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高雄紅毛港:一個漁業聚落的社會變遷(1624-2005)
    (2007) 林妙娟
    摘要   高雄紅毛港是一處飽受爭議和逐漸凋零的傳統漁業聚落。一個曾經是高雄重要的漁業港口,如今卻在工業化浪潮下即將走入歷史的漁村。週遭環境的污染和政府遷村的政策下,未來紅毛港完成拆建和遷村後,這一處長達近四百年歷史的土地,聚落、傳統建築、經濟型態和人文風俗等將面臨改變和湮沒。    本論文除了試圖重建並詮釋紅毛港聚落的整個歷史發展和社會變遷外,也希望從中初步地比較農漁村的相同和相異點,進而突顯漁業聚落所獨具之海洋文化特色。其中針對聚落的建立與發展做歷史脈絡的追溯和探討,並探討紅毛港的社會組織、包括血緣、地緣組織和社團組織的發展,從祭祀圈、宗族與社團的關係網絡來探究聚落居民的凝聚力。還有從其生計活動漁業、養殖業的興衰起落,到其他產業的發展,以及戰後整個聚落因為社會趨勢和政府政策影響所造成的產業結構變遷均為探討重點。另外針對當地社會生活的發展亦作探討,包含當地民俗祭典和宗教活動,以及居民早期至今的食衣住行育樂等日常生活,進而闡明該漁村生活方式之特色。
  • Item
    花蓮縣壽豐鄉豐田地區社會空間之建構與轉變
    (2012) 林玉梅
    日治時期豐田村係一由臺灣總督府根據殖民目的而規畫形成之聚落,因此招募了許多日本內地不同都道府縣的移民來臺,並希望其能在臺落地生根。然而到了戰後,日本人戰敗,這些日本內地移民必須全數遣返回國,而豐田村的土地資源便由政府收歸所有,遷入的居民除了包含原先為日本人工作的佃農與雇工外,還吸引了許多臺灣島內的二三次移民,也使得戰後豐田村的居民有著原居地分布複雜之特性,與日治時期有相同的情形。 豐田村位於花蓮溪的沖積扇上,地勢較為平坦,整體氣候溫暖多雨,為適合農作物生長之環境,但其地形和降雨特性則易導致淹水問題。大正2年(1913)總督府將豐田村聚落整體建設大致規畫好後,便開始招募移民來臺,但由於整體移民所需各類支出過於負荷,臺灣總督府即在大正7年(1918)停止相關移民各類補助,豐田村也因此劃入一般行政區。整體而言,豐田村移民初來乍到時,其生活環境並不佳,疾病、傳染病盛行。戰後豐田村,由國民政府劃分成三個村落,分別是豐山村、豐裡村和豐坪村,其屬於一般行政體系,居民來源地最多的是花蓮鄰近地區和新竹,居民平和相處,少有爭端,其主要面臨的環境問題為颱風造成的水災。 然而日治時期豐田村的地域建構,乃是經由臺灣總督府的土地治理政策和土地分配形式得以完成,終至戰前約有將近9成之內地移民已擁有自己的土地。戰後豐田村居民,則是經由國民政府一系列的土地改革政策,繳納地價與租金以取得土地所有權。在此國家與政策的運作之下,豐田村居民的生活空間便被劃設而定,多數居民均擁有了安身立命之所。 在國家劃設完成的生活空間中,豐田村的人地關係與人人關係便展現於其中。日治時期豐田村先由國家制訂警察官空間整合四部落,而由於豐田村內生活環境並不佳,居民負債問題嚴重,加上以農為生的生產方式,使得村內各種社會組織紛紛成立,進一步整合豐田村,形成其緊密結合的社會空間。至戰後,使得各行政空間或社會組織均是改以鄉層級為單位,而仍將戰後三村整合為一體的,僅剩居民自發性組織豐田碧蓮寺的信仰。因此整體而言,日治時期的豐田村整合程度較戰後豐田村強且較緊密。 不論日治時期或戰後時期的豐田村,其均是首先經由政府劃設的村落,才漸次移入居民,雖不同的國家政策會造就不同社會空間的整合程度,但研究發現社會空間整合中,居民自發性的社會組織運作也不失為一重要原因。
  • Item
    深坑鄉聚落發展之研究
    (2006) 黃克萍
    研究所所名:地理研究所 論文名稱:深坑鄉聚落發展之研究 指導教授:蔡文彩 研究生:黃克萍 論文內容:共一冊,約十一萬字,分六章十七節,並以960字摘要說明 摘 要 深坑聚落歷史發展自早期清領時期移民墾殖開始,因受地形多山及氣候環境限制影響,人口增加並不顯著,當時先民皆以農耕、種植茶葉及河運為主。但到了日治時期,由於深坑地區蘊藏豐富的煤礦資源,並且兼具著通往宜蘭、東部地區必經的交通孔道功能,而成為當時文山地區最大的行政區域,此時的人口增加快速,也帶動地區的發展。但是到了民國六十年代以後,受到台灣整體經濟結構的快速變遷影響,深坑鄉人口外流現象嚴重,大多數居民皆向大都市中心謀求生計,直到民國八十年代後期,由於北二高、北宜高速公路的經過,漸而帶動此地又一次的生機出現。 同時,在民國八十年代起,就深坑鄉內部結構的變遷而言,由於土地成本較台北市低廉因素,立即帶動深坑地區工業化的發展,沿著深坑鄉狹長的景美溪河谷呈帶狀發展,即自深坑聚落核心處展開,並且郊區化趨勢非常明顯,新的聚落中心因鄰近地區工業機能的影響而產生,工業機能及住宅機能多分布於此帶狀發展區內。目前的台北縣深坑鄉,由於具有豐富的山水資源條件,在例假日便成為台北都會區的休閒據點,因為休閒活動所產生的交通、人類活動與地區建設也日益頻繁。加以鄰近台北市之地緣關係,平時即扮演服務台北市就業人口居住功能的角色條件。 本鄉在歷史人文方面豐富的資源,經常受到民眾的注意,包括特殊物產如豆腐、包種茶、肉粽等,在歷史文化方面則有老街、古厝、石碑、茶路等。一般民眾在假日來到老街觀光,僅從事飲食消費居多。每逢週休二日或假日時段,到達深坑地區的遊客,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去老街吃豆腐用餐為首選,也由於鄰近大台北都會區,憑藉著北二高木柵交流道系統的交通便利性,常常創造了地方上許多經濟的來源。 近年來,台灣觀光休閒旅遊的人口興盛,深坑鄉地方政府為了因應眾多遊客的需求,營造了許多地方上周邊建設,如立體停車場的設立、人行步道的規劃、老街美化景觀、觀光古蹟景點再造等。目前北二高、北宜高完工後,深坑在都會區東半部有舉足輕重的交通區位,配合交通網路的建立及顧及整體的發展,深坑朝向發展與觀光休閒有關的服務業、餐飲業和觀光遊憩業,以服務台北都會區的休閒需求為主要的產業型態,使深坑成為都會區的觀光旅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