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北宋對夏戰略變遷與影響之研究(1038-1127)
    (2021) 黃子彥; Wong, Tsz-Yin
    北宋經常被認為是消極、傾向防禦的朝代,與漢、唐等外向型朝代截然不同,著重對內穩定,不求對外有所作為。因此,「消極防禦」、「守內虛外」等看法便用以概括宋代。 本文旨在透過宋夏戰爭分析北宋的戰略計畫、執行與變遷,觀察其目的、目標、手段,而不是以現代的框架作分析。皇帝意志、地理形勢、政府制度、財政等因素都對朝廷的討論有所影響。另外,實行戰略計畫需要朝廷、地方、將領之間的協作,其發想及推行不是純粹由上而下的命令而已。 從宋仁宗到宋徽宗,北宋對夏戰略從防衛目的、會戰為主的手段,轉變為進取、以求消滅西夏的目的,配以消耗手段,最後在手段上再回到會戰為主。由於不同皇帝、執政者有著不同的看法,因此軍事戰略及對戰爭的態度會有所變遷,不會只有單一看法。以往被視為反對戰爭、崇尚防守的儒家文化,甚至可用作推動戰爭。在沒有科技突破和大幅增兵的情況下,北宋後期因戰略變化得以改變形勢。總括而言,在對外關係、財政狀況、政治意識形態的變動下,加上對儒家文化及祖宗之法的不同詮釋,守勢並非北宋的優先選項,「消極防禦」等看法未能充分說明宋代的對外關係及軍事戰略。
  • Item
    論戰國後期燕國的對外關係(B.C.361-221)
    (2017) 林佩蓉; Lin, Pei-Rong
    燕國於七雄之中,位置最為偏遠。燕國此一位置,雖在春秋時期至戰國早期,不容易遭到他國攻伐,而能自立於一隅,然而,當中原諸國相互攻伐、吞併國土走向激烈,且鄰近的齊國、趙國亦開始向北拓展土地,燕國已不能繼續獨善其身,在戰國時代合縱連橫的局勢之下,燕國需要與他國聯合,以圖自保或向外發展。 燕國的對外關係,主要環繞在齊、趙兩國身上。齊國自從被田氏篡奪以來,多次進攻燕國。燕王噲六年(西元前315年)燕國發生內亂,齊國趁勢佔領燕國,使燕國差點遭到齊國併吞。在趙武靈王等諸侯的援助之下,燕國才免於此難。而在此之後繼位的燕昭王,即發誓向齊國復仇,派蘇秦前往齊國作間,引導齊國走向遭到秦、趙、魏、韓、燕五國討伐的局勢。就在齊國衰弱之後,取而代之的是趙國與燕國的關係變為顯惡。最後在燕王喜四年(西元前251年),燕、趙關係終於破裂,燕國也自此走向衰弱。 關係的變化並非一時造成,而是長久的累積,本文意圖研究戰國後期(B.C.361-221),影響燕國對外關係走向的因素。考量戰國時代,戰爭是生存最主要的手段,因此本文將對爭奪地點進行分析,並以此切入,分析燕國對外關係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