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6 of 6
  • Item
    日治時期學生跨地域旅行研究
    (2015) 孫嘉吟; Sun, Jia-Yin
    臺灣於1895年由日本統治後,引進新式教育體制,學生旅行的活動方式也隨之帶入。學生旅行的目的,主要在學生實踐課堂所學,透過參觀大城市、博物館、政府機關等,跳脫課本,以現實中的經驗來加深學習的效果,也訓練同儕分工合作、討論溝通的能力。此外,政府也會透過安排行程,以特定的地景加強學生對政府以及國家的認同。臺灣總督府透過各級學校安排學生在本島各地或是前往日本、中國等地旅行,除了讓學生不只在課堂中學習書本上的知識,希望學生能真實體驗現實生活中的各種人地事物。 學生除台灣本島內的平地旅行外,在原住民統治較平穩之際,更是前往高山原住民部落旅行,感受不同的地理環境與文化。此外,臺灣學生也在政府安排下,踏出臺灣前往日本本土的旅行,參訪內地的各大都市觀看日本的繁榮,讓臺灣學生感受到日本的強大。反之,日本學生到臺灣,則希望他們看到的則是快速發展,逐漸日本化的社會。 此外,位在日本南進路線上的中國東南沿海地區也含括在日本推動的旅行圈。日本政府在為了強化在中國東南沿海的實際影響力,積極企圖各種建設,設立學校,也提供中國東南沿海學校的學生到臺灣旅行的機會。透過行程的安排,使中國學生看到比家鄉還要進步的臺灣,也讓總督府藉機的展示其統治成果。這樣流動的跨地域旅行,透過學生旅行的實際感受,了解學生在不同地區旅行有何各別想法,又為何會有這些想法,以及這樣的跨地域旅行對他們是否有帶來影響,將是本文想要討論的主題。
  • Item
    日治後期地方與空間的記憶:《三六九小報》、《風月報》遊記敘事策略
    (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 2014-09-01) 林淑慧
    遊記著重旅人再現觀察與體驗,含涉異地旅行書寫的共性與殊性。台灣日治時期《三六九小報》及《風月報》系列刊物以休閒為主要功能,所載旅遊散文多以自然或人文風景為題材,且蘊含感官意象。因「感官↔記憶↔藝術創作」之間有所關聯,故藉由敘事學的概念應用於旅遊散文研究的詮釋,以理解作者如何透過文本再現個人的感官經驗。為探討在地與跨界敘事的感官意象,故以刊物所載旅遊散文為研究素材,分別詮釋在地風景的感官體驗、旅日感官記憶的再現策略。另一方面,則從刻劃女子的形象、場景與敘事者心境的互涉等層面,分析旅行敘事的人物與場景等議題。綜觀這些旅遊散文多流露地方感,或文化接觸後的批判,並保存旅人於特定時空情境的記憶。
  • Item
    日治前期的學租整理與法制化過程
    (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2010-03-01) 許佩賢
    日本領臺以後,很快便開始著手調查、整理臺灣各地的地方共有財產,以各種形態存在的學租財產也是其中重要項目之一。本文主要究明日治初期學租財產的整理及法制化的經過,另一方面也指出了在這個過程中,日本政府如何運用國家的力量,將原本應屬於社會的財產,穿上近代法人團體的外衣,使之爲國家所用。學租財產的來源要上溯到清代。清朝時期較正式的教育機關當屬府縣儒學及書院。儒學及書院均擁有一些田園財產,稱爲學田或書院田,靠著這些田園財產的收入(學田租及書院租)支付學校的必要支出。學田的來源多爲地方官辦置,也有由民間捐贈者,而書院田的來源則主要由地方士紳捐贈,也有來自官方沒收來的田園撥給書院者。從一般民眾來看,這些學租財產,特別是屬於書院及學會的財產,長久以來便屬於社會大眾;不論是支付學校運作經費,或是提供讀書人讀書或參加科考的資金,基本上都是在地方官紳乃至社會大眾的合意下被使用在教育事業方面。日本領臺以後將清代以來的學田租及書院租統稱爲學租,並將其他教育相關團體(日本稱之爲學會)的財產也視爲學租,同時開始著手調查這筆多歧的財產的確實內容。隨著土地調查事業的展開,這些屬於學租財產的每一筆土地也要被重新整理、登記。在法制近代化的同時,政府的介入也隨之加強。 1898年總督府規定各縣的學租財產分別由各縣政府統一管理;1901年成立全島單一財團,1906年則正式成立學租財團。成立法人團體,看來似乎沒有違背清代以來「社會共有財產」的特質,但是其整個經營管理卻被放在行政體系之下。其後學租財團經費的利用調配雖然原則上仍以教育事業爲優先考慮,但是既然不是真正獨立運作的法人,最後還是依總督府自身統治便利的考量來運作。制度化的結果,只是讓國家更有效率的掌控、利用這筆原應由社會合意決定用途的財產。
  • Item
    誰的風景?--《漢文臺灣日日新報》旅行書寫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09-06-01) 陳室如
    自1905 年7 月1 日至1911 年11 月30 日,日治時期台灣發行量最大、延續時間最長的報紙--《台灣日日新報》為因應讀者需要,擴充原有的漢文版,獨立發行《漢文臺灣日日新報》。除了漢文新聞之外,《漢文台灣日日新報》為當時漢文文學作品重要發表場域,也刊登了800 多筆的旅行詩文作品。 由於《漢文台灣日日新報》的半官方性質,該報所刊登的旅行詩文,複製了大量的官方風景,透過現代化建設的歌頌,肯定殖民政府的政績;台人前往日本參加博覽會的參訪心得,更成了映證殖民母國強盛的崇拜之旅。除了官方色彩,另有不少旅人以懷古為書寫策略,於旅行風景中寄寓不能言說的心聲;透過觀看位置的變換與風景差異,可以發現台日旅人在對照彼此母國與世界的 過程中不斷進行的微妙調整與變化。
  • Item
    臺灣初(國)中地理教育的回顧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2003-06-01) 陳國川
  • Item
    從瀛社活動場所觀察日治時期臺灣詩社區的形成與時代意義
    (國文學系, 2010-03-??) 江寶釵; 謝崇耀
    瀛社在北臺灣的領導地位毋庸置疑,其影響力,直可左右全臺灣詩學的推動。有關瀛社之簡介,相關研究與工具書籍已頗為詳備。瀛社係時代產物,相關研究不應侷限於瀛社本身發展脈絡的研究,理應站在這個基礎上,以瀛社相關資料為基礎,進而考察臺灣漢詩的發展、變遷暨其所反映的社會脈動。本文乃提出以瀛社的活動「場所」作為觀照角度,探討地點的選擇、場所的提供、場所的性質與活動現況,以是觀察台灣漢詩在日治時期的發展、位置,其所透露的社會與時代意義。舉例言之,從活動地點可以反映出吟詩作對於日治時期,已不復傳統士大夫集團於名園樓閣的專屬活動,它從神秘的上層風雅落實為一個具「敞視性」的一般性活動,人人可得參與,與地方社區相結合,形成一種融入現代性的傳統文化。此外,地點的提供、選擇與參與者的社會地位兩者之間,也有著密切的關連性,場所與活動資本,反映出日治時期漢詩所依賴的養分與土壤實與過往的詩社大為不同,因而出現了一種組織活動型的詩人,提供活動場所與經濟資本,對詩壇另有不同於傳統「漢詩書寫」的貢獻。總之,我們試圖以地點場所為核心,進一步與組織發展及成員屬性兩點相接軌,探討相關現象,為臺灣傳統詩社社區化的張本,俾能提供更全面的思考方式,有異於過去探討瀛社組織與成員身分分途的討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