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朱德庸漫畫之性別再現(1983~2006)
    (2008) 柯瓊閔
    摘要 漫畫長時間因不被歸類於傳統美術範疇內,且功能也只定位於休閒,但近代此情形產生了變化。漫畫開始漸被重視,且對其研究有增加的趨勢,顯示了其價值。 台灣社會自1970年代迅速變遷,父權社會已隨著時間而轉變成強調男女平等的現代社會。而朱德庸漫畫中所描繪的性別議題是引人注目的,加上漫畫亦可說是一種評論,因此觀測其中的性別再現,可看出漫畫文化於生活之中的積極角色。 本論文選擇了朱德庸描繪性別議題最為明顯的三系列漫畫為研究文本,分別是「雙響炮」系列、「醋溜族」系列、「澀女郎」系列,並針對其中內容進行性別再現之文本分析。同時觀察台灣社會近年來性別地位與處境的改變,將其作一對照與連結以期能發現漫畫與社會時空互動與交會的關聯以及意義。 藉由觀察三系列漫畫之中女性形象、男性形象以及兩性關係之間的變化,可見其顯示著對社會的鏡像反映,隨著性別地位的轉變,兩性形象及關係在漫畫中亦有所變化。不過即使漫畫中性別再現切合著時代脈動,但於漫畫內容的展現中仍可見傳統意識形態複製的情形,因此難免成為父權體制再生產的工具了。
  • Item
    日治後期地方與空間的記憶:《三六九小報》、《風月報》遊記敘事策略
    (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 2014-09-01) 林淑慧
    遊記著重旅人再現觀察與體驗,含涉異地旅行書寫的共性與殊性。台灣日治時期《三六九小報》及《風月報》系列刊物以休閒為主要功能,所載旅遊散文多以自然或人文風景為題材,且蘊含感官意象。因「感官↔記憶↔藝術創作」之間有所關聯,故藉由敘事學的概念應用於旅遊散文研究的詮釋,以理解作者如何透過文本再現個人的感官經驗。為探討在地與跨界敘事的感官意象,故以刊物所載旅遊散文為研究素材,分別詮釋在地風景的感官體驗、旅日感官記憶的再現策略。另一方面,則從刻劃女子的形象、場景與敘事者心境的互涉等層面,分析旅行敘事的人物與場景等議題。綜觀這些旅遊散文多流露地方感,或文化接觸後的批判,並保存旅人於特定時空情境的記憶。
  • Item
    觀看海外邊陲:巡臺御史的論述策略
    (淡江大學中文系漢學研究中心, 2013-06-01) 林淑慧
    離開熟悉的土地到異地之際,為一種「非常」的暫時生活樣態,因而重新思索自己的位置。空間移動的書寫顯現作者對異地的認知,因巡臺御史身分職務特殊,如此從中央到「邊陲」的巡行機會,使其論述多著重於采錄風俗及治理建言的面向。本文應用故宮博物院收藏之月摺檔、宮中檔、諭旨,中央研究院典藏之內閣大庫檔案、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的官方行政公文,同時從《臺灣文獻叢刊》、《臺灣文獻匯刊》蒐羅研究素材。探討巡臺御史的詩文再現臺灣哪些風土民情?他們所撰寫的奏摺與檔案等論述提供中央何種訊息?這些書寫又建構哪些寫實與想像,而成為藉以遠端遙控的媒介?本文從御史的視察經驗與書寫台灣原住民視角兩大面向進行詮釋。期望藉由探討他們觀看臺灣的視角,以及空間移動經驗的書寫,呈現巡臺御史的論述策略。
  • Item
    日治時期啟蒙運動的再現:《滄溟行》、《荒村》的歷史敘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 2011-04-01) 林淑慧
    台灣大河小說常結合真實與虛構的歷史敘事,呈現關於人類命運與理想的思考。如鍾肇政《台灣人三部曲》、李喬《寒夜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滄溟行》及《荒村》,運用「台灣文化協會」、「台灣農民組合」等相關史料,再現家族參與當時啟蒙運動的情境。哲學家康德以為啟蒙的特徵是脫離「不成熟」狀態的過程,亦即修正意志、權威及理性運用之間的原有關係,並蘊含尊重人權自由的世界觀。究竟作家是如何有意識地消化龐雜的史料,再現這段台灣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又是以何種虛實交錯的寫作手法,想像或建構歷史的脈絡?本文就台灣文化協會與農民運動史料的轉化、演講的氛圍與啟蒙意義,以及主題人物的真實與想像等層面爬梳文本。同時參酌相關一手檔案、文獻,分析小說中的情節編織技巧,詮釋其歷史敘事的特殊質性,並探析作家如何藉由小說人物的言論及行動,想像日治時期台灣群眾的啟蒙思維。
  • Item
    臺灣兩性關係暢銷書的翻譯與性別再現
    (政治大學外國語文學院翻譯中心《廣譯》編輯委員會, 2010-01-01) 李根芳
    本論文擬從性別研究的角度出發,探討兩性暢銷書的翻譯與性別角色的再現。有關翻譯類暢銷書的課題幾乎鮮少受到研究者的重視,學界對於暢銷書的研究可說是寥寥無幾,更遑論翻譯類的暢銷書了。但是近幾年來翻譯類暢銷書動輒銷售達數十萬冊,其普及的程度及影響力卻未獲得進一步的分析,對於了解台灣過去的文化、社會變遷,似乎是有所不足的。\r 本研究將範圍鎖定在台灣最早提出的金石堂排行榜名單,檢視自1983年最早的暢銷書排行榜名單迄今,翻譯類書籍所呈現的性別角色在台灣的暢銷書排行榜名單裡有何變遷,反映出何種性別文化政治樣態。過去數十年來這類翻譯作品有什麼變化?本土創作的兩性關係暢銷書在題材上和寫作風格上是否受到外來作品影響?隨著台灣社會的愈益開放,一般讀者對性別角色認同是否有不同的期待與想法?不容否認的是,台灣由於地緣政治關係,種種文化現象也深受日本影響,本研究限於能力、時間的限制,將對比的範圍限定在英美此類翻譯暢銷書和台灣作品的對比參照。\r 如果從性別研究的角度切入,我們也必須考量第一世界女性主義觀點和第三世界女性主義觀點之間的協商和衝突。本論文將針對兩性議題及性別再現來檢視這類暢銷書在排行榜上的消長,探討兩性關係暢銷書的翻譯與本土創作對台灣文化的性別再現有何影響。
  • Item
    山光/粉黛共消遙?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2010-06-??) 林宜蓉
    明代中葉以降,文人遊歷之風大熾。透過文人的靈心慧筆,將所經歷的在地景觀,再現為遊記書寫,箇中飽含了自身對於『人文俗尚』與『山水自然』的內在對話。遲至今日,研究者對於晚明遊記小品的接受,依舊停留在『清新輕俊』的模糊概觀。筆者披閱明人遊記,嘗試於舊說成見之外,梳理出另類人文地景——一幅幅洋溢了紅塵粉黛、繁華喧囂的城郊名勝風景圖,而這顯然已非『清新輕俊』一語得以概括。本論文即以「歌吹為風,粉汗為雨,羅紈之盛」這類江南歷遊書寫,作為核心文獻,並鎖定李流芳、袁宏道二人為主要觀察對象,歸納分析「山水/粉黛」之再現模式與敘述策略。藉此研究,我們將重叩時代風華的大門,通過文字想像再次領略一場晚明江南城市的欲望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