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8 of 8
  • Item
    清嘉道時期的地方獄政
    (2015) 趙冠中; Chao, Kuan-Chung
    監獄是社會演進下的產物,也是統治者維護統治秩序的重要工具。所謂「獄政」,就是朝廷管理監獄的設施、人事和運作等層面的一套實用性技術。過去有關清朝的獄政研究,可以歸納出三大特徵:一、成果多聚焦於清末監獄改良;二、時間斷限常以整個清代為範圍;三、獄政的具體運作情況探討不足。值得注意的是,學界對於清朝獄政的認識,多受到清末監獄改良以來的觀點影響,給予殘酷、落後、黑暗等負面的評價,其實不盡公允。 清朝的監獄設置,可概分為中央監獄與地方監獄,在「旗、民分治」的政策下,地方衙門監獄成為收容犯罪民人的主要設施。以地方獄政而言,其監獄設施與管理辦法基本承自明代。雍正、乾隆兩朝,朝廷不斷增修條例,使得獄政制度漸趨穩定;迨嘉道時期,相關規定可謂步入完善的階段,而且具有「承先啟後」的特色。惟十八世紀以降,由於人口增長、物價上揚、動亂頻仍等方面的劇烈變化,對獄政造成一定的衝擊。即便如此,朝廷屢屢針對制度中不合時宜之處進行調整,使監獄能夠有條不紊的運作著。 道光二十年(1840)鴉片戰爭爆發以降,清朝所面臨的西力衝擊與日俱增,各種改革的聲浪四起,但是監獄改良並未立即發生。事實上,清末的監獄改良,不全然是因清除積弊而起,另與朝廷爭取撤廢領事裁判權有關,由此可以印證,清朝原有的獄政體系,迄清末仍維持有效運作。因此,嘉慶、道光二帝的「守成」經營,無疑使地方獄政在面臨十八世紀以來的各種衝擊時,仍能有效回歸正軌而不致廢弛。尤有甚者,嘉道時期的地方獄政,或可作為清朝成功統治中國的一個例證。
  • Item
    土地,國家與邊陲社會--林屺埔大坪頂的地方性詮釋
    (2009) 黃素真; Huang, Su-Chen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 論文名稱:土地、國家與邊陲社會—林屺埔大坪頂的地方性詮釋 指導教授:潘朝陽博士 研 究 生:黃素真 論文內容:共一冊,二十一萬七千餘字,分六章 中文摘要 後現代的地理學「地方」研究,走向折衷路線,視「地方」為人們賦與意義以及經驗世界的方式,亦是在資本、權力作用下產生的社會空間,本文依此角度探討南投縣鹿谷鄉大坪頂之地方性及其形塑因子。 大坪頂原即平原與山地族群的勢力緩衝帶,在清代開發過程中,此處成為漢人移民與鄒族、布農、邵族等原住民的族際緩衝帶,其中東側布農族較具長期威脅。此族際緩衝帶區位,使大坪頂地方社會發展較緩慢,並創塑出許多對抗異族威脅的地方文化。 大坪頂最初由施世榜家族承墾,約在乾隆二十一年(1756)「許廷瑄」墾號承買了本處墾業,招徠各籍墾民入墾定居,溯溪向源頭拓墾,墾成了十多處村落。由於區域空間隨拓墾推進而不斷變動,且拓墾時間由乾隆延續至光緒,落差極大,區域經濟的累積與區域社會的整合皆受影響。 道光年間業戶經營不順,出售了數處大租權,形成業戶—管耕主—現耕佃人三層租稅及社會關係。咸豐、同治年間,地方文人成立彬彬社並設聖蹟亭,儒家社會終於建立,地方領導階層由文教型人物取代了業戶,此外,豪強型亦成為地方自治領袖,顯示本地社會的特殊適應法則。 本地移民以漳州南靖籍最多,多同鄉相攜進墾,並有一些客裔移民,是西部平原移民的擴散區。兼以血緣及地緣為認同依據的合約字宗族組織,長期存在於本地,非常特殊。宗教信仰有區域及村落兩個層次,由於緊臨番界卻欠缺防禦設施及組織,「慚愧祖師」轉化為具有強大防番能力的武神信仰,為本地最普遍的庄神。「慚愧祖師」具閩、客合祀性質,易為本地各籍移民接受,具結合社群功能。因此,大坪頂的地方社會,是複合了業緣、地緣、血緣及神緣等多重關係的社群結合。 因應山區地形,移民經營茶、竹林等經濟作物,但兩項產業命運截然不同。茶業在日治之後因殖民政策扶植,加上民國六、七十年國民政府政策及行銷策略成功,凍頂茶成為臺灣優良茶的象徵,地方經濟迅速累積。竹林產業卻因殖民政府林野政策與東京帝大主張下成為演習林,居民自此喪失業權;光復後台灣大學又承繼此處管理權,因而地方居民展開長期抗爭。這個衝突、對立「過程」,成了大坪頂地方性的一部分。 由文化歷史發展過程發現,大坪頂具多重邊陲地方性,呈顯於地形、族群分布、政府政策、產業發展、社會組成等方面,其地方特性來自內、外因子共同形塑而成。
  • Item
    交界帶的政治生態學--居民對於關渡自然公園作為「資源」與「地方」的看法
    (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2010-12-01) 許嘉恩; 洪立三
  • Item
    地史取向研究方法在地方與區域研究初探--苗栗南庄地區的個案分析
    (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地理學系, 2007-06-01) 王秋原; 張峻嘉; 趙建雄
  • Item
    清代臺灣行郊的發展與地方權力結構之變遷
    (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歷史學系, 1985-12-01) 蔡淵洯
  • Item
    地方望族與清代臺灣的開發
    (歷史智庫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989-04-01) 蔡淵洯
  • Item
    桃源與惡土:當代臺東書寫的多重變異
    (東臺灣研究會, 2015-02-01) 陳室如
    台東位居台灣後山的邊陲位置,交通不便,相對落後卻保有豐富自然資源,有著不容忽視的特殊性。美好山水為台東書寫作品所共同呈現的一大特色,離家遠去的遊子所召喚出的原鄉風光美麗壯闊,以入畫風光與母親形象為無法歸返的書寫者提供與過去記憶對話的想像空間;由「外在者」(outsider)轉換為「內在者」(insider)的移居者,則藉由理想的追尋與實踐,將遙遠他鄉轉化為真實桃源,體驗安適心境。台東書寫作品的惡土形象主要來自於先天的自然條件限制與後天人為破壞,早期集中於天災頻繁、地利貧瘠的先天苦難,後期作品則大力批判人為開發所造成的傷害,書寫主題移轉改變,土地所承載的人生困境卻始終如一。擺盪於美好的母土/夢土與醜陋的惡土之間,當今台東書寫所呈現出的矛盾形象,正反映了當地在現代化過程中所面臨的諸多難題。
  • Item
    桃園都市景觀的詮釋
    (地理學系, 2002-11-??) 廖依俐
    景觀是一種社會的產物,也是一種意識型態的觀念,具有強烈的象徵性意義。都市在人類的發展歷程當中,不僅僅是經濟生產的重心,更具有延續歷史文化的作用。本文透過桃園市市內的兩大景觀:景福宮和巨蛋的分析,進一步論述在都市中普遍存在缺代認同感及地方性模糊的問題。 景福宮為在地社群漳州人所興建,見證桃園市都市發展的興起與桃園臺地中地地位的建立。在這樣的過程當中,桃園地方性的意涵也透過在地社群以景福宮為生活脈動意義的中心而更加落實。而其建構的神聖空間在面臨世俗化的強人壓力之下,從一個代表原鄉地緣的神聖空間,發展、擴張為涵攝公共領域權力的政治空間到近來成為一個純粹以居住在桃園市內-在地的神聖空間。而地方政府國際化的想像及現代科技技術配合,所構建號稱全國第一的巨蛋,也是一個饒富意義的論述場域。地方政府期許透過新都市體育休閒活動空間所凝聚的聚寶盆效應,作為都市自我認同的指標,以及躋身國際化都市的入場券。然從其建築的外型和使用的情況、舉辨的活動可以發現到,「巨蛋」模糊了建築與在地社會之間有意義的連結,透過商業的符號、支配性的利益空間抹煞了有意義的文化、歷史經驗,呈現出非歷史性、非文化性的建築普遍化。當再地民眾無法透過自己的行動來經驗一個景觀時,雖其以雄偉、壯觀的姿態矗立在地表上,但卻缺乏認同的歸屬和地方感的呈顯。 在面臨都市空間日趨多元的當代,在不同地點中,能結合在地居民日常生活的律動、貼近日常生活經驗,才是充滿意義的中心,人心的漂迫才能找到歸宿,尋回存在的中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