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張嗣成《道德真經章句訓頌》詮解的義理向度
    (國文系, 2021-09-??) 劉怡君; Liu, Yi-Chun
    張嗣成,元朝著名的龍虎山正一道天師,元成宗四年(西元1316 年)受封「正一教主」,襲領江南道教,主領三山符籙,在道教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元朝時期,一方面因為新儒家心性學說的成熟與漫衍,另一方面復因道教內丹學性命理論開展的要求之故,遂使道教人物在疏解《老子》時,熱衷於將「性命(心性)」這一重大命題與老子思想綰合,並進一步將「性命(心性)」理論與「精」、「氣」、「神」的修煉加以繫連。然而,《老子》五千言中不言「性」,言「心」、「命」僅有數處,言「精」、「氣」、「神」也僅數處,張嗣成如何透過詮解《老子》建構「性」、「命」、「心」的思想內涵,並闡發「精」、「氣」、「神」的養煉工夫,是值得深入釐析的議題。此文的研究成果對於道教老子學與理學發展史等方面的研究者,或能提供正面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