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News
Browse
6898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聽力筆記法對英語聽力測驗效益之研究(2005) 林子郁Item 福婁拜-克麗斯提娃式藝術家:<<包法利夫人>>中的夏鬱與創新(2005) 洪淑芬Item 多元智能英語教學:國二資源班特殊需求學生的個案研究(2003) 許朝勝本文主旨在探討如何將多元智能理論應用於國中二年級資源班特殊需求學生的英語課程,以改善其英語學習能力。此外,教學過程中遭遇的困難及可能的解決方式亦是探討重點。 本研究對象為八位國二資源班的學生。第一學期時研究者進行教室觀察以了解該班英語教學情況及學生的特殊需求,第二學期起配合該班英語教學進度,研究者每週五實施一堂多元智能英語教學。研究期間收集教室觀察記錄、師生多元智能分佈調查表、教師訪談、英語學習自我評量及教學回饋問卷、學習動機及班級氣氛問卷、多元智能教學省思日誌,作為資料分析之參考依據。 本研究的主要發現如下: 1. 該班原英語教師八大智能分佈平均,研究者智能偏向音樂智能,而學生智能偏向空間智能、肢體動覺智能及自然觀察者智能。 2. 該班原英語教師教學模式偏向運用語文智能、數學邏輯智能及內省智能。研究者發現第二學期實施多元智能英語教學後,似乎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有正面影響,可提昇學習動機。 3. 資源班英語教學偏重於特殊需求學生缺陷的補救。研究者受多元智能理論影響,對學生的信念及期望較為積極正面,在教學上則強調發掘學生智能的長處。 4. 因資源班學生的特殊需求及學校行政上的限制,在實施多元智能英語教學時,教師可能在教室常規管理、教學評量方式、教學人力支援等方面遭遇程度不等的困難。 根據本研究結果,茲提供下列六點建議作為資源教師及英語教師教學時之參考: 1. 多元智能英語教學模式與其他英語教學法並無極大的差異,主要在於依據特殊需求學生的多元智能提供多元化的教學活動,教學成功的關鍵在於教師的熱忱、彈性及創意。 2. 英語教師應加強自身運用科技產品及網際網路的能力,善用市面上優良的英語學習套裝軟體及其他電腦輔助英語教學方法,以提供多媒體的教學活動滿足英語低成就學生的特殊需求。 3. 多元智能英語教學活動應以特殊需求學生的強勢智能為切入點,提供學生機會運用其長處。 4. 教師應提供特殊需求學生其他不同的管道學習英語,例如善用教室牆壁及佈告欄,營造充滿英語的學習環境。 5. 為協助特殊需求學生順利回歸主流教育,特殊教育教師與英語教師應建立跨科合作諮詢的機制,結合雙邊的專業知能。 6. 為彌補不同教師多元智能上的盲點,教師應進行科際整合,實施協同教學,亦可延請學有專長的家長或社區人士提供教學上的協助。Item 翻譯中的女性:穆可杰<茉莉>中之移民身份認同(2003) 詹嘉怡「茉莉」可視為印度裔作家穆可杰對移民精神給予最正面肯定之文本,主要探討遷移主體顛沛離散之經驗與女性自我成長之命題。本論文以當代翻譯理論和霍爾的文化認同為主軸,切入探討移民遷徙現象以及其對主體身份認同的影響。 本文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包含後殖民作家如何挪用前殖民者之英語來反映本土的歷史和自我之主體性。另外對近代翻譯理論的流變也作一縱覽,探究移民遷徙所帶來文化翻譯之關係,進一步突顯文化因遷徙、翻譯、雜揉而產生新的契機。 第二章著力於穆可杰之文化地理介紹。由於穆可杰多重的離散經驗,使其國/家認同歷經巨變。而她的主張摒棄羈旅者局外的身份,擁護大融爐精神和同化的政治立場往往引來諸多爭議,甚至被第三世界評論家冠以「民族叛徒」之罪名。本論文藉文化翻譯的角度來呈現她個人移民的親身經驗,以及採取同化或堅持羈旅立場之得與失,希冀讀者能夠瞭解她堅信移民者必須同化的政治意識是如何成形,進而認知民族本質主義的謬誤。 第三章主要是根據同化的程度來分析三種不同移民模式。本論文直接挪用翻譯的意符,強調為了生存,移民主體自我改變的重要性,以及面臨文化雜化的必然性。因此,移民者應拋棄過去文化歷史對身份認同的羈絆,根據開放的空間方位來隨之重新調整自我的視野。 第四章著眼於新移民者與美國主流社會之間曖昧難明的互動關係,以及在白人種族主義的凝視下他們如何抗衡。同時揭露白人東方主義的慾望和焦慮,批判西方人道主義,此外本論文意圖檢視穆可杰對於印度父權體制的批評和母系力量的認可,進而劃分她與西方女性主義的立場差異。 第五章總結穆可杰秉持遷徙/翻譯的過程中自我重生的信念,藉由文化融合的激盪,來為僵化的傳統找尋新的生命。她主張移民主體應跳脫文化正宗性的迷思,在自由開放的空間內,不斷地反省魯西迪的問題:「如何在這世界中安身立命?」並能找到自己對應的答案。Item 朝向表演自我意識:山姆˙薛帕劇中之自我意識(2003) 楊雅惠; Ya-hui Yang本論文試圖探究山姆˙薛帕早期獨幕劇作中自我意識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哲學、心理學、劇場以及文學上的意義。如許多批評家所指出,山姆˙薛帕的早期作品以強烈的自我意識為特色,然而,此種自我意識似乎與作者本身的個人歷史以及藝術創作有著切的關係,亦即,其身分的危機與重建。 第一章追溯山姆˙薛帕孩童時期的漂泊生涯,討論其一直存有的錯置與無歸屬感,進而由此作為其身份再造之動機。從哲學角度而言,自我意識的作用在於使得身分建構的重要元素,即「自我定位」以及「再定位」發生,從而重塑個體身分。此外,藉著與布雷希特的劇場作比較,本章亦嘗試為薛帕的劇場屬性作定位。作為一個後現代劇作家,薛帕的劇場與布雷希特有許多相似之處,然而,自我意識在山姆˙薛帕的劇場中灌注一種即刻的當下經驗,使得他的劇場獨樹一格。 第二章嘗試從私密的自我意識的角度界定感知自我的領域。從「雙重刺激」、「身體界線」以及「鏡像認知」三個角度討論私密我的範圍。文中引用《芝加哥》及《紅色十字》二劇為例,並討論劇場意像的實體性。 第三章以公開的自我意識為主軸,勾勒出認知自我的版圖,從「自我評價」、「隱匿」以及「相異觀點」三種基礎說明公眾我的範疇。由於自我與他人的身分在相互建構中生成,因此個我的意義須在社群以及文化對話的文本之中完成。文中援引《伊克魯思之母》說明人際互動之微妙。 第四章論及「焦慮」以及「慾望」二個主題,因為自我意識會導致情感宣洩的極化反應,「焦慮」成為為自我意識運作之下的自然現象。藉由《石頭花園》以及《可怕的鬼魂》二劇探討父子間的對抗與鬥爭。此外也應用佛洛伊德的心理運作機制,探索薛帕早期劇作中的伊底帕斯情結以及僭越慾望。 結論部份從後現代表演理論與實驗的觀點討論自我意識,視其從表演與文本二者相互激盪與辯證之中所生成。我嘗試將美國後現代前衛劇場分為二個時期,將薛柏對於感知我的探索歸類於前一時期的影響,而對於認知我的探討歸於後一時期的影響。最後,結論以「表演自我意識」作為薛帕的劇場之依歸,因為其「缺空性」與「流動性」在在使得個我成為經驗感知的立即接受者,使情感姿勢得以產生,也使得表演自我不斷地創造與戲玩。Item 邁向專業英文閱讀素養之旅:台灣中年人之生命敘說(2009) 李菁華; Beryl Chinghwa Lee中文摘要 台灣地區不少專業人士需要倚重良好的英文閱讀能力以勝任職場工作,甚或出人頭地,研究者因之選擇專業英文閱讀作為探討的主題。回首過去30 年,我們受惠於前人的研究,對於閱讀有更深入的認識,然而,閱讀研究亦因見樹不見林而為人所詬病。例如,我們對稱職的閱讀好手如何演變而來幾乎一無所。近年來,許多人呼籲閱讀研究視讀者為具有社會、歷史、文化背景的主動參與者,視閱讀為長期發展的歷程。有鑒於此,本研究首先借用Gee(2001)的社會認知閱讀觀點(the sociocognitive perspective on reading)作為透鏡;該理論提倡閱讀為社會實踐(the social practice)的一種,並楬櫫在語言社群(Discourse)中,語言使用和讀者的身分認同以及社會實踐三者關係密不可分。為了瞭解讀者的身份轉化,本研究又借用Wenger(1998)的社會環境認同理論(social ecology of identity),試圖洞悉學習者在外語環境中如何轉變為經驗熟練的閱讀者。 本研究提出三個待答問題以瞭解中年專業英文閱讀者複雜的演化歷程: (一)在接觸專業英文之前,學習者有何語言學習經驗? (二)專業英文閱讀如何立足於學習者的生活與工作經驗? (三)學習者如何看待專業英文閱讀? 主要的資料收集工具為研究者所發展的生命敘說訪談大綱,取材自Belcher& Connor (2001), Ivanic (1998), McAdams (1993), Lu (2005),並參考2007年春、夏所做的先導研究結果設計而成。本工具含六大核心項目,分別為(一)自我描述,(二)英文學習的歷程,(三)英文閱讀發展的歷程,(四)專業人的寫照,(五)專業英文閱讀發展的歷程,(六)生命故事的主軸。研究者透過立意抽樣在台灣地區召募了六位具有豐富專業英文閱讀經驗的中年人作為研究對象。根據Erickson(Bee & Boyd, 2002)的心理社會理論,「中年」在本研究中定義為30 歲以上的成人。研究者利用敘說研究法(narrative inquiry)收集資料。每一位研究對象接受三至四次的中文訪談,每次相隔一個月左右,每次約兩小時,總共完成了二十一次生命故事訪談,內容隨後轉譯為逐字稿,總共收集了723 頁單行間距的文稿。為回答第一個與第二個研究問題,研究者以整個生命故事為分析單位,以時間順序為分析主軸;換言之,本研究以時間面向觀看原發語言社群(primary Discourse)到次發語言社群(secondary Discourse)的移動歷程。至於第三個問題,研究者擷取敘說者形容自己為專業英文閱讀者或形容自己專業英文閱讀經驗的隱喻(metaphorical expression),詳加分析以求解答。 研究結果首先顯示閱讀在敘說者之中、英文早期學習經驗中皆具樞紐地位。在中文語言社群中,「讀書」與物質回饋經由考試文化緊密連結,閱讀的顯著性因個人、父母及社會的挹注(investment)而增加。大抵而言,早期中文學習為具有永續性的周邊參與(peripheral participation),極有可能因為在母語環境中,參與(participation)唾手可得,得以與表徵(reification)調配得宜。另一方面,閱讀在早期英語學習經驗中同樣具有核心地位,唯原因不同。一如中國大陸的英語學習者,多位研究對象因外語學習環境先天不足,導致參與和表徵比例失調而體驗了所謂「又聾又啞」(Tsui, 2007)的現象。由於學習者的英文聽、說經驗為不具永續性的絕緣參與(marginal participation),閱讀的重要性隨之提升。 有關專業英語閱讀如何立足工作與生活經驗中,研究者發現三個重覆出現的重要主題。首先,研究結果顯示讀者初期的專業英文閱讀為境邊經驗(boundary experiences),其間充滿重大的挑戰與困難。然而專業英文閱讀的境邊經驗大多為周邊參與,對讀者後來的專業英文閱讀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專業英文閱讀者得以成功跨越境邊的主要因素源自個人基於映像(imagination)及自主性(agency)所做的投資挹注。其次,職場中的專業英文閱讀並非出於個人抉擇,而是立足於身分協同( the negotiation of identities ) 所牽涉的認同(identification)與協商(negotiability)之間的緊張關係,除了內在結構問題之外,尚需面對外在結構變化。因之,在地的專業英文閱讀者,其身分認同流動變遷的程度並不亞於具有長期居留他國經驗的讀者。此外,專業英文閱讀能力與專業身分交織結合為一。由於兩者之間微妙的依存關係,職場上的英文閱讀發展必須有相對應的專業發展方可得。因之,研究對象的生命故事屢屢見證語言社群中資深成員(old timers)展現其優異的專業英文閱讀能力;反之,新進社群人員往往有專業英文閱讀障礙。 最後,由敘說者使用的隱喻看出研究參與者對專業英文閱讀大抵抱持肯定的態度,並且認為專業英文閱讀是由境邊出發,朝向實踐社群核心移動的歷程,期間閱讀者得以施展自主性,並藉由映像去認同未來的語言社群,以轉化境邊經驗中的痛苦與障礙。 基於以上研究結果,研究者呼籲閱讀理論發展時程儘速納入讀者身份認同議題。閱讀理論家首先應該提出更具包容性的閱讀理論,以闡釋讀者身份認同之多元、活潑及混生的特質。其次,理論家應正視在地專業英文閱讀者以及專業英文閱讀教師的身分認同問題。唯有如此,我們才有機會在新的紀元洞察伴隨專業英文閱讀而來的諸多挑戰與機會。在教學上,本研究建議教師提供適當的課室活動以促進專業英文閱讀者的共同參與(mutual engagement)與身分協同。教師亦應整合聽、說、寫三種語言素養於閱讀教學課程中,並協助專業英文閱讀者瞭解自己在發展歷程中的定位與走向。Item 全球流行文化中文化身份的跨國想像(2009) 何有田; Ho, Yu-Tien本論文旨在探討當代文化全球化的趨勢下,在地文化如何在全球流行文化的操作中被挪用、重組與重新包裝,使其可以在跨國的流動中具有吸引力。論文中以杜林(Simon During)所提出「全球流行」(the global popular)的概念出發,以四部與「全球好萊塢」(global Hollywood)的運作模式有關,且十分賣座的電影為例。目的在說明文化全球化的趨勢下,這些雜揉不同跨國文化元素的電影,如何再現文化身分(cultural identities),讓原本看起來地域侷限的文化表現,可以在全球的流通中被想像。 在文化全球化中,全球流行文化常以「差異性」(difference)標榜文化商品的特殊性,藉此殺出全球流行文化的競爭重圍。本論文處理二○○○年後在好萊塢(Hollywood)的機制下,透過跨國合作生產的四個電影文本。論文中第一章以兩部《BJ單身日記》為例(Bridget Jones’s Diary與Bridget Jones: The Edge of Reason),說明以好萊塢再現邏輯的浪漫喜劇如何重新包裝「英國性」(Britishness)討好全球觀眾。第二章與第三章則以李安的兩部電影為例,分別是《斷背山》(Brokeback Mountain)與《臥虎藏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說明《斷背山》如何以美國西部文化為基礎再現同志議題,並在全球市場奏捷,其背後操作全球與在地想像的邏輯為何?而武俠片《臥虎藏龍》在全球廣受歡迎之餘,令人好奇的是李安如何再現華人世界中的武俠文化,賦予原是地域性十足的文化具有跨國的吸引力。 乍看之下,這四部作品似乎沒有必然連結的關係,然而這四部影片代表的是千禧年以來好萊塢電影工業在窮途末路下,透過跨國合作、尋找其他文化素材的例證。上述的電影文本不斷在東方與西方之間、在保守與開放之間,混搭早已行之多年的文化傳統,重新包裝成為當代文化全球化的炙熱商品,其背後所隱藏的文化身分如何得以被跨國想像正是本論文所要探討的重點。Item 史伯丁.葛瑞、安娜.德維爾.史密斯與艾瑞克.伯格森等三位單人獨白劇中的表演策略(2007) 張嘉怡; Philip Chang本論文藉由班雅明(Benjamin)的「歷史概念」(history)、列維納斯(Levinas)的「他者的倫理責任」(ethica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other)與利普茲(Lipsitz)「相對記憶」(counter-memory)的概念探討史伯丁.葛瑞(Spalding Gray),安娜.德維爾.史密斯(Anna Deavere Smith)與艾瑞克.柏格森(Eric Bogosian)等三位美國劇場界中單人獨白劇裡的表演策略。此一探究表演策略主要是分析三位表演者如何運用外在的模仿,例如肢體動作、言談模式、服裝與聲調等,再現社會/政治/文化他者。此社會/政治/文化他者是指於主流社會中被排擠至社會邊緣不具任何發聲機會的邊緣人。由於三者的作品,不論是在內容與形式上,均承襲由30至60年代發展出的紀錄劇場(documentary theater)。因此,第一章除了追溯紀錄劇場的歷史背景外,亦探討其對史伯丁.葛瑞、安娜.德維爾.史密斯與艾瑞克.柏格森等人於創作上的影響。此外,筆者亦彙整評論家對此三位表演者的批評,並點出批評者於分析三位表演者作品時的盲點。 第二章著墨於史伯丁.葛瑞的《泳至高棉》(Swimming to Cambodia)與《盒中怪物》(Monster in a Box)二齣劇中如何藉由敘述與表演策略(narration and performance strategies)學習歷史真相過程中如何呈現劇中所謂社會/政治他者(social/political Other)。兩部作品均是以主人翁葛瑞敘述他自己的記憶(memory)為主軸。這些社會/政治他者是指《泳至高棉》劇中主人翁葛瑞於泰國拍戲時,所遇到在越南戰爭中存活下來的高棉人與泰國當地人。藉由與這些人的接觸,劇中人葛瑞得之關於高棉的歷史、美軍介入越戰的經過與美軍秘密轟炸高棉的活動。過程中,劇中人葛瑞了解到歷史真相的殘酷。《盒中怪物》則是描述主人翁葛瑞於尼加拉瓜為電影公司找尋拍攝題材時,經由與當地人接觸而得知美軍介入尼加拉瓜內政過程中,如何凌虐當地戰犯的歷史。 第三章探討安娜.德維爾.史密斯之《曙光:洛杉磯,1992》(Twilight: Los Angeles,1992)與《鏡中火》(Fires in the Mirror)二劇中史密斯如何運用她的受訪者的話語為其二劇的素材。除了探究史密斯如何以劇作者與表演者此二身分客觀地挪用訪談者的話語呈現他者之外,本章亦分析史密斯如何藉由模仿其受訪者的肢體與語言來呈現這些受訪者。《曙光:洛杉磯,1992》與《鏡中火》二劇均紀錄人們對於種族暴動後的想法與態度的作品。前者是紀錄於1992年發生於洛杉磯的暴動,導火線是一支為新聞媒體播放錄到白人警察毆打黑人的影帶;由於事後白人警察被宣判無罪而引起暴動。為了解造成暴動真正的原因,史密斯訪問了與此一事件有直接或間接關聯的人的想法。《鏡中火》則是一齣關於1991年發生在紐約黑人區暴動的作品。原由是猶太人駕駛闖紅燈導致一位黑人男童死亡與一位黑人女童嚴重受傷。數小時後,一群年輕黑人於街角刺死一位來自澳洲的猶太人。暴動於焉產生。如同《曙光:洛杉磯,1992》,此一作品中的人物都是史密斯所訪問的人。 第四章討論艾瑞克.柏格森的《性、毒品、搖滾樂》(Sex, Drugs, Rock& Roll)與《歡樂屋》(Funhouse)兩劇中柏格森如何經由模仿所謂社會/文化他者(social/cultural Other)的肢體與話語來批判資本主義社會下各眾生相之生活百態。《性、毒品、搖滾樂》紀錄了九零年代人們對於性、毒品與搖滾樂的態度;藉由此一態度與社會低下階層人物的描繪柏格森批判資本主義所造成的社會問題,例如毒品氾濫、性濫交、勞工剝削與犯罪問題。《歡樂屋》一劇則可被視為《性、毒品、搖滾樂》一劇的雛型,此一作品的重心在於描繪資本主義中上層與下層社會裡人們的生活百態,包含勢力的商人、流浪漢、假博愛主義者與失意的藝術家。如同葛瑞與史密斯的表演策略,柏格森的策略亦是模擬這些現實生活中人的語言、體態、行為舉止與聲調。 第五章除了指出三位表演者於呈現劇中社會/政治/文化他者時無意識地將這些他者化約為語言,肢體與外表的元素之外,筆者亦探討「自我」(self)如何壓抑「他者」(the Other)的發聲,而「他者」又如何在壓抑、被動中尋得發聲的機會,展現與「自我」的不同。這種獨白往往因為政治意識或其他的意識形態而剪裁、選擇,甚或編纂了自己原先所經歷的事物,導致無法原始地呈現出歷史事件與切斷了人與自我、人與人、人與社會與人與自然等四面向於共時以及歷史的關聯性。所謂他者的生存境遇,是指他者在人與人,社會與自然等方面獲得的整體性認識和體驗。可以從共時性地解釋生存境遇與戲劇語言的關係,從理論上分析他者境遇是引起戲劇語言發生變化的主要動力;與歷時性地描述戲劇語言的變化,在實踐中核對總和考察他者境遇對戲劇語言的影響。因此,社會性(social context)與歷史性(historical context)時為探討他者再現(representation of the Other)時必須考量的面向,而不能只專注於作品本身忽略當下的政治與社會情境,以避免如同葛瑞、史密斯與柏格森等人,於探討他者再現時所可能面臨的盲點。Item 餐旅從業人員對臺灣餐旅英語使用需求及表現看法之研究(2009) 解文玉摘要 拓展臺灣觀光產業是國內經濟發展之重要政策。英語為世界各國之重要溝通語言,在提昇觀光產業、尤其是國內觀光飯店服務品質上,英語更是扮演著舉足輕重之重要角色。本研究以質量並重之方式,來探討國際觀光飯店前場員工及經理,對員工工作上英語需求及表現之看法做一研究。所收集之資料除有問卷調查及訪談外,亦有新進員工之英語學習日誌做分析。回收之有效問卷分別來自客務部、房務部及餐飲部之前場員工(601份)及經理(112份)。回收之問卷以次數、百分比及費雪精確檢定模式(Fisher's exact test)之方式,比較員工及經理之間、及部門間之相似和差異之處。訪談及日誌之質性資料則以持續比較分析法(constant comparative method of analysis) ,並配合量化結果加以分析及進行解釋。本研究結果顯示國際觀光飯店之經理和員工,對英語使用需求之看法極為相似。針對員工英語表現之評估,經理的滿意度比員工自我評估滿意度為高。雖然經理和員工都表示英語之聽、說、讀、寫能力對工作上都非常重要,但聽與說之使用頻繁度卻高於讀和寫,同時員工之能力表現也較好。數位工作二十年以上之資深經理更指出:讀於工作上雖不若聽與說來的頻繁,但廣泛閱讀相關英文文章則可增加員工之知識,並增加與客人互動之深度與廣度,進而提升了服務之水準與品質。兩組皆認為員工於工作上使用肢體語言之情形頗為需要而且亦表現不錯,但對跨文化之認識與瞭解卻需求不多,同時亦是表現最弱之一項。研究結果亦顯示雖然客務部經理與員工對各項英語使用之需求與表現看法一致,但其看法卻與房務部及餐飲部之經理與員工看法差異頗大。本研究結果除能對國際觀光飯店前場員工及經理之英語使用及員工英語之表現能瞭解外,對飯店員工之英語訓練課程內容之設計亦有助益。此研究結果同時對增進臺灣國際觀光飯店服務品質亦有實質之幫助,對將來有興趣從事相關之研究者,亦提供了重要之參考資料。Item 在英文課堂中利用互惠式教學法提昇臺灣高中生思考之研究(2009) 蕭若綺; Anna Jo-chii Shiau普通高級中學英文科98課綱即將於2010年實施,其最大特色在於納入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與創造性思考(creative thinking)的培養。然而思考能力在台灣教育界並不受重視,而且國內研究尚未對此議題有深入的探討。雖然坊間教科書已如火如荼地進行修編,但面對即將推行的98課綱,許多英文老師仍覺得無所適從。因此,本研究目的主要探討互惠式教學法(reciprocal teaching)實行於高中英語教學現場的可行性,著重於探討此教學法是否能有效提昇學生的思考能力。 參與本研究的學生為台北市某校三十六位高一男生。本實驗為期六週,每週有兩節課的時間。本實驗的閱讀教材為五篇短篇故事,其改編自坊間針對高一生設計的教科書。本研究作者嘗試使用互惠式教學法(reciprocal teaching)引導學生閱讀,並透過學生提問(student-generated questions)及問卷調查(questionnaire)了解互惠式教學法的教學成效。本研究作者主要採用布魯姆(B. S. Bloom)1956年提出的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A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來分析學生的問題,學生提出的問題可分為六類:一、事實性問題(factual questions);二、 詮釋性問題(interpretational questions);三、經驗性問題(experiential questions);四、分析性問題(analytical questions);五、評鑑性問題(evaluative questions);六、創造性問題(creative questions)。 研究結果顯示,雖然大部分學生仍停留於提問「事實性問題」及「詮釋性問題」,但學生普遍問比較多有關文章大意的問題,而且他們問「詮釋性問題」多於問「事實性問題」。此外,學生不但問比較多「分析性問題」與「評鑑性問題」,「分析性問題」與「評鑑性問題」在問題內容上也比較具有變化性。學生的「創造性問題」雖然在數量上沒有明顯地改變,但在問題內容上卻變得比較多元。「經驗性問題」則比較少出現在學生提問中。學生普遍認為自己從互惠式教學法中學到互惠式教學法的四個閱讀策略-預測(predicting)、澄清(clarifying)、概述(summarizing)、提問(questioning),英文語言能力有進步,變得比較主動學英文,也比較能掌握自己學習的情況。學生也認為自己在閱讀時比較會思考故事深層的意義,而且變得比較會問問題。針對互惠式教學法的四個閱讀策略,學生認為最有幫助閱讀理解的是「概述」,但最難學會的也是「概述」。總之,學生普遍喜歡使用互惠式教學法閱讀文章,而且互惠式教學法有助於提昇他們的思考能力。以上教學實驗結果證明互惠式教學法不但能提昇英語能力,更能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足為實現98課綱英文能力指標的教學方法之ㄧ。在結論中,本研究提出實行互惠式教學法於台灣英語教學現場的建議,並同時提出不足之處,以供將來研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