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mmunity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

院成立於民國44年,歷經50餘年的銳意發展,目前設有國文、英文、歷史、地理、臺文等5個學系、翻譯和臺灣史2個獨立所,以及全球華人寫作中心和國際臺灣學研究中心。除臺史所僅設碩士班,其餘6個系所均設有碩、博士班;目前專兼任教師近250人,學生約2500餘人。

本院早期以培養優秀中學國文、英文、歷史和地理教師為鵠的,臺灣中學語文和史地教育的實踐與成功,本院提供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本院隨師範體系轉型而調整發展方向,除維持中學師資培育的優勢外,也積極朝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等面向前進。目前,本院各系所師培生的教師檢定通過率平均在95%以上;非師培生在文化、傳播、文學、應用史學及環境災害、地理資訊系統等領域發展,也已卓然有成。

本院各系所教師的研究能量極為豐富,參與國內外學術活動相當活躍。根據論文數量、引用次數等指標所作的學術力評比,本院居人文領域全國第2名。各系所之間,無論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或學生的生活與學習,都能相輔相成、榮辱與共,彼此渾然一體,足堪「為師、為範」而無愧。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資源重置下的地景變遷—以新社地區為案例研究(1730’s-2010)
    (2013) 郭楚淋; Kuo, Chu-Ling
    本文以政治生態學為研究途徑,將地景作為研究對象,企圖說明在新社地區的自然環境長期大致不變的情況底下,把新社放置於臺灣對外市場與國家政策轉變的脈絡中,其外部的經濟與政治環境如何影響新社地區的地景形塑與變遷。本文利用新社地景變遷為個案,闡述國家、地方人群與自然環境的互動關係。 本研究將地景區分為生產地景與文化地景,前者指標為土地利用,後者指標為聚落型態與分布,以及祭祀圈。 生產地景方面,高位河階的自然環境由於取水不便,清代農業墾殖成果有限。日治時期在國家介入土地資源與水資源的分配下,本區域形成以蔗苗養成所為中心,生產地景的翻轉。戰後由於臺灣經濟結構的轉型,加上陽明山計畫的實施,本地區土地資源再度產生改變,其生產地景再次轉變。本研究指出,在資源與生產地景形塑的關係方面,地景的形塑以土地資源所有者為主要控制因素,水資源的利用方式為輔助因素。意即,地權決定地景的主要型態,而水資源則為地景變遷埋下轉變的機會。 文化地景方面,國家政策促使本區域產生多個移民村地景。土地資源所有者決定聚落發生地,而他們所具備的文化背景決定則建築的型態。水資源的改善則擴大聚落規模,並使游移不定的信仰得以故著形成寺廟地景。聚落規模的改變也導致連庄祭祀圈更加擴大或縮小。 地景變遷方面,即使新社地區的土地資源分配經歷大幅度轉變,仍有部分過去的地景殘存於地表,形成一地的地景係由數個歷史時代拼接而成的結果。另一方面,留存下來的地景本身也隨時間不斷的反覆修改,形成一個地景身上掛滿多個時代的元素。最後,新時代的地景亦在前一時代的地景成果上,加以改造而成,這種不同時間的地景層層覆蓋於地表上的現象,與Derwent Whittlesey的次第佔居(Sequent Occupance)概念相呼應。 總結來說,本研究以新社地區的地景為案例研究,利用政治生態學作為地景變遷的解釋,說明啟動本區域新一階段地景的關鍵在於水資源與土地資源分配的改變,當資源分配改變時,促使本區域的生產地景產生變遷,同時使文化地景再次重構。