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通俗遊戲╱嚴肅任務-日治時期台灣旅行文學研究---以《三六九小報》與《風月》、《風月報》、《南方》、《南方詩集》為分析場域
    (2009/08-2010/07) 陳室如
    本計畫擬延續97 年度計畫:「曖昧的風景-日治時期臺灣旅行文學研究──以《臺 灣日日新報》、《臺灣民報》漢文作品為分析場域」之研究,對日治時期台灣旅行文學進 行更深入的分析與探討。 《三六九小報》與《風月》系列雜誌為1930 年以後的重要休閒刊物,隨著交通建設 的完成與休閒觀念提升,旅行逐漸介入台灣民眾生活,成為日常休閒活動之一。二刊的 旅行文學,不但呼應刊物的通俗娛樂特色,作品本身涵蓋古典/現代、遊記/詩歌,呈顯 繽紛樣貌,除反映文人的閒情雅興之外,也隱含休閒以外的嚴肅意涵。歷來針對二刊的 主題探討,卻多半集中於小說與情慾、藝旦等,對於與休閒娛樂性質密切相關的旅行文 學卻未能有一定關注,頗為可惜。 本計畫即欲以《三六九小報》370 筆與《風月》系列1216 筆旅行詩文為探討對象, 首先就旅行文學與刊載場域相互呼應/對比的方式,從旅人建構風景與書寫旅行的模 式,探討1930 年之後旅行文本的休閒性/嚴肅性;其次再以交互對照的方式,除比較 同屬小報性質的《三六九小報》、《風月》系列的旅行詩文外,並進一步參照《台灣日日 新報》、《台灣民報》等新聞紙的旅行文學,對比出彼此特色,瞭解其共性與殊性,為日 治時期的臺灣旅行文學建構更完整的研究面向。
  • Item
    味蕾的行旅:晚清歐美遊記的飲食書寫
    (淡江大學中文系漢學研究中心, 2013-12-01) 陳室如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後,大量晚清旅人前往西方取經,留下數量可觀的海外遊記。旅人於途中所感受的西方飲食文化,不僅是個人飲食習慣的挑戰,更代表既有生活體系與陌生文化的碰撞。晚清歐美遊記對西方飲食的負面批評集中於人為層面,尤以外在形式的鋪張與豪奢風氣的盛行為最,旅人對西方飲食的正面印象則來自於清潔衛生與科學化的實用性,見證科技文明之落實,呼應力求圖強的時代背景與出國動機。旅人熟悉的家鄉味在遠渡重洋後除了安撫脾胃鄉愁外,還能展示民族自信心,成為與西方文明抗衡甚至涵攝他者文化的工具,西人對中國食物的蠻荒認知與參與創新,投射出被扭曲與再造的東方想像,提供旅人觀看他者眼中的自我形象。
  • Item
    誰的風景?--《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旅行書寫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09-06-01) 陳室如
    自1905 年7 月1 日至1911 年11 月30 日,日治時期台灣發行量最大、延續時間最長的報紙--《台灣日日新報》為因應讀者需要,擴充原有的漢文版,獨立發行《漢文臺灣日日新報》。除了漢文新聞之外,《漢文台灣日日新報》為當時漢文文學作品重要發表場域,也刊登了800 多筆的旅行詩文作品。 由於《漢文台灣日日新報》的半官方性質,該報所刊登的旅行詩文,複製了大量的官方風景,透過現代化建設的歌頌,肯定殖民政府的政績;台人前往日本參加博覽會的參訪心得,更成了映證殖民母國強盛的崇拜之旅。除了官方色彩,另有不少旅人以懷古為書寫策略,於旅行風景中寄寓不能言說的心聲;透過觀看位置的變換與風景差異,可以發現台日旅人在對照彼此母國與世界的 過程中不斷進行的微妙調整與變化。
  • Item
    從飛行到隨筆--黃永武遊記作品研究
    (南華大學文學系, 2010-12-01) 陳室如
    1983-1984年,黃永武赴美研究一年,著有旅美遊記《載愛飛行》,90年代他多次開啟海外之行,退休移民美加後,遊興依然未減,著有多篇遊記,旅行經驗與創作成果極為豐碩。透過異國風光的對比,黃永武的遊記映照出一個無處不在的文化故國,對古老文化的高度認同反映出民族自信與責任感;以異國為鏡,他在遊記中檢討臺灣各項缺失,冀望見賢思齊,在不斷輾轉搬遷的移動中,故鄉╱他鄉的疆界隨之鬆動,家國情感的認同更為複雜。隨著人生閱歷與旅行經驗的積累,黃永武早期遊記中的嚴肅家國逐漸淡去,他開始返回自我心靈,體悟閒適自得;屢屢徵引典籍原文,以「一瞥」習慣增添遊記深度,表現豐厚學養,晚期詮釋手法稍變,卻仍大量運用古典意象,呈現鮮明特色。
  • Item
    鄉關何處
    (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2008-06-01) 高瑪莉
    在探索「原鄉」多樣而變動的定義上:個人私密的居處空間、原生或收養的國籍,或作為身份認證上一個有力的文學隱喻,本文將聚焦於兩位移居海外的美國女性作家,賽珍珠與葛楚德‧史坦,在原鄉之外建構故鄉的努力。賽珍珠是長於遙遠中國的傳教士之女;史坦則是巴黎文化革命的先導,生活於二十世紀之交,處於遙遠地域的這兩位作家,在其真實生活及文學隱喻之下,創造出了一個遠離她們祖國美國的原鄉。雖然,賽珍珠與史坦在文風和文化觀照上,有著極大的歧異,但在本文中之所以將她們兩人並置,是因為在其生命及書寫中,地理及位置實占有舉足輕重的角色。兩位作家在作品中,均反覆去推敲自己與祖國美國,及與其他足以被自己稱為原鄉的地方之間,究竟存在著何種關係,並試圖去探討這些關係的本質。而就在兩人於現實與虛構中,為自己建構原鄉的同時,其也歷經了一個脫離文化及家庭的預期與限制,並脫離傳統性別角色的過程。更有甚者,兩位作家也投身於下世紀一些理論性的關注中。就賽珍珠而言,這些包含了對帝國主義野心的抗拒、在跨文化場域中進行的協商、以及對文化及生物學上的「混血」概念,所採用的煽動性觀點。於此同時,史坦全神貫注於其私密的「家庭」韻事上,特別是她在自己與愛麗絲‧托克拉斯同居的巴黎住所及其書寫中,均小心翼翼維護著的那份長久以來的友伴情誼。史坦並也將她的「原鄉」,建置於自己與一個跨國社群(以前衛派藝術家為成員)的友情中,而這樣的關係也導致了沙龍成為她最受好評的幾部作品中的核心特色。賽珍珠與葛楚德‧史坦,她們不遺餘力地試圖將「原鄉」建置在傳統的居處場域之外,而在兩人的努力下,她們也的確在人文藝術與生活上,為以一個新的角度去思索居處於這個世界中的問題,奠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