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日本時代東港地方社會發展與社會力量之形成
    (2011) 郭婷玉
      本論文以日本時代東港地方社會發展與社會力量形成為題,探討東港如何在港口發展、轉型與商貿活動、行政力量影響下,一方面出現地方社會的變容,另一方面,也由於因應地方發展之發展和受阻,而有社會力量的形成、代換及延續。希望透過對地方發展與在地政經有力者共同活動之探討,究明東港市街自清末至日本統治結束、終戰初期變遷過程的具體情況,及其歷史意義為何。   1860年臺灣開港後,東港以南部屏東平原人貨出入要口、對清國戎克貿易崛起,初步形成與鄰近腹地、東港溪上游屏東平原內陸社會之貿易網絡,同時也是閩粵人群互動頻繁之處。進入日本時代後,做為一交通位置良好的轉運港,東港受到統治者注目而指定為特別輸出入港之一、維持了既有戎克轉運貿易模式,也令清末即成形、靠轉運米糖與日用百貨為生的「船頭行」商業勢力延續其影響力。同此之際,由於新統治者夾帶近代國家統治力量進入地方社會,提供了原有在地商貿勢力以外的權力來源,地方上亦漸有憑藉行政空間提升地位之有力者崛起,以及跟隨開發熱潮深入各地之日本官民資本。新舊地方勢力在信用組合、會社及公共事務等新式權力場域中,既為提高己身社會地位而有政經利益的相互爭奪,也因合作機會增加遂漸凝聚共同行動之共識基礎。   1917年東港的特別輸出入港身分遭致廢除,可說是地方社會力量團結之關鍵:港口淤積、聯外陸海交通不夠完備、偏離鐵路與阿緱廳發展主軸,這些不利地方社會發展的因素,於特別輸出入港撤廢之際互相加總,對依靠轉運商貿及農漁產業延續以往發展方向的東港造成嚴重打擊。然而,因循於特別輸出入港帶來的舊有貿易體系運作方式、未積極因應近代化商貿形式轉變和交通運輸形態轉型,未嘗不是此時東港社會發展受阻之深層原因。或許是有鑑於此,1920年代起,以米糖轉運商業勢力為首,地方有力者們開始集結、投入鐵路延長請願等共同行動,試圖重振地方發展可能性。此外,透過信用組合重組、各式商業會社陸續成立、1935年地方自治選舉,地方社會勢力亦出現代換、分化,其影響力持續到戰後,也令東港地方社會發展方向獲得延展。   透過闡明東港此一臺灣西南沿海小漁港之近百年歷史軌跡,我們除了看到其自清末至日本時代結束有著商港至漁港的港口、相應貿易形態轉變,亦能瞭解在此轉變過程中,地方社會力量如何在為地方長遠發展集結、共同行動之同時,也因國家政策介入、爭取地方政經活動空間,而有社會勢力內部的派系分立及新舊更迭。從這樣小區域地方社會發展及社會力量互動的研究,可以看出日本時代臺灣的地方具體實況,在受到整體社會發展、國家力量控制等影響外,亦隨在地人群互動、產業和公共建設變遷等要素而有變化,從而形成一地特有的近代化社會變貌。
  • Item
    清代閩北的客民與地方社會
    (2011) 陳啟鐘
    一個地方之所以能吸引外地人口移居當地生活,並從事某些經濟活動,勢必有其條件優越之處。因此,在探討清代閩北的客民與地方社會關係之前,先從閩北的地理位置、山林資源和清代閩北的動亂,及清廷的墾荒政策等方面,分析清代閩北能吸引客民進入的內、外因素。 閩北本身有利於客民流入的內部吸力,加上清代動亂所造成當地土著人口的損失,及因此而來政府所採取具開放態度的墾荒和招撫政策,導致有清一代,大量的外來人口進入閩北地區從事農業、經濟作物、手工業、商業等經濟活動,並對當地造成極大的影響。他們所從事的經濟活動有同有異,也具有本身的特質。 大量在閩北從事經濟活動的客民勢必會對當地帶來若干衝擊,特別是植茶事業產生的影響,和客民經濟活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以及因此引發的糧食供需改變。對此,當地人和政府採取了若干因應措施。 清代閩北客民除了對當地經濟、環境帶來衝擊外,也使得社會秩序產生極大的變動,並衍生出許多相關問題,特別是在社會風氣、土客和客民間衝突、客民盜匪、秘密結社等方面。藉由對社會問題出現原因的分析,可以瞭解客民與清代閩北社會秩序變動兩者間的關係。 在清代客民對閩北社會的重塑過程中,國家力量發揮了若干程度的作用,特別是在社會秩序方面。面對客民所引起的社會變遷和對社會秩序的威脅,清朝中央與地方政府基於社會安定及政權穩固,發佈了一連串的相關政策與措施,特別是在施行保甲聯甲、調整衙署兵力及稽查封禁山林等方面。 清代閩北固然存在大量季節性或流動率高的客民,但也有不少長久移居者,後者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後,漸漸在新住所站穩腳跟,並取得當地戶籍,進而融入當地社會,成為新土著。而在客民土著化與認同地方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社會地位的取得和宗族組織的重建。
  • Item
    港口、信仰與地方社會
    (臺北市立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 2014-12-01) 王怡茹; 林聖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