學能否造就堪用的繙譯人才,雖然文獻中記載旗人清語、繙譯荒疏的情形所在多有,其中實涉及教育制度流於形式、選才制度出現弊端等外在因素,以及子弟學習態度、旗人仕宦心態等內在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受影響的程度當屬因人而異的個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