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臺灣「紀實攝影」研究回顧與展望:藝術觀點以外的論調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17-06-??) 高宜宏; Kao, I-hung
    紀實攝影(Documentary Photography)係攝影技術出現後的表現風格之一,約略始於十九世紀中葉,並影響臺灣。歷經一個多世紀眾多的社會事件,該領域之名家輩出、照片檔案豐碩。然而長期以來對它的研究較聚焦於藝術層面,直到近十餘年才在歷史學界受到廣泛地重視與應用。大致上,該領域若撇除藝術層面,其研究可以分為「紀實攝影史」與「紀實攝影理論」來研究。前者在歐美學界已有許多專著介紹各時代的攝影師與作品,臺灣學界受限於過去中華民國政府的攝影相關法規以及現今政治因素導致的史觀等影響,尚未有完整而宏觀的論著。紀實攝影理論之研究與討論,則以Susan Sontag 等歐美學者的論點為基礎,並陸續融合藝術史學界、新聞學界及臺灣攝影圈等相關領域,進一步地闡述理論。當今紀實攝影對臺灣歷史學界最顯而易見的影響為「歷史記憶」。歷史記憶儘管已被廣泛研究與運用至少三十餘年,但透過紀實攝影的影像力量,更能讓史學界發揮想像空間。史學家若能將紀實攝影作品與文獻相輔相成,則紀實攝影研究將不再是社會科學與藝術領域的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