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我國國中鄉土教育的現況與困境-以苗栗縣各國中實施客家文化教學為例
    (2007) 方麗萍; Tanya Fong
    本研究旨在探討苗栗縣各國中實施客家文化教學現況與困境,為達研究目的,本研究採文獻分析、問卷調查及訪談法。首先蒐集相關理論與文獻,加以分析與探討,做為本研究之理論基礎、研究設計及編制問卷及訪談之參考;其次針對學校行政人員、客家文化教師、客家籍學生為研究對象,實施問卷調查,並輔以訪談,深入了解問題及充實問卷調查內容,探討苗栗縣各國中實施客家文化教學現況、困境與因應策略,並將所得資料以次數分配及百分比統計方式加以統計與分析;最後將問卷調查及訪談所得,歸納成為本研究之結論及建議,供教育行政單位、學校行政單位、師資培育機構、客家文化教師及未來後續研究改進鄉土教育之參考,期能真正落實九年一貫課程客家文化教學之成效。 依據問卷調查及訪談結果顯示,在苗栗縣各國中實施客家文化教學現況方面,歸納成以下結論: 一、行政規劃方面:苗栗縣各國中實施客家文化課程只佔35%,大多以一節為主,且以七年級學生為主要學習對象,多數學校沒有擬定實施計畫及未成立教學研究小組,辦理相關活動亦不多,故鄉土教育課程在苗栗縣未積極落實辦理。 二、師資結構方面:只有將近五成客家文化課程教學的教師具備任教資格,其中有五成客家文化課程教學的教師年資為二年以下,有將近六成教師未參加過客家文化的相關研習或培訓課程時數,可見師資不足且教學經驗及專業知識亦明顯不夠。 三、教材及教學資源方面:教材大多以學校自編為主,教材編輯者與選用者也以任課教師為主,學校提供之資源及設備可再充實。 四、教學方法與評量方面:有六成左右的教師在教學時使用的語言比例以大部份說客家話,少部份國語的方式進行,另外客家文化教師理想之教學方法與評量符合實際執行狀況。 依據問卷調查及訪談結果顯示,在苗栗縣各國中實施客家文化教學困境方面,歸納成以下結論: 一、行政支援困境方面:其一為教師可進修研習的管道不足;其二為經費不足、無法提供充足教學資源及設備。 二、教材編輯困境方面:其一為語詞流失,語彙減少,編輯困難;其二為文字書寫沒辦法統一;其三為沒有一套標準拼音系統。三、課程實施困境方面:其一為教學節數不足,無法有效達成學習目標;其二為沒有適合的鄉土教材。 四、師資結構困境方面:其一為師資來源缺乏;其二為教師對客家文化的認識與素養不足(聽說讀寫作)。 五、社會環境困境方面:其一為整體社會環境對客家文化教學不重視;其二為學生缺乏學習環境等二項。 六、學生反應困境方面:其一為學生明顯缺少語言環境;其二為學生學習客家文化意願不高。   最後,本研究基於以上結論,針對國中實施客家文化教學所面臨的問題所提議出來的因應策略,亦可提供相關單位研究商議,作為未來改善國中鄉土教育的具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