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29
  • Item
    清代杭州府的家族經營與社會活動-以汪、丁、潘、陳四姓家族為中心
    (2024) 胡少艾; Hu, Shao-Ai
    杭州府在傳統印象中,被視為經濟繁盛、文教發達之區。然而杭州府下一州八縣,其中有部分縣份位於山區,在經濟、文教等方面與傳統認知中較為富庶的杭州府平原區,情形有所不同。不同的自然環境、經濟條件、文教發達程度,以及國家政治環境的變遷,都會影響地方家族如何經營發展自身家族和地方社會的互動。本文所選擇杭州府平原區縣份的家族-錢塘汪氏、錢塘丁氏,皆是商業起家,爾後透過獲取功名、經營文化網絡、經營文化資本等方式,轉為商、文並重的家族。而山區縣份的唐昌潘氏、富春上館陳氏,則相對於平原區家族,更加注重宗族制度的發展。並透過與遠房宗親聯宗合譜,擴大家族在地方的人數,除此外也參與公共事務,來增加家族在地方的聲望與影響力。
  • Item
    清代司法實務中的錯誤——以《刑案匯覽.毆期親尊長》為中心
    (2023) 王學倫; Wang, Hsueh-Lun
    靜態的法條和動態的司法審判是法律史研究的主要課題。本文以《刑案匯覽》為史料,針對毆期親尊長門記載的案件進行分類,以及刑部法律推理的探討。分類方面,強調錯誤類型的區分,並以說帖事實描述為標準,指出刑部或律例館官員認為下級審斷案錯誤之處。法律推理部分,注重各別律和例實際的適用結果,特別是遇到疑難雜案的案情時,刑部如何論處。清代律例延續唐、明兩代的概念,比禮制所稱的期親範圍更廣。《大清律例》的毆期親尊長門計有13條例文,其定罪量刑的原則是,不同身分和不同情狀,應以示區別。當毆期親尊長案件裡的律例和司法實務衝突時,作為司法審判者的刑部,會嘗試綜合事實和律例,作出適當的審判。其中,「期親卑幼聽從尊長,共毆期親尊長、尊屬致死,下手輕傷的卑幼,止科傷罪」是該門律例重要的立法議題。裁判實態方面,刑部對「毆期親尊長」的錯誤分類,可分為三種類型:聽從尊長的犯罪、與尊長共同的犯罪與聽從他人的犯罪。這些類型,和律例的適用及成案的援引有很大的關係。其立論的基礎,在於說帖內,事實掌握的程度。各別條例適用雖有不同,卻都是刑部經過縝密的法律推理後,得出最恰當的適用結果,目的只有一個:追求情與罪的平衡,尤其是毆期親尊長這類涉及服制和尊卑議題的案件。毆期親尊長這類案件,涉及「夾簽制度」的成立與確立,目的是為平衡社會上,法律與司法實踐層面的落差。此外,毆期親尊長的條例,在清末變法裡大量刪除,究其本質,是源於各立法者背景和觀念的不同。不過,身分倫理秩序的概念,仍存在這批立法人才心中。綜合來說,清代乾嘉道時期的期親尊長案件,所涉事態萬千,本文分類的錯誤類型並非唯一標準,而是能因應當時所載的親屬糾紛實際狀況,再做適當的類型劃分。
  • Item
    來到清朝的臺灣當總理─清代臺灣社會與文史桌遊的設計
    (2022) 鄭力瑜; Cheng, Li-yu
    清代臺灣的總理,是位不領官府薪水,卻得協助官方管理地方秩序的基層社會領導人物。總理的權力包含組織壯丁,維持村莊秩序,或募資籌款,建設公共設施,以及配合官府偵查犯罪、緝捕犯人等,清代總理可說是清代政府與民間之間的溝通橋樑。  本研究主旨希冀透過總理一職背後所展現的社會境況與統治需求,以了解清代臺灣基層社會的運作模式,和臺灣先民們在清代生活的真實樣貌,並透過桌上遊戲的方式,以「成為總理」為遊戲獲勝目標,藉由地圖圖板、遊戲配件和史料轉譯後的遊戲規則,重現清代臺灣基層社會的土地開墾、分類械鬥、修築水利設施和建設信仰中心等民間發展過程。在遊戲中,採用長時間軸的方式,呈現出歷史人、事、物在時間上的連續過程,使遊戲參與者們體驗臺灣先民面對的生活困境和各種人生抉擇,並從遊戲的過程中,學習清代臺灣史的關鍵知識。
  • Item
    明萬曆至清乾隆「東林」之建構與歷史書寫
    (2020) 傅范維; Fu, Fan-Wei
    本論文以明清文獻典籍中的「東林論述」為題,從歷史書寫的角度切入,考察明萬曆至清乾隆文本建構的歷程、變化及其影響。之所以採用「建構」一詞,指的是書寫者詮釋之下的「東林」性質,因為「東林」兼具理學、事功、氣節三種面向,所以歷來就有「東林學派」或「東林黨人」定義之別。是故,本論文爬梳同一時期不同面向的「東林論述」,探究這一些曾和歷史主流並行、互相競合及互相影響的潛流,更深刻認識歷史上的「東林」。 綜合本論文研究所見,近代認知的「東林」歷史概念,許多觀念來自清代君臣、文人學者的再詮釋,並具體反映在清代官修典籍、私纂著作。即如「東林黨人」一詞,雖起自晚明門戶之爭的用語,然在清代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君主的朋黨論中,「東林黨人」就是明亡禍首,此一論述不僅遍及官修史籍、科舉試題上,甚至成為一種政治忌諱,此後著作中甚少推崇「東林」的立朝大節,而是書寫「臣節」觀之下的殉節死難,這一種政治影響直至清末。另一方面,文人學者自晚明即推動顧憲成、高攀龍等人從祀孔廟,雖然最後功敗垂成,但在孫奇逢、黃宗羲、萬斯同等人撰寫的「東林學術史」影響之下,構成今日所見的「東林學派」。
  • Item
    清代閩北的客民與地方社會
    (2011) 陳啟鐘
    一個地方之所以能吸引外地人口移居當地生活,並從事某些經濟活動,勢必有其條件優越之處。因此,在探討清代閩北的客民與地方社會關係之前,先從閩北的地理位置、山林資源和清代閩北的動亂,及清廷的墾荒政策等方面,分析清代閩北能吸引客民進入的內、外因素。 閩北本身有利於客民流入的內部吸力,加上清代動亂所造成當地土著人口的損失,及因此而來政府所採取具開放態度的墾荒和招撫政策,導致有清一代,大量的外來人口進入閩北地區從事農業、經濟作物、手工業、商業等經濟活動,並對當地造成極大的影響。他們所從事的經濟活動有同有異,也具有本身的特質。 大量在閩北從事經濟活動的客民勢必會對當地帶來若干衝擊,特別是植茶事業產生的影響,和客民經濟活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以及因此引發的糧食供需改變。對此,當地人和政府採取了若干因應措施。 清代閩北客民除了對當地經濟、環境帶來衝擊外,也使得社會秩序產生極大的變動,並衍生出許多相關問題,特別是在社會風氣、土客和客民間衝突、客民盜匪、秘密結社等方面。藉由對社會問題出現原因的分析,可以瞭解客民與清代閩北社會秩序變動兩者間的關係。 在清代客民對閩北社會的重塑過程中,國家力量發揮了若干程度的作用,特別是在社會秩序方面。面對客民所引起的社會變遷和對社會秩序的威脅,清朝中央與地方政府基於社會安定及政權穩固,發佈了一連串的相關政策與措施,特別是在施行保甲聯甲、調整衙署兵力及稽查封禁山林等方面。 清代閩北固然存在大量季節性或流動率高的客民,但也有不少長久移居者,後者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後,漸漸在新住所站穩腳跟,並取得當地戶籍,進而融入當地社會,成為新土著。而在客民土著化與認同地方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社會地位的取得和宗族組織的重建。
  • Item
    清代秘密會黨的盟誓文化
    (2009) 蘇俊隆
    長久以來,針對盟誓文化所作的研究範圍基本上不出先秦時期,對象大多是統治階級以及社會上層,雖然有其侷限,但是並沒有否定盟誓文化在下層社會的存在,只是很少有人會去注意這點,因為很難找到有確切盟誓文化同時又足以做歷史研究的載體。能夠以清代秘密會黨的盟誓文化做為歷史研究的主軸,這完全得歸功於兩岸的會黨研究。大陸方面是由於將祕密會黨等同於農民起義來看待,所以對會黨重視的程度和研究的熱情頗高;臺灣方面則是有些學者藉著會黨秘密文件中的記載而穿鑿附會,把天地會說成是明鄭王朝的傑作,主張天地會創立於臺灣,像是郭廷以教授在《臺灣史事概說》以及連橫在《臺灣通史》裡面都是主張此種說法。雖然兩岸對會黨的研究在當時都帶有頗為深厚的政治意識,也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後來會黨研究的走向,不過也因為這樣而讓會黨這個議題得到更多的注意。近年來,隨著更多清朝官方檔案的開放、整理與出版,加上歷史研究視野的擴大,許多學者開始將會黨本身的活動做為研究主體來深入探討。 清代秘密會黨由於是以異姓結拜為基礎轉化而成的組織,所以它的盟誓文化經常包含結拜活動的過程,同時也表示「擬血緣」關係的建立就是會黨盟誓所要達成的目標之ㄧ,會有這種需求和清代人口流動和宗族思想的發展有關。乾隆中期之後,土地已無法負荷人口增長所帶來的強大壓力,不管是被迫還是自願,開始有大量人口離鄉背景或是脫離土地,他們開始尋找各種謀求生存的方法。在這情況下,剛好明清以來家庭倫理和宗族觀念也已滲透,所以像是秘密會黨這種能同時解決問題又強調虛擬血緣關係的組織就成為他們最佳的去處之ㄧ。 至於會黨的盟誓能不能真的解決會員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需求,完全是看盟誓約束力量的效果,假使約束力不夠,那麼盟誓的作用也就大大的降低。盟誓約束力的來源初期多是源自對鬼神的崇信與畏懼,在會黨也是一樣,只是會黨在這部份的強調更花心思。像是在會黨盟誓香案上就經常擺放各種器物,每種器物還都有其意義,無非是想增強會黨盟誓的約束力。為了要加強盟誓的約束力,會黨更加入各種神祕或是帶有巫術的儀式。近年來有一部電影叫作「投名狀」,其中有「歃血為盟神靈鑑」這樣的一句話,這個「歃血」儀式就是盟誓約束力的重要體現,而且在會黨裡它還有著更深遠的意義。清代會黨的歃血儀式主要是以「喝血」為主,血的來源以「雞血」、「人血」居多。會使用雞血的原因,除了可能和「雞」的價格低廉和容易獲得有關之外,「雞」在民間習俗裡本身就是一種具有神性又包含德性的牲畜;而喝人血的會黨歃血盟誓,除了一樣要藉助血的信仰加強鬼神約束力以外,更特別的是,歃血也是會黨建立虛擬兄弟血緣的重要儀式。既然提到歃血,不得不說,秘密會黨盟誓裡的歃血行為還具備非常具體、實際且現實的功能,就是有些會黨會把它當作一種關卡,一種區別入會等級的關卡,在某些會黨裡,沒有經過歃血的會員僅能免於被欺侮以及可以邀人幫助,但是不能自行找人入會,也就是沒有藉此賺錢得財的資格。另外還有「鑽橋」,此儀式除了同樣有扮演關卡的效果外,其實也是會黨盟誓用來加強約束力量的一種設計,而且是種帶有明顯發誓詛咒巫術的儀式,類似這種儀式在會黨盟誓裡還有斬雞頭、鑽刀、跳火盆等等,這些儀式都是除了單純的發誓之外,更希望鬼神能給予違背盟誓者嚴重的懲罰。 雖然,對鬼神力量的崇拜與敬畏一直都是盟誓約束力量的基本來源,在會黨盟誓文化裡也不斷的利用各種儀式或是巫詛行為去加強盟誓的約束力。但問題在於,這種依賴鬼神的盟誓約束力量,很難去預測效果的大小及持續時間的長短。舉例來說,如果會眾違背盟誓卻沒遭受應有的懲罰,自然對鬼神的敬畏程度就會逐漸減弱,也開始不相信盟誓,更不用說有些人根本就不信鬼神這套,在神前盟誓只不過是做做樣子,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就很難期待這些盟誓儀式能在會黨發揮多少約束力。天地會、哥老會這種有規模、有系統的會黨能夠存在這麼久,就是因為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他們也了解到此弱點,所以在逐漸組織化之後,也都各自創造出契約形式的盟約誓辭,神鬼力量雖還是有,但威嚇成分大於實際效用,會黨組織以及人為結構才是這時候盟誓約束力量的最主要來源。例如天地會的三十六誓就是最好的例子,不僅將所該遵守的內容具體化,更說明了違背之後會遭受的後果。 清代會黨必須「秘密」活動,包含盟誓在內,不准洩露機密、保持會黨的神秘與隱密性就是盟誓約束力的主要目標。會黨不僅僅只是結構上非法而已,為了滿足需求,會黨的行為也經常觸犯律例、破壞社會秩序,甚至影響他人生命財產的安全,為了不讓會黨輕易瓦解,為了讓會眾甘心犯法,為了強迫會眾效忠會黨,因此逐漸產生一種很特別的核心信念,也就是「不問是非、只問敵我」,僅有效於會黨的義氣信念。至於要怎麼在非法的情況下講「義氣」、執行「義氣」,以下層社會為主體所組成的清代秘密會黨,憑藉著生活經驗與智慧,在盟誓文化中創造出一套與眾不同的訊息連絡方式以及身分認證的手段,是不用到「神不知、鬼不覺」,但是希望至少要做到「官不知、人不覺」。 清代秘密會黨對於盟誓的期望到底是什麼?無論如何,對於會黨成員來說,盟了誓就是入了會,他們要緊的是盟誓有沒有解決他們的問題,像是虛擬血緣關係的製造、尋求互相幫助、鞏固生命財產安全,還是追求更好的生活與改變社會地位等等,實際上盟誓也都盡其所能的在解決這些問題。至於能不能真的解決,這完全是看盟誓約束力夠不夠力,如果不講義氣、不信鬼神,就算說再多的暗號、比再多的手訣、帶再多的腰憑也是沒用。不過,經由對會黨盟誓文化的研究,除了能更加了解清代秘密會黨之外,也確實藉此呈現出了清代下層社會許多面貌,舉凡宗教信仰、通俗文化、巫術心理以及人民智慧等等,而這些同時也是讓清代秘密會黨盟誓文化有不同於其他盟誓文化特色的重要原因。
  • Item
    福音與謠言:清代官民對基督教活動的看法
    (2007) 林淑鈴
    有關教案研究著作多半關注中國內部反教的聲音與原因探討。雖然有學者關注到傳教士在華的貢獻,但這是站在傳教士角度來看,關於中國部分,尤其是非教徒,在當時是否有客觀看待基督教部分,卻少有人注意。晚清在民間所流傳的各式負面反教謠言,已經漸漸形成一種輿論上的暗流,使得社會慢慢被侵蝕,對整個國家社會的向前發展是不利,在這樣的情形下,是否會有人出現不同的意見與看法呢? 從相關史料中可以發現一些清朝官民對基督教的言論並非全是反教。無論這些聲音是基於何種考量,也不管是否為教士或教民的辯駁,或是官員基於國防外交考量,也許雙方皆有預設立場,但卻不容抹煞晚清時期對基督教看法是存在有不同聲音的事實。本論文的研究,希望能夠在探討已趨完備的反教言論中,補足另一塊令人忽略的地方。
  • Item
    清代麥寮地區的開發與社會變遷
    (2007) 李麗卿
    本文主要研究區域為麥寮地區,位處濁水溪沖積扇平原的扇端,風頭水尾的自然因素塑造了特殊的生活環境,有著風大、沙多、地勢低、土地鹽分高的缺點;但也有地下水豐富、取水方便的優點。從麥寮地區目前所發現的崁頂、雷厝、豐榮、施厝寮等四處遺址,顯示金屬器時代已有人類在此居住。在漢人未進入開墾之前,本區域主要為平埔族貓兒干社、南社的活動範圍。康熙年間,漢人開始入墾此區域,使得平埔族社會與漢人社會均產生變化,本文主要在探討清代漢人拓墾麥寮鄉的過程,平埔族貓兒干社、南社如何從漢人的舞台退出或隱沒於漢人社會,以及漢人在建立以漢人為主體的社會之過程,並論及宗教及宗族在其中所發揮的意義與功能。 對平埔族貓兒干社、南社而言,原本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荷鄭時代對其造成某程度的改變,但這些改變並不算大。等到漢人大規模地入墾,以繳交社餉銀的方式取得實際土地耕作權,導致貓兒干社、南社間接喪失土地,陷入貧困的處境,最後一部分平埔族遠走至他鄉埔里,而留下來的則漸漸融入漢人文化中,道日治時期,麥寮鄉幾無平埔族的蹤跡。 漢人入墾麥寮相當早,最早可追溯自明末清初,可能是跟隨著鄭氏而來,但屬於少數,清康熙末年到乾隆年間是漢人入墾麥寮的高峰期,聚落一一成形,人群繁衍,商業活動興盛而後街市出現,清代麥寮鄉先後出現海豐港街、麥寮街。 在當時政府公權力不彰的社會裡,天災人禍頻仍的情況下,宗教信仰與宗族組織扮演著整合人群、重整秩序的重要角色。而宗教信仰在靠海的麥寮鄉也顯現其特殊性,王爺信仰與媽祖為大宗,在儀式活動方面已展現其多元化。在宗族方面,各宗族依照血緣或族群而聚居分類,使得麥寮鄉的血緣聚落、同籍而居的聚落頗多,許姓與林姓佔最多數,至今在選舉活動中仍展現其影響力。
  • Item
    清嘉道時期的地方獄政
    (2015) 趙冠中; Chao, Kuan-Chung
    監獄是社會演進下的產物,也是統治者維護統治秩序的重要工具。所謂「獄政」,就是朝廷管理監獄的設施、人事和運作等層面的一套實用性技術。過去有關清朝的獄政研究,可以歸納出三大特徵:一、成果多聚焦於清末監獄改良;二、時間斷限常以整個清代為範圍;三、獄政的具體運作情況探討不足。值得注意的是,學界對於清朝獄政的認識,多受到清末監獄改良以來的觀點影響,給予殘酷、落後、黑暗等負面的評價,其實不盡公允。 清朝的監獄設置,可概分為中央監獄與地方監獄,在「旗、民分治」的政策下,地方衙門監獄成為收容犯罪民人的主要設施。以地方獄政而言,其監獄設施與管理辦法基本承自明代。雍正、乾隆兩朝,朝廷不斷增修條例,使得獄政制度漸趨穩定;迨嘉道時期,相關規定可謂步入完善的階段,而且具有「承先啟後」的特色。惟十八世紀以降,由於人口增長、物價上揚、動亂頻仍等方面的劇烈變化,對獄政造成一定的衝擊。即便如此,朝廷屢屢針對制度中不合時宜之處進行調整,使監獄能夠有條不紊的運作著。 道光二十年(1840)鴉片戰爭爆發以降,清朝所面臨的西力衝擊與日俱增,各種改革的聲浪四起,但是監獄改良並未立即發生。事實上,清末的監獄改良,不全然是因清除積弊而起,另與朝廷爭取撤廢領事裁判權有關,由此可以印證,清朝原有的獄政體系,迄清末仍維持有效運作。因此,嘉慶、道光二帝的「守成」經營,無疑使地方獄政在面臨十八世紀以來的各種衝擊時,仍能有效回歸正軌而不致廢弛。尤有甚者,嘉道時期的地方獄政,或可作為清朝成功統治中國的一個例證。
  • Item
    清代南澳的水師與防務(1644-1800)
    (2015) 葉妍伶; Yeh, Yen-Ling
    本文旨在探討清代南澳島的海防設置和規劃。南澳位處閩、粵邊界,15世紀後因東亞海域貿易活動的發展,在航海上扮演望山和資源補給的角色。加以其港灣能提供船隻停泊,故明代以降,成為不同人群聚集來往之地。在明代海禁政策下,海上貿易為非法行為,許多海盜集團在閩粵沿海一帶活動,好幾股勢力相繼以南澳為據點,才使中央和地方官員正視南澳區域的海防設置。 明萬曆三年,南澳正式設置漳潮副總兵一職,希望透過兩省共管的方式,提高跨省捕盜的效率,並減少權責不清的推諉問題。隨明代政權的衰弱,鄭芝龍的崛起,明、清之際南澳轉為鄭家勢力下的據點,直到康熙皇帝平臺後,將海防做一整頓,才確立了南澳水師鎮的海防規制,一方面保留明代兩省共管的政策,一方面在島上駐紮,加強與金門和鄰近水師營間的聯繫,建立較為完整的軍事防禦設施。 影響所及,南澳的地方社會具有濃厚的軍事色彩,形成以深澳總兵府為中心的發展趨勢,信仰上也以關帝廟和天后宮為主。雍正以降,南澳的社會風氣,因南澳海防同知的設立,文教之風漸起,將南澳社會帶入不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