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News
Browse
10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中英文雙語人士對於母語及目標語道歉回應策略之比較研究(2021) 鍾季廷; Chung, Chi-Ting本研究旨在探討中英雙語者對於道歉回應策略的使用情況,探究其母語及 目標語的跨語言表現,並檢視兩大影響變因(社會權力高低、冒犯嚴重程度)對道歉回應表現之影響。共有十八位以英語為外語的臺灣大學生和十八位以華語為第二語言的在臺外國人參與本研究的中英版口語言談情境完成任務(Oral Discourse Completion Task)。研究發現如下:一、兩組在道歉回應策略選擇上並無顯著差異:他們皆傾向使用「直接接受道歉」和「將冒犯最小化」兩種正向回應策略以展現禮貌。但質化分析顯示中文和英文在特定道歉回應策略的語言表現上仍有些微差異存在。二、受跨語言影響,受試者的道歉回應表現呈現正影響(positive influence)和負影響之現象(negative influence)。偏誤分析結果顯示,二語學習者的偏誤大多源自於語言差異和其母語轉移。三、受試者的道歉回應行為受到道歉者的社會權力高低影響,但該效果只在二語的使用情況下達到顯著,表示二語學習者在目標語的使用可能更為保守且更重視禮貌。四、冒犯嚴重程度確實為影響道歉回應表現的決定性因素之一。五、在合併策略的使用上,兩組皆傾向將「直接接受道歉」與其他策略合併,以維護社會關係。根據上述結果,中英文的道歉回應表現同時展現了語言普遍性和獨特性兩種特徵。此外,正向策略的廣泛使用(「直接接受道歉」和「將冒犯最小化」)也證實禮貌原則對於道歉回應具重要影響。Item 台灣大專院校學生外語語用策略使用及教學成效之研究:以抱怨為例(2007) 陳媛珊; Yuan-Shan Linda Chen自1980年起,外語語用學研究發現語言學習者在言語行為的表現和母語人士有相當的差異。其區別可能顯現在所用的策略、用詞或是內容上。文獻中亦顯示相對於其他的言語行為諸如抱歉、請求或恭維,學生的抱怨行為較少被探討。有鑑於此,本研究有三個目的。 第一個目的為了解中國人及美國人的抱怨行為。第二個目的為比較學生及美語母語人士在抱怨行為上的差異,並進而解釋差異的源由。第三個目的則是教導學生美語抱怨的策略,同時檢視教學的成效。 本研究共有四組受試者,分別為中文母語人士、美語母語人士、高成就的學生及低成就的學生。每組各有二十位受試者,所以共有八十位受試者。為了達到第一個目的,中文母語人士及美語母語人士分別填寫語文完成測驗,這測驗共有八種情境,根據不同的上下及親疏關係來設計。資料分析發現受試者運用七種不同的策略,包括「退出」、「不責備」、 「間接抱怨」、 「間接指控」、「直接抱怨」、「修復」及 「威脅」。結果顯示美國人和中國人策略運用的分佈情形很類似,但是他們在 「間接指控」及「修復」策略上的用詞有差異。同時在「間接指控」加「間接抱怨」以及「間接抱怨」加「修復」的混合策略的內容上亦有所差異。這些差異究其原因是由於中美文化的不同所致。 為了達到第二個目的,學生亦填寫相同的語文完成測驗。他們預期會轉移中文及美語相似及差異之處。然而,研究結果顯示這種預測並不一定會發生,此乃由於學生的語言能力所致。高成就的學生傾向於正轉移策略及用詞,但負轉移其母語文化資訊。反過來說,低成就的學生不如高成就的學生會正轉移策略及用詞,但是他們亦不會負轉移其母語文化資訊。 為了達到第三個目的,教學上採取七個步驟,包括提昇認知,介紹社會情境和抱怨策略,要求學生從事語文完成測驗及角色扮演及給予課外練習等。教學結束後,學生的成績顯示他們在策略、用詞及內容方面皆有進步,但於某些方面仍無重大改變。這種情形可歸諸於教學所導致的失誤及持續的母語轉移。同時,教學似乎對於高成就的學生較有效。雖然如此,學生的自我報告對於教學皆抱持著正向的態度。他們認為教學改進了他們用美語來抱怨的能力。 除此之外,本研究亦探究語文完成測驗及角色扮演的異同之處。四位高成就的學生及四位低成就的學生被要求接受這兩項測試。研究結果以學生的表現及態度來做分析。在表現方面,結果顯示這兩種方式引導出類似的策略分布情形,但是在文法、禮貌程度等方面仍有所不同。在學生的態度方面,他們提到最主要的困難在於缺乏字彙及不熟悉情境。他們亦提到雖然語文完成驗較容易,但他們較喜歡角色扮演。 本研究的結果有下列貢獻。第一,美國人及中國人的抱怨策略分布情形也許類似,但由於文化的差異,在用詞及內容上有所差異。第二,高成就的學生較低成就的學生較常從事正語用語言轉移及負社會語用轉移。第三,學生可從教學中獲得進步。最後,學生在語文完成測驗及角色扮演的表現及態度各顯示出相似及相異之處。Item 以中文為母語的兒童承諾概念發展之實證研究(2012) 王懿; Yi Wang本研究旨在探討以中文為母語之兒童對承諾的理解,並驗證不同操縱變因(如:被承諾者的社會地位、承諾的結果、承諾者的誠意、承諾的明確性)對兒童承諾概念的影響。研究方法包含在不同情境下的承諾判斷及承諾表達兩種實驗題型。研究對象分為五組,每組二十人,由平均年齡為六歲至九歲的兒童與成人共一百位所組成。 研究發現如下:承諾判斷結果顯示,較年長的受試者與控制組皆認為對長輩做的承諾才算數,而較年幼的受試者對承諾的判斷則不會受到被承諾者不同社會地位的影響。兒童受承諾結果的影響較深,與成人達顯著差異,相較於未實踐的諾言,兒童較認可確實完成的承諾,顯示出在兒童的承諾概念中,承諾的結果與承諾本身是密不可分的。然而,所有受試者對承諾的判斷並未受到承諾者誠意的影響,顯示無誠意的承諾仍被認為是一個承諾。此外,所有組別的受試者均較容易認可清楚表達出內容的承諾。 在承諾表達結果中發現,以中文為母語的兒童於六歲左右便可做出承諾。在策略上,受試者傾向做出內容清楚呈現的承諾。較年長的兒童在表達明確性上較接近成人。施為動詞(performative verb)「答應」在整體的使用上並不明顯,顯然不構成承諾的形成要素。Item 中介語用學研究:以台灣英語學習者之糾正語為例(2008) 林明芳; Ming-Fang Lin中介語用學在外語教學研究中是近來日趨重要的一個領域。在中介語用學研究中,語言行為(speech acts)常為廣泛討論。然而,糾正語(correction)則是一個長期以來一直被忽略但卻極為重要的語言行為。有鑒於此,本論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二: 一為比較中文和美語的糾正語之異同,二為探討台灣英語學習者如何表達糾正語。 研究語料蒐集自四組受試者,第一組為30位中文母語人士,第二組為30位英語程度較低的台灣英語學習者,第三組為30位英語程度較高的台灣英語學習者,第四組為30位美語母語人士。研究工具為問卷調查,包含三個主要的部份:尺度量表(Scaled Response Questionnaire)、言談情境填充問卷(Discourse Completion Task)及不糾正的理由(reasons of opting out)。問卷中的情境包含12個糾正語情境題及3個拒絕語情境題,共15個情境題。全部的情境題皆依社會地位高低(social status)與社會距離遠近(social distance)此兩個情境變數(contextual factor)來設計。所蒐集之語料都進行量化與質化之研究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中文和美語的糾正語表達方式有相同之處亦有跨文化的差異之處。此外,質化與量化的分析結果顯示,台灣英語學習者在糾正語中表現出趨近於外語(approximation to L2)、語用轉移(pragmatic transfer)及中介語發展(interlanguage development)。值得注意的是,學生的語用轉移與中介語發展常常突顯出學生不正確使用外語的情形,這常導致語用失敗(pragmatic failure)。為了讓學生能夠使用更道地的美語,近一步的語用教學是有其必要性。本研究最後點出研究發現的啟示及未來的研究方向。雖然本研究仍存有一些缺點,但本研究已使得跨文化及中介語用學研究領域更往前邁進一大步,也對英語教學領域有所貢獻及啟發。Item 中英文對於請求策略的言語行為之雙向研究(2018) 陳俐穎; Chen, Li-Ying本研究旨在探討以中文為母語的臺灣大學生和以英文為母語的在台外國學生在中文及英文的請求語言表現。本研究有別於單向母語研究,探討受試者在母語及第二語言的請求行為的雙向表現,並分析影響請求行為的三大因素:社會地位、社會距離、以及事件負擔程度。總共有十二位的臺灣大學生及十二位英美語人士參加本研究的兩項測驗:中文版和英文版的口說言談情境填充。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 在中文的請求行為表現中,英文母語者與中文母語人士的使用仍大不,但在英文請求行為表現中,中文母語者的表現已相當接近英文母語人士。 二、 中文母語人士在其母語(中文)及第二語言(英文)的請求策略的使用表現相近,但是英文母語人士在其母語(英文)及第二語言(中文)的表現差異極明顯。 三、 三大影響請求策略因素中,社會距離影響中文請求策略比社會地位和事件負擔程度來得大。 四、 三大影響請求策略因素中,三個因素影響英文請求策略之程度相當。 五、 在中英文請求合併策略的使用上,不論是中文母語人士或英文母語人士都傾向使用情態策略和預備策略與其他策略合併。合併策略中兩組受試者在中文和英文的請求行為中最常使用的合併組合是預備策略+預備策略。 關鍵詞:第二語言習得、言語行為、請求、社會地位、社會距離、負擔程度Item 中文安慰言語行為之比較研究:以華語為第二語言的英語與日語學習者為例(2018) 葉惠真; Yeh, Hui-Chen本研究旨在探討以華語為第二語言的英語與日語學習者對中文安慰策略的有效度判斷以及使用情形,並驗證不同操縱變因(如:被安慰者的社會權力高低、事件嚴重程度及情境類型)對安慰策略的影響程度。研究對象共為十二名英語和十七名日語的中級華語學習者以及二十名中文母語者作為對照組,參與本研究的兩項測驗:一為有效度判斷,二為口頭完成情境對話。研究發現如下: 一、 情境類型的操縱因素對受試者的有效度判斷及使用情形影響最大,其次是事件嚴重程度,而被安慰者的權力高低影響則最小。 二、 提供支持、建議和鼓勵策略在有效度判斷中較同情及安撫策略有效。然而只有建議策略在口頭情境完成的測驗中仍被大量使用,其他兩種策略被安撫策略所取代。 三、 除了對提供支持策略的有效度評價不如中文母語人士高之外,英語和日語的華語學習者的表現大致與對照組相同。 四、 受試者普遍採用組合式的安慰策略,受歡迎的組合通常皆含有建議策略。 五、 日語學習者在面對更高權力的被安慰者的情況下比英語學習者更加看重安撫策略,並且在嚴重度高的情況下採用更多鼓勵策略。另一方面,英語組的人均安慰策略總數比日語組要來的多。 根據上述結果,我們認為三種操縱因素各發揮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也證實對於安慰策略的有效度判斷與實際策略使用間確實存在影響差異。而且,跨文化差異仍存在於安慰策略的學習中。Item 英雄實踐聯盟:從語言學角度探討大型多人線上遊戲玩家的社會認同(2017) 張哲瑋; Chang, Che-Wei本研究以社會語言學的觀點探討大型多人線上遊戲 (Massively Multiplayer Online Game) 中參與者們是如何透過言談以創建一虛擬的實踐社群 (Community of Practice),又團體中是如何協調彼此的角色定位或身份認同 (Identity)。科技變遷,網際網路早已成為許多人不可或缺的生活伴侶,而大型多人線上遊戲尤其是當今文化中主流的社交場域。儘管如此,該互動平台卻甚少於學術界探討;在網路論壇和即時通訊應用程式漸漸為社會語言學者關切的同時,令人好奇的是,通常被視為休閒活動的線上遊戲是否亦乘載著豐富的社會訊息。 本論文採人種誌研究法 (Ethnography),研究者以「田野調查」的方式深入線上遊戲世界,共同參與該虛擬社會中的活動,並觀察紀錄玩家之間的互動模式。語料來源為英雄聯盟 (League of Legends) 此款於全球風靡已久的多人在線競技遊戲 (Multiplayer Online Battle Arena),共蒐集了一百場遊戲間玩家在對話窗口的互動情形。從玩家們的言語行為 (Speech Act),和其所透露的立場表達 (Stancetaking),我們得以推衍出該實踐社群的成員是藉何種互為主體性的策略 (Tactics of Intersubjectivity) 以認同自我及他人的社會角色。 身份認同的概念在以往被看作是個體生理或心理素質的體現,直到後現代主義時期成為能夠透過言談建構的社會意涵,進而發展為二十一世紀的學者們口中,社會互動及意識型態編織下的結晶 (Bucholtz& Hall, 2004, 2005)。本研究以此對社會認同之現代觀點為跳板,視線上遊戲中玩家們之間的言談為相互定義及塑造個體社會形象的重要媒介,以進一步探究該社群網路中的人際與社會動態。 研究結果指出,英雄聯盟玩家為一實踐社群的假設不僅可從該團體中對彼此的行為規範 (Norms of Conduct) 見端倪,成員們之間所使用的語言亦是有力的證據。不管是就語言形式或功能來看,英雄聯盟的玩家似乎有著一套共通且獨特的用語,外界的人不易理解。在此社群中最常見的語言溝通模式包含戰略消息通報、情緒反應、情勢分析、遊戲表現評論,以及行動策劃;大部份的成員尤其會用命令的口吻要求隊友配合執行任務,或因為遊戲中的挫折而責難他人,說明著他們習慣用較具攻擊性 (Aggression) 的態度來展現自己相對專業的玩家身份。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所討論具攻擊性的行為表現不應標籤於全體的英雄聯盟玩家,而需被視為區辨該社群內一次團體的重要因素,此類型的玩家視遊戲內建的聊天系統為遊玩時行使社會權力 (Social Power) 的最佳途徑。 本研究試圖藉著對言談詳細的描述來帶出線上遊戲玩家遊玩的過程中社會意義的協調(Negotiation of Meaning),包括該實踐社群理念與目標的共建,以及成員間社會地位的相互認同。我們從調查中得知線上遊戲對某些人來說並非如想像般「休閒」,反而牽涉嚴肅的人際議題,也就是說,線上遊戲這個社交平台可以被看作是玩家與他人、更是與自我對話的學習基地。Item 大專院校學生美語讚美行為之教學成效研究(英語學系, 2011-12-??) 陳媛珊; Yuan-shan Chen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探討美語讚美行為之教學成效。在臺灣,有關於本言語行為教學成效的研究至今仍然非常少見。四十位科技大學學生接受八個小時的美語讚美行為的教學,並分別在教學前、教學後、及教學後九週測試學生的學習成效。結果顯示教學對學生的美語讚美行為具有正面的效果,同時部分教學效果在九週後得以延續。本研究證實了教學確實可以提升學生的語用能力,同時亦呼籲語言課程中應該盡量包括對學生語用能力的訓練。Item 客語及台語與性相關的髒話初探(臺灣語文學系, 2012-04-??) 鄭雅怡; Tenn, Nga-i髒話是一種民間的語言行為,普遍存在於各種語言,並長期施行於日常生活當中。從古至今,髒話不但發展出多種表達方式與用途,更兼具多重的社會心理功能,因而可藉由探索髒話來探究歷史與風俗的演變。然而,由於精英階層的文化歧視,像髒話這麼突顯又長久遍存的語言行為,至今卻鮮少被學界注意。所以本論文主張必須突破這種學術偏見,以新的研究視野來探討此類普羅百姓的語文化。所有的髒話之中,與性相關的語詞向來被認為禁忌度(taboo loading)最高,不只數量多而發達,還展現鮮明的性別意識。本論文以台語、客語這兩種台灣本土母語中與性相關的髒話語料做為研究對象,把它們視為一個論述空間(discourse),並比較這兩種語言中此類髒話的構成方式以及它們所體現的性別觀點。目前初步的研究發現,台語、客語與性相關的髒話當中,許多極為相似,可以互通,同時大多呈顯以男性為中心的思維模式。不過客語的誇張性、表達性、大膽開放尺度以及意象的豐富程度都超過台語,殺傷力相對也較強。這兩種語言的這些共同點和差異該如何詮釋?與台灣的歷史、社會變遷和福佬、客家這兩個族群的關係可以做何種聯結?這些都是本論文試圖探討的課題。Item 大專院校學生美語讚美行為之教學成效研究(英語學系, 2011-12-??) 陳媛珊; Yuan-shan Chen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探討美語讚美行為之教學成效。在臺灣,有關於本言語行為教學成效的研究至今仍然非常少見。四十位科技大學學生接受八個小時的美語讚美行為的教學,並分別在教學前、教學後、及教學後九週測試學生的學習成效。結果顯示教學對學生的美語讚美行為具有正面的效果,同時部分教學效果在九週後得以延續。本研究證實了教學確實可以提升學生的語用能力,同時亦呼籲語言課程中應該盡量包括對學生語用能力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