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述說變裝:台北變裝製作領域中的商品原則與主觀性原則
    (2024) 安德思; Blomso, Anders
    台北的變裝秀仍然是酷兒人士重要的娛樂活動,也是該市酷兒夜生活的重要特色。雖然先前對台北變裝秀場景的研究聚焦於透過變裝表演建構多元性別,但尚未有研究探討變裝在表演者生活更廣泛背景中的角色。為了填補這一空白,本論文進行了四次對台灣變裝皇后的訪談。使用生活敘事解釋方法(BNIM),讓變裝皇后構建他們的變裝生涯故事。在初步敘事完成後,根據BNIM方法論對變裝皇后進行了後續提問。總計收集了九小時的訪談數據。鑑於酷兒理論傾向於將變裝分析簡化為性別表演,以及它在台灣持續的殖民性和帝國主義認識論,本論文採用布爾迪厄的場域理論來分析每位皇后的敘事。通過這四個案例研究,塑造台北變裝場域的原則浮現了。台北的變裝受到兩個相互競爭的原則驅動:商品原則和主體性原則。商品原則代表由場域創造的商業壓力及變裝轉化為商品的後果。主體性原則將變裝視為自我表達的藝術方式,讓變裝皇后有權探索自己的身份和過去。在台北的變裝場域中,商品原則處於主導地位,而主體性原則讓變裝皇后能夠抵抗商品化的負面心理影響。此外,這些敘事揭示了變裝作為克服創傷的治療性影響。這些發現表明,台灣的變裝提供了獨特的進一步研究機會,並為理論化變裝提供了替代性資源。
  • Item
    閱讀台北都會空間文本--以101大樓和龍山寺為例
    (2008) 林宏儒
    研究始於城市景觀的差異觀察。 區有新穎開發和老舊重建的區塊,如此落差性的存在,激發了走踏、凝視、碰觸等渴望記錄的想法,尤其看到對於台北新舊區空間分裂的說法,思索為之一振,究竟看法的提出是誇張了現實,抑或命中城市發展的要害?在分裂說的認知下,研究所確立的觀點是差異的必然,透過這些差異的顯現,在商討分裂說程度,甚至是為何提出的看法,是否切割或剝開了什麼樣的都市區塊問題。 於是研究從認知城市的進程開始,著墨城市是由不同切面構成的看法,從兩組雙元性的概念出發,關照全球與地方的尺度(城市裡的相對性)、現代和後現代的狀況;以步行為策略,身體作為漫遊具體實踐的感知主體,接著嘗試從發問的城市的四個面向——歷史、社會、行動、論述作為四條書寫空間的線索,也是題目所欲閱讀空間的四個脈絡,試圖描繪出這些差異性。 索,歷史告訴我們發展最新穎之地跟老市區永遠存在著時間的推移。在生活的一天週期裡,兩地作息的差異,愈夜,觀察點的老市區呈現的人群流動較新市區豐富,對漫遊者而言熱鬧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在行動線索,蓬勃而凸顯的消費空間,在新區彼此間是競爭區隔也是聚集共榮,在傳統的商街有新裝、有遷移,或隨時間出現消失的攤車,各自有新舊區域間的行銷差異亦有區域內的策略差異。在社會線索研究,兩地的人口組成類似,但舉目所見卻是分別屬於長青族和遊民的生活空間以及年輕人的娛樂空間,而這樣的空間組成也持續影響當地的空間結構,其他的人群只能以觀光客的形式偶爾進入。在論述線索,敘說台北的文字大多被城市文化管控,多的是懷舊或觀光的行銷。 從不同的線索探查城市幾個面向的意義,依循著新舊間對照的意義,繼之拼湊兩個差異的空間。在這樣的差異空間,出現不同的作息、活動、景觀、人群,也有類似的觀光客的拜訪。當把所見所聞都攤開來呈現,試圖連結彼此的關係,一座寺廟跟一棟新大樓,在台北城的意義可以回歸城市發展的一環。不論是歷史的、社會的、行動表現的、論述的都有其典範來源,但是在一個城市整體下,這些面向企圖整合成一個對待城市空間的方式,變成一個可供討論,繼之堆疊覆蓋的文字空間。而台北的新跟舊都在持續推進中,文本也會不斷的擴張並再閱讀。
  • Item
    臺灣歌謠的台北意像
    (2011) 楊月璧
    淡水河是臺灣第三大河,也是臺灣早期唯一有航行之利的河川,因此在沿河右岸形成艋舺、大稻埕市街,後來更發展為全國最大的城市-台北。隨著淡水河河道的淤塞改變與污染、經濟型態及交通工具的轉型,讓它像河水般時起時落的轉移;不變的是,我們仍然脫離不了與淡水河互相依存的臍帶關係;多少古往今來的人事景物沉浮,造就了優美動人的淡水河人文風情面貌,引人深深陷入北台灣母親河的旎旎旋律中。 臺灣歌謠是臺灣人在地生活的真實記錄。從臺灣歌謠走尋淡水河與台北城市中「人河關係」的生命歌謠。這些歌謠承載著發生在淡水河這片土地上的浮沉起落、鹹酸苦澀、甜美溫馨的故事。歌謠作詞作曲創作者細膩的觀察與批判,使用寫實或隱喻的方式,顯現出臺灣社會每個階層生活真實的聲音,留下使人感動並且具有時代意義與充滿生命力的臺灣歌謠,這種實在有感情的歌謠,讓人唱起會感動、很窩心、吐鬱氣、解憂悶。 歌謠蘊含著民眾史,是傾聽人民與土地聲息很重要的途徑。筆者透過臺灣歌謠的整理,依據Kevin Lynch在《The Image of the City》理論來作研究。給民眾唱出好聽的歌謠,來熟識走過悠悠淡水河的人文歷史長河?歌謠怎樣抗議人類對河流的污染賤踏與期待?河流與台北城市用什款的歌謠來做對話?期望民眾熟識生養我們的土地,產生了認同、瞭解與愛慕;愛唱、守護與發展我們自己美麗優美感動的在地音樂文化–臺灣歌謠。
  • Item
    台北原市區住宅分布及其變遷之分析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1978-06-??) 陳國章; 孟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